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课:政治伦理化

总结课:政治伦理化

00:00
17:48

大家好!我是杨早。欢迎收听“杨早·简说中国人”。


不知不觉,咱们已经听完9讲,也就完成咱们这门课程的第一板块:建构的年代。


这一讲,咱们来总结一下,为什么说从西周到西晋,是一个建构的年代?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叫轴心时代。他的意思是说,公元前600到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不仅仅是时间概念,还是一个空间概念,它包括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这个地段的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面,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伯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他们提出来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雅斯贝尔斯


那中国在轴心时代出现了什么伟大人物呢? 中国有老子和孔子。


咱们先来说说儒家与孔子。儒家的儒来源于祭祀的主持人,到了商代,就有了专门负责婚礼、丧礼、祭礼这些司仪的祭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他们精通当地的风俗文化和礼仪习惯,时间一长,儒就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


在商周以贵族为主体的政治时代,儒士的地位虽然不低,但主要还是附属的身份。到了孔子的时代春秋,贵族政治开始崩坏,儒士也就成了礼仪的传承者和维护者,反而从附属于贵族政治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群体。他们是知识和学问的专家,除了主持丧葬、祭祀、婚礼之外,大多数儒士的常规身份是教师,所以孔子才会被称为“万世师表”。传说孔子设教于鲁国,有三千弟子,里面有七十二位贤人,在春秋百家争鸣各学派当中儒家也算是人多势众了。


儒家源于礼官,又担任教师,因此特别重视礼仪和规范。你想想你的老师是不是也是这样?特别喜欢纠正同学们的学习错误或者是不当行为?但是儒这个职业本身并没有好坏的含义,所以孔子曾经教育学生说,要当君子儒,不要当小人儒,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大的抱负,有没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


像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的时候也说过,君子之儒是要忠君爱国,扬善惩恶,名留后世;而小人之儒就只知道写点文章,研究一下经书,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完全是绣花枕头一包草。



▲宋高宗书孝经马和之绘图开宗明义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说完了儒家的思想来源,我们再来看看道家流派。道家的命名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这个字约等于“自然”,意思就是万世万物的运行轨迹。老子开创的道家,强调顺应自然,不要人为地强求改变,甚至不要强行地追求自然进行的规律。所以《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家喜欢用水来比喻自己的处事之道,水是流动的,但流动的水不会腐烂;水是向下的,水往低处流;水又是柔弱的,但水无孔不入。因此道家的处事态度是处虚、谦下,但这种谦虚不代表软弱,相反像水一样的柔软是最强大的。所以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攻击坚强没有谁能够替代水,能比水更合适。柔能够胜刚,弱能够胜强,天下都知道这件事,但就是没办法实行。


据说老子自己的职业是周王朝图书馆的馆长,所以老子的知识自然很丰富,无所不学,无所不览,但是老子主张无为,就是不做。因此老子本来没有任何的著作,但是因为周王室内乱,老子的“图书馆馆长”也做不下去了,他就骑着一头青牛要离开函谷关去秦国游历。只是在通过函谷关的时候,守关的官员叫喜,苦苦地哀求老子留下著作,让后人可以方便地学习他的思想。老子实在是不好推脱,抹不开面子,只好写了一本约五千字的著作,这本书后来被称为《老子》,又叫做《道德经》。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上被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著作,第一名是《圣经》,第二名就是《道德经》。


老子和孔子的学说,就构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轴心时代,也就奠定了中国人的思想伦理基础。



▲明仇英《南华秋水图》,故宫博物院藏

为仇英《人物故事图册》之一,取材于庄子《秋水篇》


如果说,老子和孔子创造了道家和儒家,这样说对不对?


不完全对。咱们先来理一理以这两位开端,思想派系中的复杂关系。


据说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询问关于周朝礼仪的问题,两人是半师半友的关系。老子一般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道家最优秀的继承人是庄子,所以二人并称“老庄”。这没问题。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没问题。孔子去世百年之后,他的孙子子思的学生的学生里,出了一位大人物,叫孟轲,就是俗称的孟子。这个人将孔子的学说发扬光大,所以又被称为“亚圣”,后世提到儒家,总是“孔孟”并称。所以,老庄,孔孟,儒道似乎分得很清楚。


可是在孟子出生六十年后,儒家又出现了一位大人物,就是荀况,荀子。荀子和孟子,在《史记》中是合在一篇传记里,可见司马迁认为两人很相似,重要性也差不多。


孟荀二人,虽然都算儒家,但想法却不大一样,比如,孟子相信人性本善,只要一直保持初心,或者良知被唤醒,人人都可以成了尧舜一样的圣贤;而荀子相信人性本恶,需要随时用外界的环境与法规来制约这种人性恶。


荀子本人没有孟子出名,但是他教出了两位学生,一位叫李斯,一位叫韩非。韩非出理论,李斯搞实践,可以说,合力将秦国打造成了统一六国的大秦帝国。韩非和李斯,也是历史赫赫有名的法家代表人物。


而且,韩非自己说,他的思想来自于老子开创的道家,比如“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就是现在我们还在说的成语“欲擒故纵”的意思,还包括老子说的“无为”,也被韩非解释成君王不能被臣下掌握自己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等等。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


你看,儒,道,法,三家就这样纠缠到了一起。如果要给一个总括的说法,那就是:


儒道法,三家思想互激互补,就像绘画中的红黄蓝三原色,构成了中国人的人格底色。


说到这里,咱们这个蜡像馆的第一展厅游览完毕,可以总结一下中国人气质的关键词了。


在中国人气质建构的年代,经过儒道法三家的相爱相杀,经过百家争鸣,诸侯乱战,最后秦国以极致的法家精神,快速成功,又快速失败。西汉吸取秦亡的教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人的特质,就是这个时候快速成型了。


这种特质,就叫做:政治伦理化。


在这里,政治的意思是广义的,就是管理众人之事。儒家为主的文化,有两大特色,一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与关系,比如谁是君谁是臣谁是父谁是子,都要清清楚楚,各安其分;二是对一个人的评价,是伦理标准优先,比如,在德行和才干之间,儒家明显更看重德行。


比如,从君主到凡人,他们对史官,对历史的敬畏,其实是对道德评价的敬畏。因为史官并不太注重书写对象的才能,而是强调这个人做的事情,是否符合儒家的伦理标准。其实,往往史官笔下的暴君、乱臣和贼子,都是很有才干,很有本事的人。比如秦始皇、曹操。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有道德上的某种优势,即使他是失败的,仍然会得到史书与民间的同情,这方面项羽是一个典型。跟刘邦相比,项羽更亲民,也更像一个有情有义的平凡人,所以大家都觉得他虽然失败了,仍然是一位英雄。相反,《史记》对汉武帝,甚至汉高祖,就多有不太恭敬的描写。


儒家伦理虽然获得了统治性的地位,但这种政治伦理化的标准,很难选拔出真正能做事的人,反而容易滋生一大批虚伪的卫道士。因此,出于对政治伦理化的反抗,就会出现信奉道家或法家的人。像曹操就应该跟秦始皇一样,归于法家,一切以符合自己利益为原则。但是,曹操也不能像秦始皇那样为所欲为,他还是会遵守某些儒家的规则,比如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始终不敢,也不愿取代汉献帝成为新皇帝,虽然他这样做,也没能摆脱“汉贼”的千古骂名。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则是继承了庄子的衣钵,以自由奔放的态度,来对抗险恶的政治环境。不过,魏晋名士并不是真正的道家,不管是阮籍还是嵇康,年轻时都怀着儒家的理想,想要兼济天下,成就一番事业。他们的放浪不拘,是环境逼迫的结果,也是在这个时代,中国士大夫典型的灵活生活态度“儒道互补”基本成型。


在“儒道互补”之外,还有一个词叫“阳儒阴法”,就是儒家思想作为举国尊崇的理念,而法家思想负责治理社会的实质。表面上高喊、提倡儒家伦理,实际上却是用法家的那一套利害算计。


阳儒阴法与中国人的典型气质的形成,关系也同样重要。比如,因为阳儒阴法,中国人在近代以前,对于做实事,一向抱着一种漠视甚至鄙视的心态。比如大家都想当官,学而优则仕,但是对于当“吏”,就是具体做事的公务员,就没有那么热衷了,公务员中的一部分人,他们三代以内的子女,居然没有科举的资格,你能想象吗?又比如,很多中国人表面上特别爱面子,希望自己的人设是急公好义,大公无私,但私下里又斤斤计较,一点不肯吃亏,这种人格,就是阳儒阴法在生活中的表现。


说儒道法是中国人的人格底色,并不是说中国人的特质里,就没有别的成分了,比如说西汉传入中国的佛教,还有春秋之后变得边缘的阴阳家,兵家,纵横家,这些思想,对中国人的特质也有所影响。但说到普遍的为人处事,基本的框架都在儒道两家的范围之内。


儒道互补基本可以概括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的时候会偏向儒家,有的时候会偏向道家。比如在成长的时期,父母长辈们普遍会希望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进入社会之后,亲戚朋友们又会劝你“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到了一定的年龄又会有很多人劝你说要“知足常乐”,不要过多地在意得失。历史证明,儒道互补最容易让中国人获得精神上的平衡,所以林语堂在《中国人》里面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林语堂(来源:confuciomag)


总结一下:

第一, 在中国人气质的建构年代,儒道法三家构成了中国人的人格底色。

第二, 这一年代的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政治伦理化”,儒家提倡的伦理标准成了评价尺度。

第三,儒道互补,阳儒阴法,构成了中国人典型的为人处事态度,尤其是儒与道,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恭喜你完成了这一版块的听讲。下一讲开始,我们就将进入另一板块“极端的年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