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失去个性的?

你是如何失去个性的?

00:00
16:30

思维导图:


开头引入:

这节课开始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过马路会闯红灯吗?大家不要有任何顾虑,就说你会不会闯,或者你觉得你闯红灯的次数多,还是不闯红灯的次数多?我猜啊,大部分的同学可能会说,我应该不会闯红灯,或者说我很少会闯红灯。同样的,如果做街头的随机采访,可能也会得到相同的结论,多数人也会说,我其实不会闯红灯。

但是,如果我们再去做一个街头的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闯红灯这件事儿真的很普遍,以至于有一个词专门形容它,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也就是说,“凑够了一拨人就走,和红绿灯无关”,有的人就说了,你这是在黑我们国家!其实,这就是个网络名称而已,事实上这种过马路的方式没有国界,全世界都很普遍。

但是,我今天想要跟大家继续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为什么让人表态的时候都说不会闯红灯,实际上却会随大流一起闯呢?


概念理论: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对不对?那它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同样很有意思。说“我不会闯红灯”和“跟着大家一起闯红灯过马路的”,可能是同一批人,只是这个人前后的个人状态不一样罢了。

你可能会追问,他们哪里不一样呢?其实,当我在问你的时候,我把你作为一个个体,单独的,一个一个在问的,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这时候你的个性、个人意识是非常强的,当然会说出来自己觉得符合自己特点、或者是符合社会规范的答案。

但是,当你真的到了那个正在过马路的情境中,这个时候就很复杂了,可能马路很宽,然后你又着急要去某个地方,甚至可能在这个马路边等红灯的人特别多,突然一个瞬间,你发现,车很少,几乎没有车了,就在这个时候,你前面的那个人开始走了,而你后面的人也开始跟着走了,你夹在中间,你走还是不走?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自己想都不想,也就跟着一起过去了。

回过头来看,在我问你的时候,你头脑清醒地设想自己会不会做,以及真的跟着一群人下意识的状态,这两种情况的差异其实很大,其实就是个体化,和去个体化,这两种极端状态。

个体化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很在线的状态,你会自主地做自我调节;而对应的,去个体化则是在群体情境下,个体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放弃正常的约束,转而服从群体的力量,这样一种现象。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身处群体之中,并且感觉到自己被激发,而且是匿名的状态下,去个体化就有可能发生。


内容细化:

从这个概念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去个体化的关键因素?也就是匿名性、被激发、和群体的淹没性。

匿名性这个特点,在1970年代津巴多的研究中,第一次被重视。研究者们用了一个编造的故事,测试一个人在压力下的创造性,这个压力就是被电击的恐惧,让大学生们相信,她在实验中,真的在给两名女士电击,并且是很痛苦的电击,这些大学生全程都能看到被电击的那些人的状态。实现采取小群体的方式,也就是每组有4名大学生同时作为电击执行人;其中,有一半的被试在匿名状态下,也就是穿着统一的实验服,只露出眼睛,彼此也不认识,名字都改为数字编号;而另一半的被试则别上姓名牌。结果呢,在匿名情境下,也就是去个体化小组比个性化小组按电钮的次数多达将近两倍,并且每一次按下电钮的持续时间也较长。

而是实验中暴露出来的另一个细节,则更加证明了去个体化对人性影响的严重性。那两名实际上是“托儿”的被电击的人,一个被设计成非常和善的性格,一个被设计成非常不讨人喜欢的性格。并且被试真的对这两个人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在电击开始前,所有人都说更喜欢那个和善的女士。结果,个性化小组的被试给和善女孩的电击次数和时间真的更少,显现出来态度上的差别;而去个体化小组的被试给两个女孩的电击次数都一样多,时间也一样长。也就是说,去个体化的情境下,即使对自己喜欢的人,都下得了狠手,是不是听上去就很毛骨悚然。

被激发这个特点,一方面是在去个体化情境下,感受到的自己对其他人的支配能力,一方面是情绪上的激动。比如说在公共的、群体的事件当中,一些平时温和且彬彬有礼的人,可能会变得非常粗暴、有攻击性;比如说2012年,中国很多城市发生了反日游行,就有很多人冲出来砸店、砸车,甚至打伤别人。

另外还有群体带来的淹没性。这和匿名性有点类似,但更侧重在一个人在群体中所体会到的安全感。因为去个体化的研究最早来自对暴动和群体暴力行为的关注,有关的理论会认为,之所以我们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尤其是极端暴力的行为,就是因为一个人他处在去个体化的状态下,因为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如果每个人都保持他的个性化的话,他可能会说,我跟他是不一样的,他能做的事情其实我是做不出来的,他做的这种极端暴力的事情,我是做不出来的。但是,当大家一下子穿上了相同的衣服,穿上了相同的军装,或者说,大家都有戴上相同的棒球帽,这个时候,他做出的行为就很可能超出大家的想象了。就是为什么很多的骚乱当中大家都要统一着装,这种统一着装的目的就在于抹除自己的个性,使自己能够和其他人是一样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法不责众,讲的就是,如果人数众多,而且大家都一样的话,其实我们很难追究某一个人的责任的,那他就觉得,我安全了。

最近这些年比较受关注的网络暴力,就是以上这些特点结合的产物。我们常常有一个印象,网络上的喷子都特别毒舌,什么难听的话,什么恶毒的诅咒,都骂的出口,如果注意这些人的话,他们往往头像、昵称,都和真实的长相、姓名无关,也就是匿名性的作用;另外,网络上的帖子往往都很有煽动性,比如前段时间被封的咪蒙,她的帖子里煽动情绪的成分非常非常多,在她文章的评论区,人们很快就会进入被激发的状态;同时又觉得,你看那么多人都在骂,别人肯定不会找到我,骂完还很爽,可能根本就不关心一件事情的真相,就急急忙忙站队了。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并不是真的是那样态度的人,只是去个体化状态下的一种发泄罢了。


方法应用: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去个体化的影响,所激发的人性之恶呢?

记住名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迪纳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在万圣节前夕,他们在西雅图观察了1352个孩子玩“不给吃糖,就恶作剧”的游戏。发现结伴的孩子比单独的孩子多拿糖的可能性要大一倍。那些匿名的孩子比那些问及姓名和住处的孩子违规的可能性也要大一倍。

我们其实就可以利用匿名性的特点,来瓦解所谓的去个性化,比如,你站在一个小群体的对立面,可以通过叫出他们的名字的方式来瓦解小群体的去个体化状态,就像这个实验中被叫到名字的小孩那样。如果你是某个群体的一员,时刻记得你是谁,就好像在动画片《千与千寻》中一样,记住了自己的名字,才能知道要做什么、要走什么样的路。

环境布置。这里的环境既可以指外部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是这个人的环境。千篇一律的环境容易造成去个体化的暗示;而独特的环境,比如说装修、着装、发型等等,这些可以帮助你保持自我觉察,维持一个高水平的自我意识唤醒状态;另外,在环境中安装镜子、摄像机等,可以有效提升一个人在这个环境中的自我意识。

企业管理。十多年前,很多大工厂流行统一化管理,厂服、规则、制度,什么都是千篇一律的,于是杀马特文化就流行起来了,因为全身上下,能够表达个性的地方仅剩头发了。我并不是说张扬个性不好,而是说,追求个性化本来是每个人基本的需要,如果太过压抑的话,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心理上的扭曲;而更普遍来说,也会带来不必要的心理损耗。所以,这就提醒一些管理岗位的人了,不能一味追求统一化和制度化,也要适当尊重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做人性化的管理,可能才会发挥员工最大的效能。


概括总结:

去个体化这节课就先讲到这里。我来总结一下,首先,去个性化是在群体中,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降低的状态;并且,人在去个体化的状态下,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这是由于去个体化的匿名性、激发状态和群体的淹没性所导致的。第三,我们可以用记住名字和布置环境的方式来摆脱去个体化的负面影响,去个体化还对企业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结尾互动:

群体当中容易出现去个体化,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处在群体当中,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吗?欢迎留言讨论,我们在之后的课程里也会讲到。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山山山耶耶

    好的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