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为什么孔子会被称为“素王”?

孔子 为什么孔子会被称为“素王”?

00:00
13:17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节课程,我是杨早。



从这讲开始,我们就要从一个个具体的古人身上,来描绘中国人的典型气质。



首先要说的就是孔子。孔子是谁?这个应该不用多说,孔子在后代被称为“素王”,就是没有王位的王,他又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曾经被封为文宣王。南宋的朱熹说得特别狠,他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到任何一家比较大的孔庙都会看到两块牌匾,很可能还是乾隆或者是雍正皇帝写的,一块叫“德配天地”,一块叫“道贯古今”,就是说孔子的品德可以与天地相当,你看这种评价高不高?


▲至圣先贤半身像(从右起:孔子、颜回)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是让我们先从这眩目的光环中清醒过来,想一想孔子的生平。有一位美国人的理解特别有意思,他说,孔子的一生都没有成功过。这一点也是孔子同时代人的某种共识,形容孔子的神貌是“累累如丧家之犬”,就像一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因为孔子在鲁国不受重用,周游列国,希望能找到接受儒家学说的诸侯,也没有一次成功。所以孔子对这种描述也没怎么生气,孔子自己也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哪个君主都不采用我的学说,我还是乘船出海移民吧。我们从这句话可以感觉到孔子的失望有多深重吧?


孔子生前不怎么成功,但孔子又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也是全球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人。怎么理解这一点呢?答案是,不是孔子改变了中国人,而是后来的中国人选择了孔子的学说。



▲宋高宗书孝经马和之绘图开宗明义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先来看看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



孔子生于春秋,春秋是一个过渡阶段,前面是西周的宗族制度,特别稳定,秩序严整,后面是战国的强者为王,谁拳头大谁就有地位,根本不在乎周天子的权威。



孔子处在这么一个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都在走向解体的混乱年代。虽然孔子本人是商朝人的后代,但他特别羡慕西周的稳定和有序,他赞美西周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说,我追求的目标就是让社会回到周朝的秩序。



周朝又是什么样的呢?



孔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话听上去好像孔子是个结巴,其实不是,他的意思是说君主要有君主的规范,臣子要安守臣子的本分,父亲要有父亲的姿态,儿子要有儿子的礼节。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每个人要安于本分,整个社会才能有序地发展,孔子的目标就是要追求秩序的重建。



▲清圣庙祀典图考至圣先师孔子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要重建社会的秩序,孔子认为有内外两条路要走:


里面的一条路叫“仁”;


外面的一条路叫“礼”。


简单地说,“仁”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礼”是一个社会的秩序规范。


下面我们分别来说一说。


孔子学说最中心的思想是仁,就是仁义道德的“仁”。 关于仁的思想,主要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我要发展、提高自己,同时我又要让周围的人都能够得到提高和发展,如果是我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就不能够要求别人去做。


这句话在后代的儒家思想体系里面,被发展成了一整套的理论,比如说内圣外王,“王”就是称王,我的内心追求圣人的标准,我向外能够用王道来治理百姓。又有一个词叫做“修齐治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从自己的个人修养开始做起,然后是对家庭的管理,对国家的治理,最后是平定天下,修身是内圣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之道。


 ▲康熙帝所书“万世师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果儒家只讲仁,就没有君王会接受儒家学说。孔子在世的时候不受重视。但后来,儒家学说获得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位置。这个转折点,发生在什么时候?



答案是西汉,董仲舒说服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就正式成了中国的道统所在。



为什么汉武帝会独尊儒术呢?关键就在于,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最强调“礼”,这个外在的礼仪规范可以被君主利用,来治理天下。



汉代继承秦朝之后,大家都在反思,为什么秦朝灭亡得这么快?有人说,治理天下,就需要建立一套不容易推翻的秩序。这种秩序不能仅仅靠制度,法律,刑罚这样一些外在的东西,而要改变人心,让所有人都认同一套秩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谁能提供改变人心的秩序呢?儒家当仁不让。



▲元赵孟頫瓮牖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那儒家主张的礼具体是什么?


孔子的大弟子颜回曾经解释礼,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言”,也就是说要严格地遵循规范,这种规范就是西周传下来的一整套的礼仪。比如说孔子有一位学生叫子路,子路在打仗的时候,系帽子的带子被敌人打断了。但是孔子教育过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一个君子就算死了也要戴好帽子,因为帽子是一种礼仪的表现。于是子路就放下刀剑,用手去系帽子上的带子,结果就被敌人砍死了。像子路这样是比较极端的守礼例子,但在儒家看来,礼仪代表着规范,它可以塑造人的内心。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一举一动都按照规范来,他就会变成了一个古板而顺从的主流人士。这正是儒家的希望。


那咱们来看看,如果按照儒家的“仁”和“礼”,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中国人?


首先,这个人有坚定的价值观,比如对国家忠诚,对父母孝顺,在成长过程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而且这个人很有责任心,使命感。他不仅仅为了自己一个人提高修养,他的目标是通过修身来齐家,再治国,最后平天下。这样的人不会隐居山林,他会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就像范仲淹《岳阳楼记》里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其次,这个人非常遵守秩序。他不会有造反的心思,也不会违反父母与家族的期望。不管是君王希望他为国效力,还是宗族希望他传宗接代,他都心甘情愿、认认真真地去完成。在儒家的价值体系里,最高一级是品德,其次才是事业,再次才是思想,这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魏李仲璇修孔子庙碑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内心发奋图强,外在又安分过己,这就是儒家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非常符合大一统王朝的安定愿望与发展要求,当然也是君王喜欢的臣民的样子。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西汉之后,君王开始推崇儒家学说。从西汉以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也有过很多演变,但整个社会名义上最尊崇的,还是儒家的风范:关心社会,承担责任,遵守规矩,完善自我。所以说,中国人选择了孔子,让儒家变成了中国人气质中的最强音。


总结一下:


第一,孔子最大的追求是整个社会的秩序重建。这一点不符合春秋战国的暴力风格,所以孔子的学说生前没有被君王重视。


第二,秩序重建分为内外两条路,内是“仁”,就是个人修养,外是“礼”,就是礼仪规范。两者共同培养儒家的理想人格。


第三,儒家的理想人物,特别强调与遵守秩序,非常适合作为大一统王朝的理想臣民。正是这种特质,中国古代社会选择了孔子的儒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


思考题: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天下,中国始终像欧洲那样小国林立,中国人还会选择孔子与儒家吗?


下一讲我们来聊一聊另一位对中国人的典型气质影响巨大的思想家——庄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