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巡礼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上

05巡礼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上

00:00
12:13

第五集 巡礼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上)
现在我们进入了阿育王寺的天王殿。这座天王殿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重建的,清光绪年间建造的原殿毁于民国十九年的一场大火,如今的建筑看着是木结构,其实是钢筋水泥仿木结构的设计,在当时开了鄞县寺院用钢筋水泥代替木材建造的先例,具有良好的防火功能。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七开间,广度30.36米,进深18.20米,高约14米,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屋顶的正脊南面有“国基巩固”四字,北面有“民社安宁”四字。上下檐间有红底金字的“天王殿”匾额,大门上书“八吉祥地”四字,都是赵朴初先生所题写的。按照禅宗寺院的标配,殿正中背靠背供奉着弥勒佛和韦陀菩萨,这尊弥勒座像高2.12米,韦陀菩萨像高3.2米,四大天王像高6.4米,分列大殿两旁,与天童禅寺的天王像不遑多让呢。有趣的是,这里韦陀菩萨的金刚杵仍是拄地的,看来,我们这儿的寺院并不信什么金刚杵拿法不同寓意不同的说法。殿内后壁嵌有《金刚经及颂诗石刻》,附刻《般若船诗集选》十二首,共计十八方,但是我仔细凑着瞧也没有瞧清楚几个字儿,石刻看着都快被磨平了,有机灵的朋友拿出一块湿布一抹,嘿,雕刻的字迹便清晰可见了。出得天王殿来,一回首能看到“三洲感应”四个大字,由宁波行书大家刘惜暗1981年所写。
在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两棵参天的古樟树分列左右,可惜没有找着标牌,不清楚它们的树龄,它们的根部被铁索栏杆围护着,边上立着保护古木的告示牌。两棵树的树冠几乎遮蔽了大雄宝殿上方的天空,阳光透过密匝的枝叶洒下一地斑驳。
眼前的大雄宝殿是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重建的,也是重檐歇山顶建筑,高约15.8米,建筑面积比天王殿稍大,约870平方米。屋脊上也有八个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还装饰着龙鱼戏珠的彩塑。上下两层殿檐均有匾额,上檐有大雄宝殿的匾额,而下檐应是乾隆皇帝的御书。咦,怎么一眼看不见它呢?原来,它是被挑起的帘子所遮挡了。走到侧面就看到乾隆爷的真迹了,白底黑字写着“觉形俱圆”四个大字,这里的觉形俱圆形容的应该是里面的佛菩萨吧。
进入大殿,正中供奉着三世佛,即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高度皆为5.83米,阿难和迦叶分列在释迦牟尼佛两旁。殿内悬挂着的匾额,是乾隆的皇阿玛雍正帝的御书“善狮子吼”。“狮子吼”在佛教中是一种比喻,用来描述佛菩萨等修行者的声音威力巨大,这种声音能穿透心神、震慑魔障、消除业障,类似狮子的一声咆哮可以吓退野兽一样,“狮子吼”常被用于形容诸佛的开示法音广大如狮子之鸣动,所以“善狮子吼”挂在殿内就用意了然了。大殿的东西两边为十八罗汉,每尊高1.6米;三世佛后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海岛图》,大殿的后壁左右有文殊和普贤,是观音菩萨的两大护法,殿外还悬挂着“慈航普渡”的匾额。殿内左壁嵌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重修大殿记碑。大殿内设有钟鼓,而这大钟却有两口,其中一口钟看着很有些年头,估计日常敲的是另一口新钟吧。
终于要亮出主角啦,接下去这座殿是整个阿育王寺的核心灵魂所在啊,那就是远赴盛名的妙胜之殿——舍利殿,专门供奉佛祖舍利。如此金碧辉煌、古朴庄严的舍利殿,又有两位皇帝的御书,在中国佛教寺院中也是难得一见的。
知道伙伴们迫不及待得想去舍利殿一观,所以舍利殿前庭墙上嵌着的宝贝们我们先忽略而过,等瞻仰完佛祖舍利再来细看。
这座舍利殿是在明万历年间奠定的规模和基础上,经过多次重修而成的。据说民国时期,住持宗亮为了重修舍利殿,特地跑去北京观摩皇宫的式样。如今的舍利殿面宽5间,内部金碧辉煌,面积545平方米,是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盖顶的建筑。大殿正脊两端鸱吻为龙头,脊梁上嵌刻着“东南佛国”“放大光明”八字,戗脊上饰有吉兽6件,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大殿正面上下两檐正中,悬挂着宋孝宗的御笔“妙胜之殿”。下檐正门上挂着“舍利殿”三字的匾额,也是由清光绪年间大名鼎鼎的竹禅大师所书写的。
舍利殿正中的栋梁上,悬挂着“佛顶光明之塔”竖式匾额,为宋高宗赵构御赐,为何宋高宗会为舍利塔赐字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一块石碑中,这里我们先卖个关子哦,等后面再来揭秘哦。
在巨型莲花状顶灯的正下方,是制于明代的方形印度式宝箧石塔,塔为方形,高达7米,塔刹是7层宝珠露盘。通体饰以朱金,外壁有鎏金印度式佛像浮雕,底部为金刚须弥座,分层雕有不同花纹。上部为塔基,四面分层雕有佛像及祥云、波浪等图案。塔身正面上悬“舍利放光”匾额,中间设龛,放置着七宝镶嵌的佛龛,我们隔着玻璃可以看到佛龛内供奉着金属制的舍利塔,佛祖的顶骨舍利自然就在塔内。我们有幸走到塔前隔着玻璃近距离瞻仰,可惜只能看见舍利塔,无法真切看到塔内的舍利真身,据说从底部瞻仰才有可能看到佛舍利呢。所以大家看不清也实属正常,不用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哈。
不过,据《释迦舍利宝塔禁中应现之图》记载,南宋嘉定八年,宋宁宗赵扩迎阿育王寺佛祖舍利入禁庭供奉近两年,期间舍利珠能时大时小,一会儿是碧色琉璃珠状,一会儿又呈水晶珠状,一会又变真珠色,还有祥光晃耀不休,于是由当时阿育王寺的住持孤云道权将舍利宝塔在宫中屡屡出现的瑞相绘制成了这块图碑。图像显示舍利宝塔熠熠生辉,上方还出现释迦趺坐的幻像,配上记叙的文字,说得神乎其神,和我们今日所见一对比,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块由孤云道权住持所绘的图碑竟然在《寺志》中没有只字记载。在被岁月遗忘了八百年后,突然有一日在数千里外的重庆市大足区宝顶山小佛湾的毗卢庵洞窟后的外壁上,发现了这块《释迦舍利宝塔禁中应现之图碑》。它为何会出现在重庆的毗卢庵洞窟,又为何在《寺志》等诸多典籍文献中都不曾记载,这又成了一个历史未解之谜,使人百思不得其解呀。
好在,经过努力,阿育王寺根据拓本重新复刻了石碑,现在这块显示舍利塔神迹的图碑就嵌在舍利殿后殿东侧的墙上。大家可以凑近细瞧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