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未必力量大

人多未必力量大

00:00
12:26

思维导图:




开头引入:








有句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公社化时代,公社时期的特点,大家可能听说过,或者亲历过,叫做大锅饭。那个年代啊,农村土地全部都是共有的,大家干农活,产出归公共所有,每个人都通过劳作挣工分、吃公共食堂。到了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个农民就冒险开始了土地承包之路。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第一年,全队的粮食总产量居然相当于曾经1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无论是第一个故事,还是第二个故事,大家都会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好像比集体的力量大了很多。今天,我们就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尝试回答为什么。


概念理论:

首先,我们先给刚才所讲的两个故事,下一个心理学的定义,总结一下,它们都是在讲一个非常类似的现象:一个人单独完成一件事情,与这个人在群体中和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情,你会发现,在群体中,他付出的努力,比他单独完成这个任务,付出的努力要少,会出现一些积极性或者是效率下降的现象,这个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社会惰性,也叫做社会懈怠。

而这个现象,最早是工程师林格曼发现的,他注意到,拔河比赛中啊,如果是单独拔河,那选手使出的力气能比团队拔河中大一倍。为了验证这个观察,他设计了一个小实验,要求被试在分别单独的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结果发现随着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减少了。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的群体拉时,平均出力是 53.5公斤;八个人时是31公斤。

有人猜测如果拉绳可能因为用力的方向和时间造成差异。于是,有人设计了别的实验,研究者让6个学生蒙上眼睛坐在一个半圆形中,给他们戴上耳机,从中他们可以听到别人叫喊或者鼓掌的声音。他们让学生认为自己是和别人一起叫喊或鼓掌,而实际上只是单独行动。结果发现:参与的学生认为自己正在和其他5个人一起叫喊或鼓掌时所发出的喧闹声要比他们认为自己正单独叫喊时少三分之一。

如果和上节课讲的社会助长相比较的话,似乎发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有他人在场,但是为什么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懈怠呢?

有研究者就发现,关键因素在于,有没有评价顾忌。我们已经知道社会助长的情况下是有评价顾忌的,那社会懈怠的情况呢?虽然都有他人在场,但这个时候,和队友一起拔河的选手,每个人很难被单独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了,也难以评价他究竟使了多少力气,也就是说选手在拔河比赛中是没有评价顾忌的,混在人群中,很安全,唤醒程度比较低,也就出现懈怠了。

其次,是责任分散的因素。责任分散,我记得在之前的课上也提到过的。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大家都有份,都有责任,那分摊在自己身上的责任比重就变少了,自己的价值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于是自我意识和唤醒程度就都降低了。

此外,社会惰化的严重程度,是有文化差异的。因为研究者在东亚的一些重视集体文化的国家,测量出来的社会懈怠的确没有美国这种崇尚个人文化的国家强烈。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重视个人文化地区的人们,对于评价更为敏感,一旦和自己有关,那就必须好好表现;而一旦别人看不见自己了,那就想怎样怎样。而重视集体文化地区的人们,对评价则不那么敏感,因为即使别人看不到自己,我也是这个群体的成员,群体受益,我自己也会受益。在集体文化中,人们的自我概念是更加集体化的,也就不那么容易出现社会懈怠的情况了。


内容细化:

听我讲了这么多,可能有的人就说了,刚才你说的哪些,我觉得只是次要的因素,我觉得人们在群体会出现懈怠,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因为那些人自我要求太低,素质不够高导致的。如果每个人严格要求自己,就不可能出现社会懈怠的。其实,我要提醒大家,做什么事,不要急着批判,而是要摆事实,讲道理。因为社会懈怠的出现,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可能并不一定是个体主观故意的。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主观意图的情况下,社会懈怠的现象还是会出现的。

因为我们联想到个人品质的情况,其实是另一种现象,叫做搭便车效应。是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提出来的,指的是,个体不愿意付出成本却能坐享他人之利的现象。

比如说,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小组作业,你是小组长,那你们组刚好就有个人,他从头到尾都没露面,啥也没干,你找不到他人,可是作业还是得做,对吧,于是你和剩下的其他组员一起完成了这次作业。那提交作业的时候是按小组交。这个同学,啥也没做,就拿到了小组作业的成绩,这种情况就是搭便车。那如果是,你们小组每个人都参与了,都做了,但是你觉得,哎,他们参与的时候都不够尽心,好像小组作业的效果跟自己预想的有点差距,可是所有人都的确参与了,这种情况才被称为社会懈怠。

注意看这里面的区别啊,社会懈怠其实比较倾向于在一些环境要素满足的情况下,个体无意识做出来的行为;而搭便车则是有点蓄意使坏,类似贪小便宜那种心理,它可能是有主观意愿的。有没有主观意愿,是这两种现象的根本差异。


方法应用:

对比完社会惰化和搭便车的区别,我想你已经发现了,既然不是个体故意的,那我们是不是就能够创设一些条件,想办法改善这种现象?没错,在我们的研究,或者说生活中,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到我们。

首先,使群体中的个体成绩可评估。也就是说,改变群体成员的一种,叫做,我淹没在一群人里,别人看不到我的状态的一种想法。让他重新感知到,自己正在被评价,自然就会唤醒一个人的自我监控水平,从而提高积极性与效率。

其次,提升团体目标的吸引力与难度。提升吸引力的作用也是提升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那么,积极性有了之后呢?如果要完成这个目标恰好又比较有难度,那就会激发团体成员的团结意识,而且每个人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件事情。比如,我国南方很多地方端午的时候有龙舟比赛的传统,每条龙舟都有很多个选手,这就是一个典型团队任务,但一般来说,龙舟比赛一年一度,对参加的人很有吸引力,并且要胜出很不容易,很有难度,所以在这一类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社会懈怠的现象。

第三,提升认同感与价值感。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在的团队具有非常强的认同感,并且觉得正在做的事情很有价值的话,那么社会惰化一般就不会出现。相反,他还会非常投入、非常努力地完成团队工作。比如说,很多成功的创业公司,都是靠团队完成的,而最早一批创始成员,在条件艰苦的情形下,仍然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这种认同感和价值感。而关于认同感,我们下节课还会继续讲到。

第四,让群体成员坚信多劳多得。很多制造业工厂,把工资标准从计时改为计件之后,工人的工作效率都会大幅度提升。这种情况下,多劳多得改善的是员工的责任归属感。在计时工资的情况下,工作效率有没有提升,对自己的利益并没有帮助,所以员工就不会有太多责任感;而计件工资的情况下,工作效率有没有提升,直接关乎到自己的利益,这时候责任就与自己高度相关了。比起为团队负责,人们更愿意为自己负责。


概括总结:

我们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还是来总结一下。社会懈怠是一种个体在团队中做事情,积极性或者行动力反而下降的情况,主要的心理影响因素是缺乏评价顾忌、责任分散;另外,社会懈怠现象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具体来说,在个人主义文化的环境下,社会懈怠更强烈;此外,我们还比较了社会懈怠与搭便车效应的差异;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使群体中的个体成绩可评估、提升团体目标的吸引力与难度、提升认同感与价值感、让群体成员坚信多劳多得这四种方法来改善社会懈怠的问题。


结尾互动:

最后,关于改善社会惰化问题,不知道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欢迎留言分享,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