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如何提升专注力?越专注越幸福 | 童慧琦正念冥想课

【讲解】如何提升专注力?越专注越幸福 | 童慧琦正念冥想课

00:00
09:01

有很多种通往疗愈、提高身心健康、获得幸福的道路,为什么正念之道值得你考虑,而且值得你优先考虑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专注力和主观幸福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发表在最重要的科学期刊之一,《科学》杂志上有关心念的专注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吧。哈佛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 Killingsworth 和 Gilbert 的文章标题叫:一颗散漫的心是不幸福的心。


他们谈到:很其他的动物不同,人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考虑并非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去思忖发生在过去或者可能发生在未来或者永远也不会发生的事情。


他们所描述的是人脑的默认模式。这种能力在人类进化上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让我们对可能存在的威胁保持警惕,去从过往的经历中获得学习,对未来作一定的规划,但它也可能带来一些情感上的代价,譬如对未来过度的担忧,对过往过度无法释怀,而无法投入到此刻展开的生活中。


紧接着他们说:很多哲学和宗教传统教悔我们:要经由生活在此刻中,去找到幸福,而修行者则接受训练去抵抗心念的散乱,并去“存在于此时此地”。这些传统提示:一颗散乱的心是一颗不幸福的心。他们说得对吗?


于是两位心理学家带着对传统教诲的好奇和疑问开始了探索。他们开发了一个苹果手机应用软件,在数千成年人样本中随机取样,问他们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你幸福吗,第二个问题:此刻你在作什么?第三个问题:你的注意力是否在正在作的事情之外的事情上?也就是心念处在心不在焉的状态,并没有专注在手头作的事情上。


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了传统的提示。他们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一,这个样本中的成年人中,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是处在心不在焉的状态,也就是注意力并没有放在手边在作的事情上。二,心念的散漫与主观不幸福有关。他们的结论是:无论人们在做什么,比起心念集中的时候,心念散乱时他们要不幸福得多。以及,“如同我们关注我们的身体在做什么,我们至少对我们的头脑在做什么应该加以同样的关注,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对心念的关注并没有被我们纳入日常规划中……我们需要去问:今天我将对我的心念做什么?


我们可以经由力量训练来训练我们身体的肌肉时,正念的训练恰恰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心念的肌肉。在每时每刻里保持对心念的觉察,正是正念练习和正念减压所涉及的一切。当然,对心念之肌的训练,并不是去控制或消除心念的漂移,而是对这份漂移加以觉察,在觉察之后,加以爱意的回应,还记得杰克康菲尔德所说的正念就是爱意觉知吗?那就是温和地,不带责备的,但又坚定地把注意力重新带回到当下所需要关注的对象上来,重新把注意力导向在那个特定的瞬间里,在此时此刻正在展开的生命中,重新导向对你来说最突出、最重要的事情上来。心念飘忽一次,就带回来一次,心念漂移一百次,就带回来一百次,心念漂移一千次就带回来一千次。为什么要不带责备呢,因为这是心念的本质,是生而为人的大脑的默认模式,而事实上,这份分心,就如同在训练肌肉时所需要的那份抵抗力,没有那份抵抗力,就无法练出肌肉来,所以觉察到分心,甚至要祝贺自己一下觉察到了,接着去利用这份“抵抗力”去训练我们的心念之肌。那么又为什么要坚定呢,那是因为唯有坚定地,一再地有意地去训练注意力,而非放任心念的漫游,我们的心念之肌才有可能变得强壮。


所以未经训练的心念是散漫的,但对散漫的觉察和此后一再地回归到当下,就是在培育一份专注力。而哈佛心理学家的发现,印证了古老传承的断言:一颗散漫的心是不幸福的心。


到目前为止,这个研究是针对日常生活的幸福感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研究。在我们这个时代,应用高科技产品实时地在大样本人群中来采样作研究,并得以在顶级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结果,这本身显示了心智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技术手段已经进入到身心健康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


好,在接下来的三节课中,我为你介绍当代正念研究中的三大革命性研究,它们是神经可塑性,端粒和衰老以及表观基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可喜可亲

    9.24 今天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 皎月暖暖

    正念是修行啊,把自己圆满的本性修出来可真得好好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