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张杰 荀超 视频 周彬
诗词有本心,诗教润乡土。
2024年1月14日,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诗教润乡土”示范单位交流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封面新闻记者受邀参加。交流会上,全国多家参与该活动的学校、企业以及桐庐文联、金华八咏楼等机构的相关负责人畅谈了他们是如何将叶嘉莹先生倡导的诗教思想落实,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效。在会上,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展示了叶先生给现场发来的一段音频。叶先生虽然在病床上休养,但她关心诗教传播的心,依然拳拳可感。
陈传兴执导的叶嘉莹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于2020年上映,张静教授任该片学术顾问及联合制片人。作为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现在,张静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做叶先生托付的事情,到大地上,到现实中,践行恩师的诗教理念来。她以自己所在的南开大学文学院为载体,主持操办多个叶先生主导的诗教活动,比如“诗教润乡土”等。尤其是与新媒体合作方面更为频繁,到B站上开设有《南开大学张静教授的古诗词课》 ,与抖音合作共创“诗不远人话迦陵”活动……采访中, 张静对封面新闻记者谈到最多的是叶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只要人心不死,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就不会灭亡”。她也一直在为之践行着。
诗词传承 践行人心不死的力量
叶嘉莹先生与张静教授师徒情深
2019年,首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总决赛在天津举行,95岁的叶先生在现场看到年轻人对诗词的热情,感到欣慰。她说,自己年纪大了,诗词传承的事业以后就托付给大家了。“当时在场的大家都听得泪流满面。”张静回忆。
为了庆祝叶嘉莹先生百岁华诞,南开大学2023年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的近200位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中华诗教的传承与弘扬,以学术研讨交流的方式向叶嘉莹致敬。近百岁高龄的叶嘉莹也亲临会场,讲述自己的诗词人生与诗教情怀。她说:“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所以我的心目之中,只是要把古人诗词里面,那些美好的感情,传给下面的年轻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诗词的女儿,白发的先生”,叶嘉莹对诗词的热爱,抵过岁月漫长。张静接受采访时,因为先生的教诲,因为诗词的浸润,面对摄像机,亦优雅从容,谈吐不俗,令人心生赞叹。
迦陵学舍,这个诗词的世界,既有叶嘉莹先生的成长之路,也有关于诗词的传承之径。所到之处,步步皆诗。张静说:“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同心圆,因为它可以唤起我们的文化基因、文化自信。中国古典诗词数千年来深刻参与了我们文化核心价值的生成与民族精神的塑造。在我们普通的人间烟火中,也许我们都是父母,也许在各自家庭中都有着各自的身份,在社会角色中都有着自己的职业,但是当用诗词来打开自己心扉的那一刻,我们可能真的就像叶先生所期许的那样,可能真的都成了‘书生报国果何从,诗教绵绵传嗣响 ’。”在张静看来,诗词好像真的融入了她的基因血脉之中,“是最能够凝聚、感召我们,最具有穿透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无论是“诗教润乡土”还是“诗不远人话迦陵”,张静当下的诸多探索,也是希望能够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生活形态结合起来,让现代文明生活充满更多的书香气与人文烟火气。
正在进行的“诗不远人话迦陵”活动中,人们在诵读叶先生讲的诗词经典或者叶先生创作的诗词作品时,都能够读出自己真诚的感受。张静说:“叶先生曾经讲过说‘只要人心不死,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就不会灭亡’。让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实践,去践行人心不死的力量。”
书生报国 让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当代价值
叶嘉莹先生在90岁生日时曾说,“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仍然要教古典诗词”;95岁时她又提起另一个愿望“在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 。
2018年6月3日,南开校友总会第六届理事会2018年会议暨第五届全球南开校友会会长论坛在郑州召开。在当天这场大会的捐赠仪式上,叶嘉莹先生向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捐款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赠3568万元。
“很多人说,叶先生你也有后人,为什么还要给南开捐款,而且捐这么多?”谈及此,张静教授说:“先生就说,在人世间有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母子关系,父子关系,这是上天给予我们,后天无法改变的,但是还有一些关系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寻才会走到一起,比如说师生之间的薪火传承的力量。在叶先生看来,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寻才会走到一起的师徒关系是超越骨肉亲情的。作为一介书生,我们如何报效自己的祖国?先生说就在谈诗论词中间依然可以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
1月14日,天津市百年非遗品牌元祥鸿记受南开大学邀请,参加了“诗教润乡土”示范单位交流会。元祥鸿记与南开大学共同开展了“服务学习:中华诗教的传承与实践”课程成果,双方共同开发了“四时花开”文创产品,主题来源于叶嘉莹先生《金辉》中的“好花原有四时香”诗句,引用了同学们24句诗词。
张静教授介绍:“南开专门有一门课就叫服务学习课,我们这门课就叫‘中华诗教的传承与实践’。这一学期,就带着同学们根据元祥鸿记茶的特色选诗句,配上之后学生会署名,也会写上南开的logo。2023年我们做了一个系列叫——四时有约,就是四季不一样 ,引领青年人将目光关注到传统中国文化的构建上来。 ”
封面对话
张静:这一生能够亲近叶先生,是我最大的幸运
张静:我觉得这一生能够亲近叶先生,是我最大的幸运。先生对我的引领,不仅仅是一个榜样,不仅仅是我的老师。我觉得就像先生所讲的,我在诗词中遇见了光明,看见了美好,也希望把这份美好与光明传递下去,我想我们在先生身边工作可能这种感受会更加强烈,把诗教的薪火能够传递下去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封面新闻:叶先生那一代人特别纯真,您跟她近距离接触,您觉得她身上那种清澈、那种纯真,是什么感受?
张静:对,我觉得先生是特别真诚的一个人。诗词里所讲的不失赤子之心,只有有赤子之心的人可能才能写出好诗,才能做出好词,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真诚是最重要的,对事业和自己的理想的那份执着和坚守也是同样重要的。叶先生用她的践行也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你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住自己的理想,不在意外界的评价,不在于外界的冷暖,一定会迎来自己的那份春暖花开。就像电影里面,虽然选的是一个比较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画面做海报,但有种独钓寒江雪的勇气和执着,可能恰恰是一种坚守。所以有的时候想想,先生不仅仅是学问、学术上的良师,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封面新闻:叶嘉莹先生桃李满天下,您作为她的学生,在诗教方面,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张静:为什么说诗是让人心不死的力量,当一个人“修辞立其诚 ”,说最真诚的话才能最打动别人。诗就是有这样的力量,让我们打开心扉,真切表述自己的感受。也许言语中我们用词可能是幼稚的,但是当我们在解读诗词的时候,也是与千载以上的古圣先贤的智慧胸襟、理想襟抱相碰撞的那一刻。当年他们创作时候的真情实感,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同样的感动,我想这就是人心不死的力量,诗心传续的动力所在。因为有叶先生的引领,因为我们也在不断地希望自己能够像叶先生那样强调心发感动,去解读古典诗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期待着更多的朋友,曾经有人给叶先生拍过一部文学纪录电影,叫做《掬水月在手》,它的英文名字叫《Like the Dyer's Hand》, 就是染匠之手,就是我们要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染缸里去浸润,也就是我们期待着自己带上什么样的色彩?
封面新闻:为什么要举行“诗不远人话迦陵”这个活动?
张静:叶嘉莹先生选择1979年回国教书,就是希望用自己的余生来为中华诗教的传承增强力量。现在40多年过去了,叶先生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面向社会,对于诗词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就像叶先生所期许的那样,“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当时叶先生回国的时候可能是一个逆行者,但是数十年过去之后,叶先生认为只要在南开园种下了一颗种子,遇到合适的土壤气候,它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诗不远人话迦陵”活动,已经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视频,其中既有90多岁的长者,也有牙牙学语的孩童,他们都在用视频来记录自己对于诗词、对于叶先生的热爱,我想可能这也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诗词是让人心不死的力量。叶先生用她的百岁人生证实了:一个人如果在诗词中获得养料着色的话,那么会优雅、真诚地活过一生。我想,叶先生对于我们的感召之力可能也是这样,我们是否也可以像叶先生那样,更多地与诗相伴,更多地用真诚的语言来讲述我们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我们在诗词的浸染当中能够着色,也许是成为我们期待的自己更好的样子。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