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北京市“两会”正在进行中。市人大代表、北京市石景山区小飞象训练发展中心理事长赵星结合自己对“孤独症”儿童做康复训练的经历,在如何完善社会心理服务、孤独症社会支持体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孤独症患者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面临哪些困境,应该如何纾解?在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当下,社会心理服务机制应该如何完善?赵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行了解答。
建议在政府政策、医疗保障、教育干预等方面关照孤独症患者
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有语言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等表现,常让人觉得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来自遥远的星球,所以也被称作“星星的孩子”。赵星和这样的孩子打交道已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她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本职工作是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专业康复训练。
“当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上街,大概率会遭到别人异样的眼光,街坊邻里也会指指点点,这样会把孩子连同照顾他的家人一同封闭到家庭里头。这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孤独症的认识和了解较浅,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社会对这些特殊孩子的关注度不够。”赵星告诉记者。
结合调研结果,赵星发现,北京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尽管处于快速发展中,但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机构资金缺口明显,生存压力大。有很多教育机构在招收学生的时候都有年龄的限制,稍微大一点的患者根本无地可去。孤独症康复机构发展参差不齐,虽有部分孤独症康复机构纳入政府定点康复机构名录,但仍有很多孤独症康复机构缺乏政府统一引导和监管。
另外,在社会层面,一定程度上缺乏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患有孤独症的学龄儿童难以进入普通学校。而特教学校和普通学校差异巨大,孤独症儿童难以得到良好的教育。
“在2007、2008年左右,当时我们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后来追根溯源,发现干预工作不能只针对孤独症儿童自身,要了解其整个原生家庭,要考虑周边邻里关系,也和整个社会环境有关。”赵星说。
赵星建议,要在政府政策、医疗保障、教育干预等方面关照孤独症儿童,增加他们的社会关注度,为孤独症患者建立集政府保障机制、机构专业康复、家庭健康干预、社会多元化参与于一体的生命全守护体系。
青少年心理咨询应“走出校园”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时期,北京两会期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尤受关注。
1月9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计划》。计划要求,北京市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规模500人以上的学校,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办学的学校,应适当增加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确保每个校区至少有1名心理教师。
赵星在调研时发现,大中小学校里虽然配备心理咨询室,但是孩子不愿意去、使用率极低,因为学生们普遍对心理问题有强烈的“病耻感”,不想在朋友、老师面前“暴露”自己有心理问题。赵星表示,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可以做出些变动,应该走出校园、另设场景,考虑增强心理咨询的私密性。
此外,赵星认为,还要做多元化的心理服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借助艺术,比如音乐、戏剧、书法等。“我们也在工作实践中、在和孩子们接触时发现,艺术、传统文化是可以解决很多‘心病’的。”赵星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