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商家是如何让消费者冲动消费的?

精明的商家是如何让消费者冲动消费的?

00:00
17:44

思维导图:




开头引入:

















上节课我们提到了双11俨然变成了国民最重要的购物节这件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另外一个现象,很多平时精打细算的人,到了双11却变得特别大方,哪怕在双11前几天刚刚损失了一大笔钱,可能是生病,或者是别的什么情况,也丝毫不影响人们在双11血拼。似乎除了群体效应之外,还有别的因素在鼓励着人们去消费。

与之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在菜场,对1毛钱都要斤斤计较的老人家们,买起保健品特别大手笔,甚至不惜卖房也要买心仪的保健产品;平时生活上挺抠门的有些女生,总是愿意贷款买各种化妆品、奢侈品,仿佛刷信用卡的钱就不是钱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出现了这些现象,可能网络上就有一些言论,说这些人家都比较傻、好骗,或者是某些女生都很物质、败家等等。在这里,我可能要澄清一下,这些看法可能浮于表面的一种不恰当的结论,而实际上,很可能是商家利用了我们的某一种心理特点,在销售上刻意制造的一种陷阱,而并不是说,一些人他们就是特别好骗,或者就是特别物质。这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讲的一个心理学的topic。


概念理论:

这个topic,是美国的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 • 塞勒(Richard H. Thaler)在研究了大量的消费者非理性决策之后,所提出来的。这个理论,叫做心理账户,而理查德 • 塞勒也主要是因为这项贡献,在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看出心理账户这个理论多么有价值。

这个理论讲了什么呢?其实,心理账户,它的核心指的就是,人们会把收入、储蓄、消费的资金,分门别类地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并且这些账户相对独立,互不影响。

什么意思呢?塞勒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来说明心理账户的组成、作用,在消费的场景下,有一个电影票的实验。他分别给不同的实验被试设计了两种情境,第一种情境的假设是“你花10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不凑巧的是,等你到了电影院发现,票丢了,这时候你会再花10块买一张吗?”。第二种情境是“你同样准备去看电影,还没买票,可是你到了电影院发现,真倒霉,丢了10块钱,你还会再花10块钱买1张电影票吗?”

注意啊,这两个情境,都是损失了10块钱,但是,第一种情境是丢了电影票,第二种情境是丢了10块钱。结果塞勒发现,第一种情境下,只有不到1半的人愿意再买1张电影票,也就是大部分人都决定算了,不看电影了,扭头回家;而第二种情境下,有超过90%的人会再买一张电影票去看电影。

同样价值10块钱,从金钱损失来看,按理我们的决定应该差不多才对,但是因为心理账户的存在,我们对电影票和现金的感知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现金在“现金账户”里,这个现金账户可能是收入的一部分,也可能是“零花钱”的一部分。而电影票则是存储在“电影票账户”里,很可能它隶属于“娱乐账户”。这么一来,丢失了电影票的人,“电影票账户”直接损失了10块钱,我们对于自己每周看几场电影,大概会有一个预算,这次丢票直接导致“电影票账户”损失惨重,很多人就不愿意多花钱了;而丢了10块钱的人呢,丢的钱属于“现金账户”,和“电影票账户”无关,那该看的电影还是要看的,所以我们就会选择继续买票看电影。

理解了这一点,想必大家对刚开始的举例就能够理解了。我们之前讲过老人家容易被保健品忽悠,是因为随着人们逐渐变老,大脑的认知资源会退化,认知资源的局限容易导致老年人上当受骗。

那么,今天从心理账户的理论来看呢,其实老人家心里面对于日常生活花费有一个账户,到了菜市场,那肯定是要斤斤计较的;而保健品不在日常生活花费的账户里,它是在健康账户里。人老了容易生病,健康账户里存的都是大额资金,那么,老人家可能会想了,为了健康,花再多钱都值得,于是,精明的商家就钻了这个空子,在老年人心理账户非常大额的健康账户里捞钱。

类似地,女生的心里,有一个形象账户,为了变美和好看,愿意花的钱,和其他心理账户的金额大小是不同的,也就造成了看起来女生总是在买买买的刻板印象。

双11也是,商家对于购物狂欢节的造势,成功地在很多人内心植入了一个独特的“双11账户”,它独立于其他的消费心理账户,这个“双11账户”单独存在,并且每个人在这个账户里存的心理价值金额是不一样的。可能有些人,在其他时间,都是非常省的,把所有省的钱都放在双11这个账户里面,到了双11,就会拼命地去买东西。

讲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学已经注意到了,我们的心理账户会自发地分类非常细致,收入、储蓄、消费,消费里面又根据消费品的不同分了很多种,并且,我们的心理账户还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因为社会上普遍对女性的形象要求比较高,而对男生的形象要求很宽松,于是,女生的形象心理账户可能非常大,而男生的形象账户会很小,甚至完全没有。


内容细化:

虽然心理账户的理论在201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之后才被大众广泛关注,但实际上,商家早就在利用这个理论制造营销陷阱,从我们的心理账户里捞钱了。

比如说,我们的心理账户有时候并没有那么精细,很多日常的小额花费不会被记账,比如每天的通勤费用;工作时候点的下午茶等等。很多商家就会利用这一点,在广告中强调,每天只需几毛钱,或者是仅仅需要一杯咖啡/奶茶的钱,你就可以获得视频平台的季度会员等等。在这种营销策略里,商家成功地把本来隶属与人们心中“娱乐账户”里的钱换算成了日常的小额花费,它就不会记录在心理账户中,也就成功地促使更多人为之付费。

另外,从现金支付到数字化支付的变革,同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商家所利用的营销陷阱。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理账户不仅仅是分类记录收支,同时,它还受到收益与损失的价值函数的影响。这里所讲的价值,是人们在付费时体验到的金钱损失痛苦,也就是风险厌恶,与付费后体验到的收益,或者是买买买之后体验到的愉悦。

数字化支付的变革,极大地减轻了支付过程中金钱损失的痛苦,因为,我们看不到实物,也就是说,平时我们在用纸币的时候,当纸币掏出去的时候,你会觉得非常痛苦;但是,当它变成数字化支付之后,我们对于数字的变化并没有实物那么敏感,也就对损失痛苦的感觉变得小了很多。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超前消费,甚至贷款金额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还款能力,仍然停不下来。

心理账户的理论在得到广泛重视之后,与之相对应的营销陷阱也越来越多,是比较值得我们分析的一个点。

除此之外呢,在营销陷阱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叫做中杯效应。我先举个例子吧,我们在买奶茶或者咖啡的时候,店家经常会提供小杯、中杯、大杯这样的三种选择。可能本来,一个小杯的咖啡就已经够了,但是当出现了“小杯”、“大杯”这两个参照的时候,人们反而会觉得,“中杯”最合适,于是就忘记了自己本来实际的需要,转而被商家诱导,买了中杯。

心理学家特韦斯基针对这个现象做了一些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个现象。实验室这么做的:如果同时存在A和B两个选项,A的性价比优于B,大家通常会选择A。但是,如果再加上第三个选项C,而B碰巧优于C,而且优点是A没有的,这个时候,许多人又会选择B了。其主要的理由就是,与C相比,B的吸引力显著加强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两款榨汁机A和B,除了A是塑料机身、B是不锈钢机身之外,其余无论是功率、功能还是容积,都没有区别,但是A的价格是188元,而B的价格是388元,这个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从性价比的角度来选择A。但如果这时再增加个C选项,和B的配置一样,但是多了定时预约功能,价格为688。这时,在A、B、C三个选项中,消费者又会做何选择呢?估计不少人会因C选项的横空出现,而动摇了选择A的决心吧!很多人可能会想,那我干脆就选B吧。这就是特沃斯基所描述的神奇的“中杯效应”。

我们在网店或者实体店经常看到商家把同类商品定三个档次,比如入门款、旗舰款、尊贵款等等。往往旗舰款是卖得最好的。


方法应用:

当然,我们讲课主要是从现象出发,来探究营销陷阱背后的心理学本质,如果要罗列市场上出现过的营销陷阱的话,那可就数不胜数了。这就有一个问题了,我们该培养怎样的消费习惯,才能帮助我们避免受到这些营销陷阱的干扰呢?

我们在定价策略那节课提到了一些消费建议,这里呢,再来讲一个可能有效的建议,虽然刚开始实践可能会有点难度,但是养成习惯的话,它还是能帮助我们更理性地消费的。具体来说,分三步走。

首先,在每次购物之前,都写出自己的购物清单,并且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预算。这个购物清单需要思考的主要内容是这么几点:第一,这件商品,我的需要程度有多高?它能满足我的什么需求?第二,这个东西有没有其他更实惠的替代方案?也就是我们可以货比三家;第三,金额,也就是合理的预算范围;第四,考虑自己的喜爱程度,购买这件东西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程度有多高?

带着这些问题列好购物清单之后,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消费仪式感,来对抗数字支付造成的金钱概念模糊的问题。比如说,有些人借助记账的方式,重新塑造金钱数字的疼痛感,这样在每一笔消费的金额上,重新感受到与支付现金相类似的疼痛感,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消费。

第三点,培养转换思维的习惯。这一点对于抵抗商家的各种优惠诱惑比较有帮助,比如说,赠送的优惠券,第二件5折的金钱,都想一想,如果这些钱是自己手里的现金,自己会拿来干什么。避免,“优惠券=意外之财”的心理账户干扰了自己的消费判断,就不会掉进各种营销策略的陷阱里了。


概括总结: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主要讲了营销陷阱背后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心理账户,并且分析了在消费中,我们会给自己不同的消费品分配不同的心理账户,而商家则擅长利用这一特点来制造各种各样的营销策略。此外,我们还分析了中杯效应,在增加了选项之后,那些看起来“中庸”的商品,吸引力会大大增加。最后,关于如何避开营销陷阱,我们给出了一个可能有效的建议:那就是列出购物清单、培养消费仪式感并且学会转换思维。


结尾互动:

最后,听了心理账户理论,你能否根据这个理论来分析一下自己的消费习惯,在不同的消费品上,你的心理账户是怎么设置的呢?欢迎留言讨论,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山山山耶耶

    关于如何消费,张博士给我们上了一堂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