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和村庄既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综合防灾的前沿阵地,提高社区和村庄的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社区灾害风险,是提高城市综合韧性水平的关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快建设韧性城市,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路林对此十分关注,他建议,将韧性城市要求嵌入城市建设中,从区域、市域、基层三个层面,分别选择示范带动领域,探索先行。“通过与各层次、各方面工作的共建、共享、共用,实现京津冀区域韧性协同、各圈层互助支撑以及基层韧性能力提升,以点带面、引领全局,推动城市韧性水平的整体提升。”
统筹国企、宾馆、学校等资源,更高水平实现“平急两用”
路林称,新版总规高度重视韧性城市建设,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北京市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协调工作机制,并开展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形成了韧性城市有序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他提到,可以将韧性城市建设和“平急两用”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展“平急两用”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和应急服务保障能力,结合“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协同机制的建立,补齐隔离安置房源、医疗卫生服务、应急物资转运、防灾避险设施短板,使“平急两用”设施不仅能够充当“急”时隔离场所,“平”时日常功能,还能够承担防洪、极端天气专业性应急避难场所、常态化应急避难场所等以室内空间为主的避难需求,综合提高韧性能力,同时实现不同圈层之间的互助支撑与救援联动。
在平原地区重点探索多元设施转换,加强国企,政府党校,国有的宾馆、学校等政府可统筹资源的“平急两用”水平,在新建、改建、扩建中补充分级分类隔离条件,“急”时作为防疫的隔离点、避难场所。路林称,“对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等空间资源紧张的区域,在搭建圈层联动支撑关系的同时,还可通过弹性设置一定补助补贴,鼓励民营酒店、公寓等设施提前进行隔离条件改造,能够实现空间资源的及时有效利用。也可以依托物流基地等物流节点建设一批‘平急两用’城郊大仓基地。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站等交通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平急两用’打造集临时指挥调度、抢险物资储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防灾救灾中心。”
路林建议,在山区推动“平急两用”新型多功能乡村社区建设,在恢复建设民宿、旅游酒店等设施过程中,试点建设改造一批能够满足居民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和健康服务等需求的“平急两用”农村基础设施。
建议结合“一刻钟生活圈”,推进韧性社村生活圈建设
“社区和村庄是抵御冲击的第一道防线,既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综合防灾的前沿阵地,提高社区和村庄的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社区灾害风险,是提高城市综合韧性水平的关键。”路林称,可以通过构建覆盖全域的韧性社村生活圈,整合各类防灾空间资源,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变革,将各项韧性措施与韧性设施在基层层面整合创新。
路林表示,建议依托“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按照1000-1500米范围,构建以社区为主体的韧性基本空间组织单元,在传统消防、警务、避难等安全设施的基础上,整合超市、菜站、药店等各类韧性设施,通过“平灾结合、平急两用”,做好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资源统筹组合,推动新建设施的集中布局与空间联动,推动社村韧性能力提升走向实处。
同时,可以以学校、党群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及改造为契机,对防洪、抗震标准适当提升,通过储备一定量的食品、物资,配备小型应急通信设施,打造灾时能够保障居民安全、提供避难救援条件、具备对外通信联络能力的“安全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建议强化京津冀韧性协同,探索建设综合应急救援基地
路林还提到,京津冀区域地理格局相同、灾害背景一致,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平谷-三河8级地震为代表的极端灾害风险仍然影响着京津冀区域城市安全,极易诱发对首都经济社会活动、城市运行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增强京津冀区域国土空间韧性,共同防御重大灾害,提升三省市对地震、洪涝等极端自然灾害的协同应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建议,在京津冀交界区域探索建设综合应急救援基地,通过对物流园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郊野公园、闲置土地、空闲地、战略留白用地等空间资源的“平急两用”,集中打造一批能够承担极端条件下外部救援队伍进驻、中转、集散功能,具备应急物资转运、储存、分发能力的综合应急救援基地。
在京津冀协同机制健全过程中,结合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建设重点强化区域联动救援机制,夯实协同响应、空间转换、跨区域救援、物资机械调配、交通管制机制,确保灾时自主响应救援、依需求救援的有序一致,三省市协同互助的及时有效,实现首都圈防灾一体化,推动京津冀韧性协同走深走实,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