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一名大学生为“打卡拍照”爬上列车顶部,被电击致全身50%烧伤一事引起关注。据报道,他们一行夜晚进入火车站,是因看到网上的“网红打卡攻略”称此地已废弃,才根据其中的指引前去打卡。
打卡网红景点正成为一种流行的游玩方式。社交媒体上,景色好、游客少的打卡地备受追捧。然而,其中也有不少“野生”景点存在安全隐患,打卡此类景点,有时甚至会带来法律风险——在一些攻略分享中,有博主收费带队穿越人迹罕至自然保护区,也有博主私闯军事禁地。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发生过多起“野生”景点伤亡事件,且背后都有“打卡攻略”的身影。2022年,四川彭州龙漕沟突发山洪,河道中的7名游客被卷入山洪。后据媒体报道称,不少人是被“打卡攻略”吸引而来;2023年1月,河南三门峡大坝下游,翻越铁丝网在河道旁拍照打卡的2名游客被湍急的水流冲走遇难;2023年8月,四川雅安鱼鳞坝,拍照打卡的7名游客因涨水被冲走遇难……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此类打卡攻略分两种,一种是包含商业利益的广告,参与者向攻略发布者购买服务,这种情况下,经营者有安全保障义务,对服务购买者的人身安全负有责任。另一种是单纯的经验分享,这种情况下,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应由自己负责。
北京市律师协会文化与旅游研究会副主任马丽红也表示,“打卡”不可铤而走险,一旦误入“禁区”,除了安全风险外,参与者可能还会面临法律责任。
“网红野游”事故频发
1月19日中午,南京火车站就“大学生到网红打卡地爬火车被电伤”一事发布情况说明称,受伤男子目前没有生命危险,正在医院治疗,事发现场的“电化区段,严禁攀登”标志明显、照明良好。
伤者的同伴曾向媒体透露,他们一行三人是被网上的“打卡攻略”吸引,误信是废弃车站所以前往。新京报记者也在事发后搜索“南京西站”相关攻略,发现仍有不少博主晒出的网帖,内容多是在该站站台、铁轨、火车上拍摄的图片和视频,也有博主给出了“如何进入站内”的方法。
被明确告知不可进入的地点,在“攻略”的加持下,成了争相“打卡”的“冷门秘境”。而这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2023年1月22日下午,河南三门峡大坝下游几乎没有河水,有人借助工具翻越河道边的铁丝网,踩着石头来到河道中间一块一米见方的石头上。十几名游客站在上面拍照,不远处就是三门峡大坝。他们不知道的是,大坝上游,一股湍急的水流正向下游涌来。
最终,湍急的水流卷走了两条鲜活的生命。附近多位居民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事发地是一处未开发“景区”,设有铁丝网,禁止游客进入。但近两年,该地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上。该地也被贴上“三门峡小马尔代夫”等标签,成了网红打卡地。
附近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事发地上游是三门峡黄河大坝景区,要收费。而事发河道在景区外,不收费,平日里来的人也很多。陈先生介绍,事发河道的两侧有铁丝网包围且设有警示牌,平日里也有身穿保安服的人在河道周围巡逻,提醒游客不要私自进入。
但他不止一次见到有游客翻越围栏去河道中间拍照。2022年夏天开始,他在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刷到诸如“三门峡马尔代夫”等词汇,视频推荐的正是出事的这片河道。“夏天河道里几乎没水,来拍照的人很多。”
2022年8月13日,四川彭州龙漕沟的一场山洪,顺着6公里狭长的河沟直冲而下,卷走7人。多名附近村民向记者证实,龙漕沟是一处未开发景区,且多发洪水,当地村民一般不去玩。但近两年,龙漕沟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成了网红打卡地。
越过铁丝网的游客攀升数倍。针对这个不是景区的“景区”,当地政府组织巡逻队,不断加长围网,增设警示牌,却未能劝返不断涌入的游客。
另据媒体报道,2019年网红打卡地湖北恩施躲避峡,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造成13人遇难,在官方通报中,多次提及躲避峡为未开发景点,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被“攻略”的禁区
景色优美和游客稀少,是很多游客被网红打卡攻略吸引的原因。
去年暑假,王欢与丈夫带着孩子去海南万宁旅行,“当时想找一些漂亮、适合亲子游且人少的地方。”她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发现了一条“雨林溯溪”的攻略帖。
帖子的配图、视频中,孩子在植被密集的山林和清澈的溪流中玩耍。王欢没感觉有太大的危险,向领队咨询后,一家人便报名了。出发前,领队询问了孩子的年龄,简单强调了一下着装要求,并为一家购买了第三方户外险。王欢回忆,途中的一些地方要沿着瀑布逆流而上,“当时水很急,石头很滑,我感觉很危险。”
本以为是一场正常的旅行,然而活动结束返回时,王欢在路边看到了一块警示牌,是海南尖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竖立的,标明此地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允许进入。
这让王欢感到后怕,除了安全保障,她也担心一家人变成“闯入者”,给雨林环境造成伤害。
记者查询发现,2023年7月,海南尖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曾发布“关于严禁游客进入白石岭瀑布区域游玩等的通告”。
通告称,白石岭瀑布位于牛角尖岭西北边,属海南尖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近期受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引导,不少来自各地的驴友、村民,不顾保护区的管理规定,擅自进入保护区开展旅游观光和户外活动。
相关通告还称,白石岭瀑布目前不具备旅游开发的条件,且瀑布区域山高坡陡,道路险峻,山林密布,周边人迹稀少,游客入山后容易迷路,给游客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同时人为活动较多,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记者查询多个社交媒体发现,不少像“白石岭瀑布区域游玩攻略”之类的野游网帖仍在网络上传播。
甚至,一些野外的“军事禁区”也被博主们发掘出来,成为探险的去处。
近日,社交媒体上,一位博主分享了“槐山矶石驳岸”的拍照攻略,引发争议。该博主分享的照片中,该地设有铁丝网,挂着“军事重地,禁止进入”的警告标识。然而,该博主不仅进行拍照,还引导网友翻越围栏,并称该方法“简单快捷”。
据悉,槐山矶石驳岸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槐山西麓长江边。事发后,记者以“槐山矶石驳岸”为关键词在涉事社交媒体搜索,已搜索不到相关的网帖。搜索结果页面上方标有提示:“旅游出行,安全第一。请遵守当地规定,勿在危险地方逗留、游玩。”
盲目“打卡”有风险,平台需加强审查
诸如此类以出游打卡为目的,非法闯入“禁区”,参与者也或将面临法律风险。
北京市律师协会文化与旅游研究会副主任、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对军事禁区的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如第十七条规定“禁止陆地、水域军事禁区管理单位以外的人员、车辆、船舶等进入军事禁区”。造成严重后果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非法闯入自然保护区出游打卡,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相关规定,根据情节轻重,或将承担赔偿、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而那些吸引游客前来的“打卡攻略”,又该如何管理?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记者,“打卡攻略”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博主有商业利益关系,在攻略中附带地址信息及服务购买链接,相当于广告。针对此类攻略,适用《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另一类是博主明知此地不被允许进入,仍制作攻略分享。管理此类攻略属于内容安全领域,适用网络生态治理规定和《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的内容进行管理。此类攻略的内容违规违法,平台应删除或屏蔽。 社交媒体作为“攻略”的传播平台,应尽到审查义务,参与者也要擦亮双眼,不可盲从。
据媒体报道,2024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官江山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开放“野生”网红景点管理,防范风险隐患的提案》。提案建议,公安、海洋等部门及各相关区、街镇、旅游区等属地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些“野生”景点的安全管理,在相关地点设置更为严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杜绝游客进入。
马丽红律师介绍,目前,部分地方已出台地方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等,进一步明确责任承担问题。2023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未开发开放区域旅游活动管理的通知》,明确强化引导人员不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游览观光,若擅自进入造成破坏、纠纷、伤亡等,个人需承担相应责任。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