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会阻碍还是会促进好的决策?

群体会阻碍还是会促进好的决策?

00:00
14:50

思维导图:




开头引入:






在开始今天这节课之前,和大家讨论一个日常的现象,可能每个人都经历过,或者至少有一些直观的感受。什么样的现象呢?每当我们做一些决策的时候,不管是个人的决策,还是集体的、公司的决策,当你问不同人的意见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只是问一个人的意见,往往这个人的意见会比较中肯,或者他会权衡利弊,说某一件事情,可能有80%的好处,但是也有20%的不利因素。但是,如果是一个集体的决策,或者说你同时问很多人,一起问他们某一个意见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给你的意见会更加的极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个就是我们今天会讲的一个现象,叫做群体极化。而刚才我们所谓的一个群体在做决策的时候,会变得更加极端,就是群体极化在起作用。


概念理论: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基本概念。所谓的群体,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人在较长时间里进行互动,并以某种方式相互影响,将他们自己视为“我们”这样的团体。也就是,彼此有互动、彼此会互相影响,彼此有相似的身份认同的共同体。

而群体极化,就像刚才那个例子中,如果我们真的是大家共同去讨论,而做出一个决策的时候,当我们共同有一个比较相似的观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互相讨论,结果,群体得出的结论更加偏向两极,或者是更加保守,或者是更加激进,都有可能发生。这种现象,就叫做群体极化。

并且,这并不是一个我随意编出来的思想实验,而是,很多心理学家都证实了的 现象。比如,有一项研究就发现,对于一起证据链模糊的交通事故,让大学生们集体讨论之后,他们给出了明确的“有罪”判定。而如果陪审团成员倾向赔偿损失,群体讨论的赔偿数额同样倾向于高于陪审团成员提出的中数;所谓的高于中数,就代表他们决定的赔偿金额更大,更加激进了。

当我们知道了群体极化的概念之后,紧接着下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群体极化的现象呢?很多心理学家都研究过这个问题,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在起作用:

首先,信息的影响。在大家的初始观点相似的前提下,如果我发现你说的跟我想的一样,那我自己就感到,我的观点被支持了,信心倍增,同时我又从其他人那里听到了支持这个观点的新的证据。有人支持和有新的信息支持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都会让群体中的个人对本来的观点更加坚定。

如果初始观点不同呢?讨论的初期,会存在一个互相说服的局面,那谁提出的观点支持性信息更多,更有说服力,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就倾向于改变自己本来的观点,转而支持这个有利的观点。最终,大家不单形成了一致的观点,而且这个观点和自己原来那个观点相比,自己会更加坚持认为它是对的。

其次,群体规范的影响。群体中的每个人,天然地都希望自己能够“适应”这个群体,被群体接纳。所以,群体中的个人会倾向于研究群体,这个研究的过程啊,有些人是有意识地在做,而有些人无意识就这么做了。研究什么呢?寻找群体的趋向性,找到受大家欢迎的、认可的观点;接着,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以更极端的形式再一次提出来。这样一来,可能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标——我不仅分享了观点,赢得了认同,还可能展现出领导的才能。那别的成员也会有类似的心理,随着讨论的继续,就形成了观点迭代的循环,最终,极端的观点也就出现了。


内容细化:

我们刚才所讲的群体极化,都是在群体决策、小组讨论这个前提下的,可能你会联想到公司的头脑风暴会议,或者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那除了这两种情景,还有其他地方会出现群体极化吗?其实是有的,而且还很多。那我就列举两个现实生活中更经常发生的情况来一起讨论一下。

第一个是网络环境。随着网络的发展,“个性化推荐”已经成为非常普遍且通用的算法功能了。比如,今天搜索了某一款鞋,近期各大电商平台都在给我推荐类似的鞋子。这会形成一个比较可怕的过滤气泡效应,也有人喜欢用“同温层”来形容,指的是网站针对个人化搜寻而提供筛选后内容的结果。过滤气泡会导致,即使现在网络信息非常发达,世界非常多元,我们也看不见、也接触不到。网络非但没有让我们拓展视野,反而把我们锁在了自己的舒适区,听到的都是回音,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倒影。

举个例子,为什么很多社会热点事件出现之后,大家容易形成同一种观点,往往过滤气泡就在其中起作用。因为和不同观点对话、辩论,是非常消耗认知资源的高维度的认知活动;而不断翻阅自己已经认同的观点和评价,与自己态度相同的网友隔空讨论,则能够满足我们群体归属和维持自尊的心理需要;而一旦理性思维稍有懈怠,那可能就变成了偏信则暗了。

所以,一方面是网络技术在制造过滤气泡,另一方面我们的心理特征天然地喜欢呆在过滤气泡里,导致网络言论比现实生活更加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第二个是在冲突的情境中比较容易出现群体极化,并且这种群体极化反过来会加剧冲突。举个例子,可能关心国际新闻的朋友对去年法国的黄背心运动还有印象,那也有人把它叫做黄马甲运动。当时的情形是,法国油价一直在上涨,市民开始不满了;但是普通市民又很难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中去,法国市民的意愿和政府的政策之间就存在冲突了;在这个背景下,马克龙又给冲突加了一把火,他通过了调高燃油税的议案。

那这种情况下,法国市民又能怎么办呢?可能他们用一般的反馈渠道表达了不满,结果政策越来越糟,好像之前的反馈无效,怎么办呢?那就上街抗议呗!可能有些人觉得法国人动不动就罢工,但是放在具体的事件中来看,群体极化也确实在起一定的作用。那这个黄背心事件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就是不断地冲突的加剧。


方法应用: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个印象,群体极化就是不好的,我们要想办法避免。其实,学了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并不能这么武断地下结论。群体极化,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比如说,可以运用群体极化倡导一些社会正义的事情。就好像,有些城市可能机动车道建设的很发达,但是自行车道就比较少,那普通市民也觉得,我也不经常骑自行车,好像影响不大。如果有人真的在马路上骑自行车就会发现,骑着骑着突然自行车道消失,那不得不并入人行道或者机动车道继续骑行,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这时候有一些人站出来,倡导说,我们要有完整的绿道,并且列举了各种证据来说明自行车绿道的好处。这样的做法,可能使得本来态度无所谓或者模棱两可的人,可能慢慢地,就会觉得,“嗯,确实应该建设绿道”。

如果仔细分析的话,这个案例中,的确,倡导者一开始是少数派,他们可能就是利用了群体极化来影响多数人。但是,不论是目的,还是结果,都是在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的。

那除此之外,我们还是要想办法避免群体极化造成的不好的影响的。

从个人层面而言,首先,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对于我们规避网络上的群体极化非常有帮助。当我们看到网络上的文章、观点的时候,多提几个问题。比如,他为什么这么讲,有什么目的?或者是,他说的这些观点有事实依据吗?有没有别人持反对意见?反对的那一方是怎么说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尽量不会被那些极端的言论带到沟里去了。

其次,我们可能还要避免因为情感因素、群体认同、团结感,而加速群体极化的发生。这其实要求我们对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保持比较敏锐的觉察,当发现自己要调整态度的时候,先不要急着说出来,而是冷静下来,默默地思考1-2分钟,我为什么认同新的观点?如果你发现是由于群体归属、情感等等,那就要谨慎对待了。

而从群体层面而言,对每个成员都提出非常高的自我修养的要求,可能不太现实了,我们可以从制度的角度来设计一些规避群体极化的方法。比如说,在主要团体之外,设立外部专家,或者是外部评审团的角色,他们不需要参与具体的讨论过程,而是监督群体的决策,从批判性的角度给出建议。就好像每一个股份制的公司,首先它有董事会,但是,在董事会之外,还有一个叫做监事会。监事会其实就是起到这样一个预防群体极化的作用的。


概括总结: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群体极化指的是经由群体得出的结论和行动,比个体态度更为极端的现象。而个体会在群体中出现态度极化的原因,主要是信息和群体规范这两个因素在起作用。此外,网络中“个性化推荐”功能触发的过滤气泡效应,容易助长群体极化的产生;如果是本来存在冲突的两个群体,彼此更容易出现群体极化,并且这种群体极化反过来会导致冲突升级,形成恶性循环。那最后,我们谈到了一些应对方法,首先是群体极化好的一面,巧妙地运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避免群体极化的不良影响,从个人层面来讲,需要有意识地提升信息素养与批判性思维,同时避免在群体中受到情绪、群体认同以及团结感的影响;那从群体层面,可以在制度设计上规避群体极化的发生。


结尾互动:

最后,关于如何避免群体极化的不良影响,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欢迎留言讨论。再多说两句,其实提升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一直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部分,我来推荐一本小书,叫做《学会提问》,这是一本从心理学角度讲思维方法和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著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找来读一读。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