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这么造,员工才喜欢

氛围这么造,员工才喜欢

00:00
14:24

思维导图:




开头引入:













华为已经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华为的组织文化,它的特色。可能熟悉华为或者了解华为的同学会知道,华为自我评价他们的组织文化叫做 “狼文化”,觉得“狼”这种动物形象,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并且认为,狼性永远不会过时。

作为华为的“狼性文化”,我们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学习,创新,获益,团结。用狼性文化来说,学习和创新代表敏锐的嗅觉,获益代表进取、进攻精神,而团结就代表群体奋斗精神。

听到这里,不知道你对于自己所在的公司,它的工作的常态有什么想象,或者说,你们公司的组织氛围是什么光景呢?


概念理论:

其实啊,今天这节课讨论的重点,称作组织氛围,它是一种比组织文化,更容易被人们感知到的东西。比如说,团队最近有新产品要上线了,那大家都会感受到紧张、期待,同时又充满干劲的氛围;而如果最近一段时间,领导都不开心,动不动就发个脾气,训个人,那在团队中的大部分人,可能会感受到压抑,甚至是战战兢兢的氛围。可能我们会觉得,氛围是一个挺玄乎,但又真实存在的东西,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感知得到,都真实经历过。

而关于组织氛围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如果给它下一个定义来帮助我们精准地理解组织氛围是什么的话,那我们可以这么说:组织氛围,它是组织内部成员对于工作场所中关于期望、支持和奖励的一系列实践、规则与行为的共同感知。这个定义不是我随便说的,是组织行为心理学家Schneider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单独看定义的话,可能有点拗口,我这里就拆解一下,其实这个定义中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从员工个人的角度来看,“氛围”必须被他们所感知到,才能称为真实的组织氛围。假如一个老板说,我们团队很平等,但如果员工平时有个想法和建议都不敢提,经常要看上司心情和脸色说话,那我们只能说这个团队的氛围是上下级泾渭分明的,而不是平等的氛围。也就是,仅仅靠说没有用,氛围是真实感受到的情况。

第二个重要因素,是从组织出发,组织的氛围是建立在群体基础上的,仅凭个人力量无法抗拒的一种社会力量,这种力量会对员工的个人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个社会范围就在整个组织团队中,并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在前面课程中学习的与群体有关的知识点,在组织氛围中都可能存在,比如说,一个新入职的员工,绝大多数都会像林黛玉初进贾府那样,一定要做到“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进一步考察组织氛围的力量,它的运作过程其实包含了3个阶段:模仿、同化与从众。模仿就类似于刚才林黛玉例子中所讲的,新员工会根据组织中的环境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适应环境,别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这是所谓的模仿。

同化在模仿的过程中产生,也就是说,新员工逐渐从行为到心理态度都和组织中的大部分人达到类同。如果他在模仿阶段感知到的组织氛围是压抑、沉闷,那么,即使他本人是活泼开朗的个性,在这样的组织、团队中也会保持沉默,尽量少说话。

而到了第三个阶段,从众阶段,新员工就已经是整个组织氛围的组成部分了。他第一时间下意识产生的想法和做法,大部分情况下,会和组织氛围一致。比如说,发现工作环节中的漏洞以后,如果是一个鼓励直言的团队,那么他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说出来,上报给上级。如果是压抑的团队,那么他第一时间的反应可能就是假装没看到,不去管,即使最后说出来,可能也要做一番心理斗争。


内容细化:

但是,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其实很少说“组织氛围”这四个字,而是用相近的一些形容词来说“最近氛围比较轻松”、或者“现在氛围很紧张”。那研究人员就发现,其实组织氛围可以细分为很多个维度,比较经典的一个研究就提出来,组织氛围有8个重要的维度,分别是:授权、信任、合作、压力、支持、认可、公平、创新。而这几个维度,我们在前面几节课多多少少都提到了一些。

比如说,授权这个维度,一般理解为组织中的权力下放,可以让基层员工参与政策制定与决策当中来。但从组织氛围的角度讲,其实还存在着心理授权。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员工真正感知到自己处于“被授权”的状态,他们才会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改变。而比较长期有效的方式就是形成授权的氛围,员工就会在这种氛围下,自发地形成积极参与的行为。

而其他的维度呢,都比较好理解,我们前面也有提到一些,这里就不多讲了。在这些维度之外,我还要请大家关注一个关系到组织氛围源头的问题。虽然普通员工无法左右组织氛围,但,组织氛围的形成与改变,的确与少数人的意志有关,这些少数人就是领导者。实际上,领导者是组织氛围力量的源头,他们有能力塑造某些氛围,塑造的过程和领导者的领导行为、领导风格有关。

如果我们借用格式塔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心理场来理解氛围的话,领导者本身的信念会在组织中发散并向外辐射,成为组织中力量最强大的一个场。比如说,对于家长式领导来说,他们身上的特点是同时具有仁慈和权威感,是一个父亲般的存在,受这种风格辐射所塑造的心理场的影响,员工就会自发地追随领导,形成一种争取自己的表现被领导赏识、看到,这样一种“力争上游”的组织氛围。

因此,虽然组织氛围不可避免的受到整个群体的影响,但领导者的影响力可能更大,在组织氛围上有意识地施加影响力,甚至,还可能是在“无形”中影响员工。


方法应用:

那么,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利用起组织氛围的力量呢?

首先,管理者要做到的是,准确识别出组织氛围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很多信号的暗示。比如说,个人绩效或团队绩效下降;或者是员工的行为发生变化,消极怠工的现象增多等等。一旦发现这些情况,除了常规的管理措施的执行,还应该敏锐地与组织氛围的变化联系在一起。那么,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有:仔细排查并找出组织氛围产生变化的影响源,从源头解决问题,让氛围重新回到良好的状态。

其次,要重视群体独有的特点,尤其是群体的易受暗示性。基于群体的特点,在组织中,员工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削弱,变得更容易受暗示,并且这种在群体中受到的暗示有很强的传染性。比如说,在正常流程辞退员工的时候出现了大规模裁员的流言,并且短期内传播广泛,很快就会出现人人自危的氛围,大家可能就会无心工作,并纷纷开始为自己找下家。所以说,管理者应该建立简单、透明的制度流程,以此来稳定员工的情绪,从而让组织氛围更稳定。

另外,还可以改善领导的行为和作风,来构建更加具有支持性的组织氛围。比如说,仅仅是增加领导主动关怀员工的行为,就会让员工感知到的组织支持力度有所提升,尽管硬件环境与福利制度并没有变化。并且这种关怀行为具有很强的观察者效应,也就是说,员工仅仅是看到领导者在关怀别人,就能感知到来自组织的关怀。

第四,提高员工的组织公平感,也同样很重要。因为有研究显示,公平的氛围有助于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并且能够减少员工的负面感受与离职倾向。而且,类似于刚才提到的观察者效应,人们不仅关心自己是否得到组织的公平对待,而且关心他人是否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果员工在组织中看到别人遭遇了不公平对待,尽管受到伤害的不是自己,但也会因为“物伤其类”的感受,而感受到类似被组织伤害的感受,这种感受的传播和扩散,就会给组织氛围染上负面的基调。


概括总结:

好了,今天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还是来总结一下。组织氛围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员工要能感知到这种氛围;第二个是组织氛围具有很强的社会力量。这种力量起作用的基本过程有三个阶段,分别是模仿、同化与从众。同时,我们介绍了组织氛围的八个维度,其中几个维度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都讲到了,我们以心理授权为例,介绍了氛围的功能与作用。第三,领导者对组织氛围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在善用组织氛围方面,我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分别是:管理者应该准确识别出组织氛围的变化、重视群体的易受暗示性、改善领导的行为和作风、以及提高员工的组织公平感。


结尾互动:

最后,我还想听听大家的感觉,在你所在的公司或者团队,你们的组织氛围大概是什么样的?你觉得这样的组织氛围,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欢迎留言讨论,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