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年的北京市“两会”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的相关部门都会集中接受人大代表询问、政协委员咨询。这项活动也被代表委员们形象地称为“摆摊儿”。
1月20日晚7点不到,各部门的“摊位”已经准备就绪,在北京市财政局的“问政”现场,摆满了各类解读材料,如何读懂预算报告、今年的财政预算如何安排、项目事前绩效审查如何开展……图文并茂,让代表委员们关心的问题一目了然。
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秦征介绍,当天市财政局党组班子成员全部出场,之前还特意制作了预算读本,针对代表委员们关心的如财政资金“花”到哪、“花”得是不是有效等,作了生动诠释,希望尽可能回答和解决代表委员们提出的问题,给出满意答复。
翻开《北京财政预算读本》,扉页是北京市财政局写给代表委员们的一封信:“为了方便您更好地审议或协商讨论报告、审查草案,我们精心制作了这本《北京财政预算读本》。”“开篇的话”里介绍了北京市财政局主动接受代表委员监督的主要做法。
读本从政府的“四本账”讲起,详细解释了政府“账本”包括哪些内容、“四本”预算的收支构成、政府“账本”的形成过程,同时,重点介绍了2023年北京财政都完成了哪些工作,2024年财政资金又将重点投向哪些领域,并详细解读了财政数字背后的故事。
秦征向代表介绍了读本中的关键数字,他指着“2019年—2023年七大行业收入贡献占比情况”的图表介绍道,从七大行业的收入贡献占比来看,2019年到2023年,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收入贡献占比明显提升,分别从2019年的5.7%和7.3%,增长到2023年的7.5%和12.6%。“这个变化很值得关注,反映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动能转换成效明显。”他表示。
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颖是市财政局“摊位”前的“常客”,因为其本身从事财税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每年对预算绩效审查、财政资金使用等非常关注。刘颖说,人大代表与政府部门之间日常就有提出建议、得到答复的机制渠道,但是像这样面对面提出问题、得到答复,这种直接的方式还是非常难得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