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如何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00:00
11:58

做超能父母,从懂孩子开始。


你好,欢迎来到写给父母的《儿童心理学——超级父母训练课》,我是番茄妈妈—金茜。


今天是情商部分的最后一讲里,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即针对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在了解自己情绪的基础上管理情绪,以及各年龄阶段孩子情商培养的侧重点



提高情商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以及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利用情商发挥自身优势。所以,培养高情商孩子。


首先就要让孩子学会了解自己的情绪;

其次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平衡和管理情绪;


让孩子懂得,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比如,当孩子生气,出现了摔东西打人等行为。教会他慢慢理解情绪的来源:是因为自己愤怒,所以才摔东西,影响到了其他小朋友。把这三件事关联起来。他就会开始懂得为自己的相关行为负责。


当我们陪孩子做了很多次练习后,每次情绪到来前,孩子自己是可以感觉到的。我们就可以让他做好准备。比如告诉他:“宝宝,下次如果你感到生气或者不开心,就和妈妈说,妈妈来帮你,好不好?”


或者让孩子自己转移注意力,去玩会儿别的。有条件,也可以给宝宝建一个发泄墙,让孩子尽情地涂鸦。



好,刚刚我们举例的都是消极情绪的处理,那么是不是积极情绪就可以随意释放呢?


的确,保持愉悦的心情对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但也有个我们非常的熟悉的词”乐极生悲”,说的就是当积极快乐的情绪到来的时候,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反而可能造成悲剧。


比如,比赛获胜了,孩子很疯狂,简直要爆炸了。我们就要引导他安全地宣泄出来,这需要我们提前和孩子制定规则,比如扔东西只能扔软的东西,扔帽子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摇头摆尾,发疯一样跑的时候要找个足够大的空间,比如在广场或者操场上疯跑,但是不要碰到其他小朋友或者物品哦,尖叫的话最好找个合适的空间,不要影响到其他人。


这样能可以保持孩子的情绪相对稳定和安全。当然,它需要经过父母和孩子经常去体会和练习,才能做到,尽量让孩子的情绪保持在相对可控的状态中。


第三、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励能力。


自我激励能力,指的是孩子用来自内心激励自己克服困难与挫折,完成目标的能力,这种对孩子未来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励能力呢?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先帮助孩子确定一个目标。所有的动力都源于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会激励孩子的内在原动力,促使他不畏艰险去实现目标。确定目标要以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为中心,还要让孩子经过刻意练习之后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比如弹钢琴,我们不能让孩子每天都练习哆来咪,我们也不能把目标定两年一定过五级,或者成为郎朗一样的大师,做世界巡演。第一个目标太简单,第二个目标时间太长,第三个太大。会让孩子觉得没意思,感到倦怠和挫折感。


我们可以先和他一起定个小目标,比如练熟悉他觉得最好听的那首歌。完成后孩子有了自我成就感,那么我们可以帮他制定下一个目标。


定好了目标,我们就要引导出孩子积极的自我暗示,毕竟完成目标的路上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像“相信我自己”“我一定能做到”,这种感觉都是积极的自我暗示。遇到挫折时,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促使他重新鼓起勇气,重新朝目标努力。



当然,科学的暗示不是凭空而来的鸡血,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呢?


比如,今天孩子练钢琴很受挫,怎么也练不好了,你可以提醒他:“哎,宝宝,上次我记得那首曲子,你开始的时候怎么都弹不好,现在为什么弹得这么好听呢?”



如此,能够唤起孩子过去成功的记忆,重要的是这些记忆都是真实的,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一定可以,继续给自己信心和力量来突破眼前的困难。另一个,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这是了解别人感受的基础


很多人会误会同理心就是同情心,其实这两者有很大区别。同情心则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同理心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说,同理心强的孩子,能够了解和体验到别人的情绪。


比如,一位小朋友找不到妈妈,急得大哭起来。有同情心的孩子,可能会帮助小朋友擦擦眼泪。但他始终是一位旁观者,没有感同身受,不能真正设身处地地关爱他人。


而具有同理心的孩子看见了,会深刻地感受到那位小朋友内心的害怕和焦虑,自己也变得恐惧起来。这时他更容易换位思考,体会到别人的情绪。这些孩子就像是一个个灿烂的小太阳,能温暖和抚慰身边的每一个人。




既然同理心这么重要,我们平时应该如何培养呢?


我们平常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当事人的心情,比如一个小朋友弄伤了手指,引导孩子给予帮助,并问孩子:“你觉得那小朋友会不会很疼呢?”


如此,让他渐渐学会体谅他人的感情,并且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过需要提醒各位,这些都需要建立在长期引导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中,孩子可能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不要奇怪,我们要相信孩子,继续坚持耐心地引导孩子。他一定是希望自己得到更多人认可和喜爱的。


情商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培养侧重点也不同。


0-1岁阶段的孩子,对自我和环境没有准确的认知,经常会发生一个孩子哭了,引得另外一个也跟着哭的情况。



孩子在这个阶段,没有办法弄清楚是谁在体验这种情绪。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让孩子在精神上、身体上都得到充分的温暖和关怀,才能建立他对生活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这个时期的妈妈尽量多和孩子互动沟通交流。尽管我们认为孩子听不懂,但实际上他是能够感受得到。


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名叫:“面无表情”(StillFaceExperiment)的实验,非常轰动。在这个实验里,妈妈先跟婴儿正常互动,妈妈带着慈爱温柔的表情和婴儿聊天。


婴儿也表现得非常开心,不时露出笑容,手舞足蹈。过了三分钟,妈妈转过脸去,然后用一张面无表情的脸面对孩子。看到妈妈这副表情,婴儿呆住了,他试图用刚才欢乐的举动来让妈妈回应自己,但妈妈依然是面无表情。


他开始焦虑,把头转到一边来转移痛苦,接下来又把手放到嘴里吮吸缓解不安,等了好久,他发现妈妈依然没有改变,于是婴儿彻底崩溃,放声大哭起来。


所以,在一岁以前,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回应,如果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孩子饿了,但是妈妈没有喂奶的举动,就会引发孩子焦虑、焦躁或是冷漠。


2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如果妈妈用玩具逗他开心,他也会同样用玩具逗妈妈开心。但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准正确地释放情绪,同时开始进入怕生、产生分离焦虑的阶段。


妈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分辨开心、难过、生气,并且及时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反馈。


3岁的孩子大多已经会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他内心的各种感受。这时,我们需要带领他正确地表达自己。



有时候你可能会因为疏忽,没有听到孩子叫你。孩子没有得到回应而产生焦虑。这个时候你要抱着她,问:“宝宝你是生气了吗?为什么生妈妈的气,哦,非常抱歉,妈妈刚刚在忙,没有听到你叫我,如果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再叫一下妈妈,好吗?”


孩子4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同时也进入了社会交往的阶段。我们要开始引导孩子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孩子通过解决问题拥有了足够的掌控感,就不会乱发脾气了。


5岁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个大孩子了,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际关系。作为爸爸妈妈,我们要引导孩子建立和别人合作的精神,鼓励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心态。


最后我们来说说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他们将步入小学,除了人际交往能力以外,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应当进一步提升自控和抗挫折能力。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带孩子玩一些对抗性游戏,而且不能让孩子总是赢,要让他开始尝试如何面对挑战,在游戏中找出规律,想出取胜的办法。


从0-6岁来看,培养孩子的情商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要过分地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让他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好了,今天我就讲到这里。通过这一章的学习,相信你一定知道了要如何在日常中培养孩子的情商,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和烦恼。


预告


我们下个主题:《智商提升法则》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