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怎样做才是文化自信?

胡服骑射:怎样做才是文化自信?

00:00
09:38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节课程,我是杨早。



在开始这一讲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人物,你会选谁呢?是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还是康熙大帝?



在100多年前,1903年,有一个人写了一篇文章,就回答了我刚才提出的这个问题。写这篇文章的人叫梁启超,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这篇文章的标题,叫作《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 》。



赵武灵王都干了些什么事,值得梁启超如此称赞?



我跟你说,赵武灵王是唯一一个可以跟秦国争霸的战国诸侯,他一生干了三件大事:一是胡服骑射;二是征服了赵国北方,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一带;三是跑到秦国当间谍,策划搞一支特种部队干掉秦王。最后一件事没干成,如果要是干成了战国最后被谁统一还真不好说。赵武灵王干的后两件大事全都依托于第一件大事——胡服骑射,没有胡服骑射的话,赵国就是战国七雄里面最苦的那个小兄弟,想要争霸天下,门儿都没有。



你可能会奇怪,胡服骑射不就是穿上胡人的衣服,然后骑在马上射箭吗?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就让赵武灵王成了伟大的古人了呢?



这一讲,我就来跟你说一说,胡服骑射,对于赵国意味着什么。



翻开当时的历史地图,你会发现赵国位于中原的北端,就像一杯水泼在地上,他的国土呈放射状向四周伸展出去,因此赵国的邻国特别多。赵国的北面有燕国,东面有齐国和中山国,西面有秦国,南面有魏国和韩国,北面和西面还有好几个胡人部族,这些都是敌人,随时有可能和赵国发生战争。




▲《战国七雄图》


载[日]长赤水编著

《唐土历代州郡沿革地图》,1789年



赵国要生存、要发展、要争霸,就得增强军力,赵武灵王认为增强军力就一定要胡服骑射。增强军力不是件好事儿吗?为什么胡服骑射会遭到这么多人反对呢?



你要理解首先胡服骑射是一个观念的巨大变化,其次胡服骑射是意味着一种社会体系的改变。反对胡服骑射的人首先反对的是胡服,我们是谁?我们是中原、是华夏,我们是文明的中心,凭什么让我们去穿落后民族的衣服呢?



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作“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没有管仲这个人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被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就要披散头发,我们的衣服就要左衽。左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穿着,而汉服是右衽,它的前襟是往右边掩的,所以,左衽还是右衽,决定了你到底是被胡人统治还是被汉人统治。所以你看,改穿胡服是一种被侵略者统治的象征,这能随便改吗?但是赵武灵王认为在战争胜负面前文化自尊心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反对胡服是出于文化自尊心,反对骑射背后就有着经济上的原因。



骑兵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也非常昂贵的兵种,在战国时期养一个骑兵的钱足以养活十个步兵,而且要维持一支骑兵部队,得有牧场,得有负责养马的人,得有负责收集牧草的人,得有给马看病的人。而骑兵的装备又非常复杂,需要用特制的骑兵弓,需要配备不同用途的箭,骑兵还要有长刀和短刀,夜晚御寒还需要有皮斗篷,而且马上还要装载可供长途奔骑的口粮和水,所以骑兵是当时的特种兵和军官团。另外,一开始赵国的汉人工匠没有能力制造骑兵的武器装备,而必须由胡人工匠来负责生产。



在骑兵用具当中,像马鞍、衣服都需要大量的皮革制品,因此对牛羊的需求特别大,而赵国本来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好多人都是种田的,一旦实行胡服骑射,就需要他们去养牛、养羊。骑射的背后实际上是一整套游牧文化,游牧文化利用骑射在跟农耕文明争夺赵国的主流地位。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赵国的贵族和大臣都死命地反对胡服骑射了吧?



这是一种面对异文化的优点,是拒斥还是吸收的不同态度。赵武灵王对于胡服骑射也犹豫过,但他看到了胡服骑射的巨大效果,所以他坚持要实行变革。他也能感受到反对派的巨大阻力,所以他对支持他的大臣说:我一点都不怀疑胡服骑射本身,但我担心天下的人会嘲笑我。但是想来想去,赵武灵王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胡人的地盘、中山国我一定要得到,这个目标不实现,赵国就没有办法生存和发展,只要能够帮我打败中山国,征服胡地,我管他是胡服还是骑射,我一定要实行。赵武灵王的这种做法后来被提炼成了一句话,叫“作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族擅长的技能来对付外族,赵武灵王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实践了这句话。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画像


载《东周列国志》


而且跟历史上的历次改革相比,赵武灵王的改革有三大特色:没死人,亲自上,很彻底。第一是整个改革过程中都没死人,连被流放的官员都没有,赵武灵王是通过反复劝说,终于让自己的长辈和群臣都认同了胡服骑射,这不仅说明了赵武灵王的威信和品德,也说明了当时赵国人的胸襟还是很开阔的。第二是赵武灵王以身作则,自己穿胡服、练骑射,全身心地投入这场改革中,为了专心对外用兵,赵武灵王才40多岁就把王位传给儿子,亲自率军南征北战。梁启超说在这一点上,赵武灵王简直可以跟亲自去欧洲学习工业制造的俄国彼得大帝相提并论。第三,这场改革非常彻底,赵武灵王不但自己能够穿胡服、骑马作战,甚至学会了说胡地的语言。


一个本来是多民族杂居的赵国,由于胡服骑射的改变,导致胡人文化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支持,整个胡人的生活方式开始进入国家的主流社会,胡人的歌舞、医药、服饰,包括语言都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赵武灵王改革的彻底是基于文化的自信,而不是自卑,他并没有因为穿胡服、说胡语就变成胡人的王,相反经过改造后的赵国军队向东击败中山,向北横扫胡地,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达到了兴盛的顶峰。在赵武灵王去世后20年,赵国又出了一位名将叫李牧,也成为匈奴的噩梦。这些功绩就是梁启超把赵武灵王称为“黄帝以来第一伟人”的主要原因。

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讲的内容:


第一,赵武灵王的伟大在于他坚持完成了胡服骑射的改革。


第二,胡服骑射是一套体系,既冲击了贵族世人的文化自尊心,也改变了赵国的社会形态,推动了各民族融合。


第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赵国成为军事强国,体现了巨大的文化自信。


让我们跳出战国就是七雄争霸的固有印象,从大中国的视角来看待战国史,你会发现跟游牧民族接壤的汉人国家有赵、燕、秦三国,而赵国承担了最多的压力。可以说赵国承担了守护整个中原文明的职责,而这种守护恰恰是通过胡服骑射的方式实现的,多元一体的中国的形成,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开端。


这一节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开放而不是封闭、吸收而不是拒绝,才是一个国家文明强大的保障,而强大的文明有强大的自信,相信自己不会被别的文明轻易同化。


下一讲,我们来讨论一下:既然赵武灵王的改革那么成功,为什么是秦国统一了天下呢?谢谢收听本节课程,下一讲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