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话禅画》196只求枝末,怎入禅道

《禅话禅画》196只求枝末,怎入禅道

00:00
03:03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禅门诗偈】根本问题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禅门诗偈】你从哪里来? 抛却身心现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若能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禅宗六祖惠能最初参见五祖弘忍的时候,五祖弘忍大师第句话就问:“你从哪里来? 惠能回答:“我从岭南来。 五祖弘忍说:“岭南是猫獠°的地方,獁獠没有佛性啊!”惠能反问道:“人有南北,佛性也有南北吗? 就因为这样一段重要的对话, 惠能深受五祖弘忍的器重,其至后来得五祖传衣钵。而六祖惠能大师也以同样的问话,摄受了许多门徒弟子。以下举四个例子,来说明这一一点。 第一,荷泽神会禅师向六祖惠能大师参学,惠能问他:“你从哪里来?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②神会回答道:“我不从哪里来。”这一句回答,非常受到六祖的赏识。第二,南岳怀让禅师二十三岁时参访六祖惠能,六祖也问:“你从哪里来?” 怀让禅师答道:“我从慧安和尚那里来。” 六祖再问道:“什么东西把你带来?” 由于怀让禅师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在曹溪一一住就是 十多年,直到三十多岁才开悟。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③第三,青原行思禅师初到曹溪,六祖一样问道: “你做过什么事才来这里?”行思禅师回答说:“圣谛“亦不为。” 意思是说成佛做祖我都不要,还要做什么?这句答话也大受六祖的看重。第四,做过唐代国师的南阳慧忠,第次去参访六祖时, 六祖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你从哪里来?”慧忠回答说:“我从近处来。”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公案讲解】由于过去五祖问惠能:“ 你从哪里来?”因而开启六祖惠能大师人道的因缘,所以六祖以后接引参禅的学人,也都常用“你从哪里奥”来启发对方、考验对方,使他对自己生命最根本的来处提起疑错,深入去探究其中的真相。提起疑情,是禅宗接机时常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从一个接一个的问答之中,让禅者终于返照自性,认识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①蔼獠: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②圣帝:佛教之根本大义,故又称第一义、真谛。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l#禅门公案①r# 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修习禅学七年。他为了寻师访道,以期明心见性”,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于是负笈中国各名山丛林,参话头,习禅定,又历时十二年之久,终于在禅门中得到了一点儿自我消息。然后,他束装返国,在京都、奈良等地弘扬禅法。 当时日本各地的学者蜂拥而来,争相以困难的问题请求解答,例如“什么是自己的本来面目”“祖师西来大意是什么”“狗子到底有无佛性”等。问题虽多,真观禅师总是闭着眼睛不予回答。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禅门公案②有一天,一位研究天台教义三十余年、年约五十岁的道文法师慕名而来,他非常诚恳地说:“我自幼研习天台法华思想,有一一个问题却始终不能解。” 真观禅师接口说:“天台法华的思想博大精深,圆融无碍,问题应该很多,而你竟然只有一个不能解, 不知是什么问题?”

  • 慕容长风的小助手

    【禅门公案③】道文法师问:《法华经》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意思是树木花草皆能成佛。请问花草成佛,真有可能吗?” 真观禅师不答反问:“三十年来挂念花草树木能否成佛,于你何益?你应该关心的是你自己如何成佛。 道文法师先是讶异,然后说:“我的确没有这样想过。那么,请问我该如何成佛?” 真观禅师说:“你说只有一个问题要问,这第二个问题,就由你自己去解决了。” 大地山河、花草树木,一切宇宙万物都是从我们自性中流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