除用指数判断身体状况,图像监测在健康监测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脂肪肝、结节、骨质疏松……人们该如何科学看待这些常见的身体 “问题”?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脏细胞的脂肪变性,属于慢性肝病的范畴,主要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常见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见于经常高脂、高热量饮食,不爱运动等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池添雨介绍。
体检时发现的轻度脂肪肝一般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如果是重度脂肪肝,可能有肝区不适、饭后恶心、腹胀等消化不良表现。部分脂肪肝患者体检血液检查时会发现转氨酶异常。严重的脂肪肝患者会变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发病与遗传基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此外,脂肪肝与胖瘦没有绝对的相关性,虽然肥胖的人更容易患脂肪肝,但瘦人并不代表内脏的脂肪少。
池添雨建议人们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尽量食用少脂、少油、低热量食物,积极运动,戒酒,定期进行体检监测,如进行腹部超声、腹部CT检查,进行肝功能检测等。轻度脂肪肝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能逆转,但中重度脂肪肝患者逆转相对困难,重要的是控制脂肪肝的进展,避免脂肪肝再发展。
乳腺结节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乳腺中心副主任医师范晓波表示,乳腺结节可以见于各种乳腺疾病,比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等,大部分是良性结节,很少一部分是恶性结节。自摸时产生的一些误差,或是哺乳期的胀奶,都可能是结节。
在体检中发现的乳腺结节,如果是属于BI-RADS分级的1-2级,表示乳房基本正常,只需定期门诊复查;3级大多属于良性疾病,但有部分3级是需要根据结节形态、边界、血流等综合分析是否需要穿刺,明确病理诊断;4级以上,可能是恶性病变,需要穿刺进行病理学检查。
因为现代女性工作等因素,不能够不断地重复哺乳,所以女性的乳腺经常会“闲着”,此时便可能产生所谓的增生,如果这些增生集中在一个部位,便会形成结节。乳腺结节的形成机理上讲,是随女性月经周期日积月累造成的,女性多喂奶、生孩子等可能会对结节有好处。另外,健康的生活状态,包括保持心情愉快、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等都对结节有好处。一些患者平时压力大,在放松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乳房疼痛缓解,自己能摸到的结节也变小了。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特征是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随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是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主要拍摄部位为双侧股骨颈、腰椎、足跟根骨或腕骨处,也可以用超声方式检测手指指骨、腕骨和足跟骨的骨密度。此外,部分筛查量表也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的风险判断。”王世东介绍。
通过骨密度数值来诊断,T值大于-1.0,为正常状态;T值在-2.5到-1.0之间,为低骨量;T值小于-2.5或合并骨折可能是骨质疏松的症状,可服用药物治疗。
王世东提醒,所有大于65岁的妇女和所有大于70岁的男性;65岁以下的绝经女性,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所有脆性骨折的病人;疾病,条件或药物能引起骨质疏松的人;正在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要检测疗效的人;没有接受治疗,将要决定治疗的人,都应该进行骨密度检测。
预防骨质疏松,保持饮食结构平衡是首位。当血液中的钙远低于正常水平时,骨骼内的钙质会释放出来,以维持心脏、肌肉、神经等器官正常活动。这时就需要通过饮食补充骨钙的流失,人们每天需要摄入800mg-1200mg钙,同时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肺结节
肺结节的成因非常复杂,引起肺结节的疾病也特别多,如肿瘤、结核病、霉菌感染、隐球菌、衣原体感染、血管炎、矽肺、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病、肺部陈旧病灶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叶寰表示,肺结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需要干预的结节,必须进行处理;另一类则属于不需要干预的小结节,可以不用处理。
“小于5mm的微小结节,一般为良性病变居多,即便为肿瘤也多是癌前病变、原位癌等,多数情况尚未出现广泛浸润和远处转移,相对安全,可以定期观察;6mm-8mm的小结节,如果患者结节与肿瘤的影像学相似度较高、患者身体状态好或患者有肺癌的高风险因素等,医生会考虑对其进行胸腔镜手术,将结节摘除后再进行病理检查,如果患者本身不存在肺癌风险因素且结节形态与肿瘤相似度低,也可以进行密切观察,患者3-6个月复查CT即可;大于8mm的结节,且其形态不好,如有毛刺、分叶、胸膜反应等,则要考虑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患者可以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检测,或直接进行胸腔镜手术切除再进行病理检查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叶寰强调。
甲状腺结节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通过体检被发现的。很多甲状腺结节较小,通过触摸很难发现,只有通过超声检查,或是甲状腺静态显像的时候,才能够观察到。较大的甲状腺结节则可以被人们直接通过肉眼发现,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吞咽功能。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长宽高在1cm以下较小的良性结节,极少部分增长迅速且表现出甲状腺癌的特征的风险结节则需要及时处理。
“包括结节形态不规则;结节的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界限不清晰;结节内出现多发的点状钙化;结节内有丰富的血流;结节的前后径比头足径更大;结节周围有较大的神经和血管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王世东指出。
甲状腺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可能和环境污染、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还与甲状腺彩超检查的推广、普及,使结节的发现率提高有关。甲状腺癌在学界有一种提法,叫做“惰性进展的甲状腺癌”,即它的进展缓慢,较少影响患者的生存。这种提法也存在一些争议,因为无法精确判断哪种恶性结节处于惰性状态,哪种为活跃状态,还需要医生对甲状腺结节定期观察随访,综合考量进一步的诊疗措施。
多发性脑缺血灶
脑内多发缺血灶是一种神经变性现象,不一定都是疾病,是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普通人群检查出现多发性脑缺血灶,提示人们已经出现一些小血管闭塞的问题,这些小血管闭塞可能还未出现临床症状,暂时不会给人带来较大伤害,但人们可以视作亚临床问题,通过积极检查多多关注。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童晨光指出,这些病灶的出现大多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些危险因素相关,如年龄增长,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等情况。此外,吸烟、久坐不动等不好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多发性脑缺血灶出现的风险。
普通无症状人群检查发现多发性脑缺血灶,不要过度恐慌,但要高度重视,这提示大脑已经出现了一些病变,人们需要发现是否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未发现的基础疾病。及时发现相关危险因素,积极控制。例如,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出现这种病灶,人们除了积极控制血压外,应进一步通过超声、多普勒等检查脑血管,了解自己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通过使用药物,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避免其进一步发展,出现更多的病灶。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