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逐渐废掉的8个征兆

一个人逐渐废掉的8个征兆

00:00
07:01

哈喽,我是萌殿,这次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

人是如何慢慢废掉的?

网上有句话说得很贴切:

“假装式努力,习惯性躺平,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一个人逐渐废掉的本质,简而言之就是:思想散漫,放任自己做消耗性的事情。

当你发现,自己有以下几种迹象,就要赶紧做出改变了。

第一种、安于现状,不愿走出舒适区

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每天睁开眼,就知道一天要做的事,安于当前的状态,惧怕做出任何改变。

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人变得愈发懒散消沉。

心理学家,把应对外界的心理变化,分为三个圈层:

最里面的叫舒适区,向外一层是成长区,最外层称为恐惧区。

很多人之所以焦虑,是由于避开了“成长区”,从“舒适区”直接跳到了“恐惧区”。

其实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成长区接受适度挑战和锻炼,反而可以达到最佳状态。

走出舒适区,逼自己去做那些原本畏惧的事情才能得到成长蜕变。

第二种、停止学习新事物,与世界脱节

作家石康说:

“一个人的死亡时间,是从停止学习开始的。”

如果不学习,再优秀的人也会丧失竞争力。

唯有学习,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永远有立足之地。

第三种、接受碎片化信息,逃避深度思考

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网络段子张口就来,娱乐八卦如数家珍。

可总是接受低密度信息,对知识的敏感度不断降低,就会无法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人一旦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等同于丧失了自由。

第四种、娱乐至上,沉迷虚幻的愉悦感

尼尔·波兹曼说:

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在于,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的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了既无知又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能得到生命的富足和升华。

第五种、不愿意付出,一味追求捷径

很多人急于求成,只看速度不求深度。

名著看精简版,学习报速成班,成功寻找近路。

结果,想抄近路的,都绕了远道;想搞投机的,都掉进陷阱。

实际上,所有一鸣惊人的背后,都是看似笨拙的坚持。

只有深耕自己,才是最好的破圈捷径。

第六种、喜欢形式主义,陷入低水平勤奋

就像有的人,读书很刻苦,但学完之后仍然迷茫;

有的人经常加班,却始终在基层打拼,收获平平。

一个人的上限,并非由努力程度决定,而是取决于学习方法和目标定位。

去做长期主义的正确努力,才能进入持续向上的正循环。

第七种、行动力差,持续性拖延

你想要什么?

健康的身体、更多的财富、还是其他的呢?

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只要打开手机引擎,就会找到一切你关心的答案。

可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原因就在于迟迟没有行动。

拖延症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挫败和损失,它已经被称为当代人的“精神癌症”。

当你去行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越想越困难,越做越简单。

也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给你想要的一切。

第八种、态度悲观消极,经常抱怨生活

生活中,有些人看什么都不顺眼,干什么都不爽。

工作不顺心,抱怨领导不公正;

现状不如意,抱怨自己运气太差;

跟别人闹矛盾,抱怨对方不讲道理。

结果,不知不觉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总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忽视自身的问题。

负能量越积越多,就会陷入悲观消极的恶性循环里。

消极抱怨,是前进最大的障碍。

世事喧嚣,每个人都可能在迷茫中迷失自我。

倘若放任自流,迟早会受到反噬。

人生要靠自己去雕琢,想要成为精品,就要下狠功夫,不断和人性作斗争。

时刻保持危机感,多一份内驱力,也让人生多一种可能性。

愿大家都能看清事实真相,不断进化、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