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歇。”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时常迷失在别人的评价里。
他们生怕别人不开心,于是在他人面前卑躬屈膝、小心翼翼;
哪怕自己不快乐,也宁愿委屈自己,讨他人欢心。
这种不自觉想取悦别人、渴望他人认可的心理,我们称之为“面试者”心态。
拥有这种心态的人,长期处于精神内耗中,将自己折磨得精疲力竭。
而想要及时止损,便是拥有“考官”心态,斩断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
盲目追求他人认可,只会折磨自己
叔本华说:“人性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一个人过分在意外界的眼光,犹如在无形之中给自己编织了一个厚厚的网。
当我们被困其中,就会压抑自己真实的心理需求,不断消耗自己的能量。
《在轮下》一书中,主人公汉斯是一个“众人眼中的优等生”。
长久以来,他勤奋刻苦,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兴趣,把时间都用来学习。
他之所以如此用功,并不是因为他有多热爱学习,而是他非常在意别人的认可。
汉斯将满足他人的期待,作为自己毕生努力的方向。
后来,他不负众望,顺利考上了万众瞩目的神学院。
当录取消息传来时,小镇上的人都欢呼雀跃,甚至本地的新闻头条,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然而,进入神学院后,他发现比他优秀的人大有人在,这让他无比焦虑。
尽管成绩已经名列前茅,但他总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会落后于人。
久而久之,他患上了精神衰弱症。
他的成绩越来越差,状态越来越糟糕,最终被学校勒令退学。
汉斯曾是小镇的骄傲,是受尽众人吹捧的天才;可再度归来,他却沦为人们嘲笑和讥讽的对象。
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之中,他整天恍惚度日,渐渐坠入深渊。
最后,汉斯因为无法消除内心的痛苦,在黑夜中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作家梭罗曾在《瓦尔登湖》中写道:“和我们对自己的评价相比,公众的看法不过是一个懦弱的暴君。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往往暗示着自己的命运。”
行走于世,如果盲目追求他人的认可,我们就会失去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
人生最智慧的活法,莫过于打造一颗丰盈的内心,让生命的能量汲汲不断地从心底生发出来。
只有无惧他人的眼光,学会自我认同,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价值感。
培养“反内耗”体质,坦然接受缺憾
托尔斯泰曾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会有缺憾,毕竟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
如果我们能以宽容之心接纳自己的不足,与自己和解,便能实现真正的情绪自由。
贵州遵义女孩杨柳,曾经因为一则精彩绝伦的独竹漂表演视频,惊艳海内外网友。
视频中的她身着汉服,在漂浮的楠竹上翩翩起舞,仿若“水中仙子”。
但鲜为人知的是,杨柳从小苦练舞蹈多年,却碍于身材矮小,很少有机会上台表演。
没办法,她只能在后台播放音乐,做一些杂活,甚至一度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面对自己在舞蹈方面的短板,杨柳感到特别沮丧。
所幸她的奶奶一直鼓励和开导她,才让她没有陷入对舞蹈的执念当中。
在奶奶的启发下,她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并将对舞蹈的热爱和向往转移到独竹漂上。
而杨柳在跳舞上的身高劣势,竟然成了她练习独竹漂的天然优势。
她将传统的技艺和中国古典舞蹈相结合,还在其中加入了戏曲等时代元素,给这项古老的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杨柳已成为非遗绝技“独竹漂”的传承人,成功将这门民间技艺传出大山。
洛克菲勒曾说:“我们追求完美,但是人类的事情没有一件绝对完美,只有接近完美。”
人活一世,最大的动力,往往不是源于外界的认可,而是来自内心的自我接纳。
一旦我们把焦点聚集在追求“完美”上时,就会主动忽视自身的优点,进而产生自我怀疑。
那些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将自己养成“反内耗”体质,坦然接受自己的弱点。
学会自我欣赏,将优势发挥到极致,我们才能将自我价值最大化。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保持“考官”心态
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面临很多羁绊,被怀疑、被否定,甚至被打击。
别因他人的三言两语就扰乱自己的节奏,别因外界的纷纷扰扰就烦忧不堪。
只有把生活调成“静音模式”,静静沉淀自己,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成熟。
自媒体人@晚风,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同事刘姐,在一家连锁药店当店长。
她待人诚恳,工作兢兢业业,可总有同事在她背后说三道四。
由于刘姐几乎不参与同事的八卦聊天,也很少参加公司的聚餐等活动,时间一长,就有人说她不合群,常常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这些流言蜚语,也时常传到刘姐的耳朵里,她只是一笑而过。
纵使被非议和误解,她从不解释,始终保持从容,不卑不亢。
在工作上,她想方设法推出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使得药品的销量节节攀升。
每个月盘点,她的店铺业绩始终稳居前列。
休息之余,她努力学习,持续充电,取得了药师资格证书,工资也随之翻倍增长。
作家毕淑敏曾说:“你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别人就能够利用这份认可压榨你。”
无论何时,迎合、讨好他人,只会产生更多的自我怀疑。
一个人真正的清醒,是懂得课题分离,学会分辨他人的看法和自己的主张。
余生,唯有保持“考官”心态,我们才不会被他人的眼光和话语所裹挟。
作家冯唐曾说:“敢于做自己,敢于表达自己,敢于取悦自己,才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站稳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格局。”
在纷繁的世界里,别人只是你生活的旁观者,你自己才是人生的掌舵人。
面对外面的纷纷扰扰,我们更应该认清自我、遵从内心。
不管现状如何,修炼强大的内核,敞开心扉接纳自己,我们才能更大限度地拓展无限可能性。
人生下半场,愿你我都能心怀热忱,活出绚丽多彩的人生。
前排围观中
好
感谢您分享这篇有价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