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一探新山门

03一探新山门

00:00
12:35

第三集  一探新山门
听了前面两集的介绍,相信朋友们对阿育王寺这个寺名的由来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随着波导,到这晋代古刹里去一探究竟吧。前面有过介绍,阿育王寺坐落在育王山的南麓,全寺的建筑群庞大,是宁波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寺院。因为整座寺院依山脉走向及地势环境而建,所以东西宽度超过了南北深度,在青山衬托下,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怪不得人称八吉祥六殊胜地呢。
我们到达目的地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伫立在329国道北侧的四根雄伟粗壮的大石柱——它叫阿育王柱,据称这种圆形石柱是印度孔雀王朝时代的标志性建筑物,这四根石柱每一根高达13.8米,底部底座直径达2.36米,是由花岗岩雕刻而成的。每一根柱子的柱头上刻有四只背对背蹲踞的雄师傲视四方。柱身的上端都刻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从右到左连起来读便是“佛光普照”,那是现在阿育王寺的界源方丈书写的。柱身上刻有《金刚经》,看来设计上结合了寺院常见的经幢,不过经幢一般都是多角形的石柱,比如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等,圆柱形的经幢可不多见呢。
走过阿育王柱,便可以看到阿育王寺的山门了。现在我们游客出入的山门为寺院的新山门,是收购了原育王楼宾馆和大红鹰宾馆后新修建的,因此并不在寺院建筑群的中轴线上,而是在中轴线以西,为五开间的歇山顶式样,中间挂着金灿灿的大匾额“阿育王寺”,是2003年10月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来寺视察时书写的呢。山门周边的牌楼、殊胜斋、停车场以及周边的环境都在2010年时进行了规模性整修,使得全寺的面貌焕然一新,据《阿育王寺志》记载,现在全寺占地面积达1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有3.1万平方米呢。
进入寺院,迎面是一道刻着“晋代古刹”的照壁,那是请天童禅寺的广修长老书写的,气势恢宏。看过边上的导览图,我们决定先取道一路向东,从新山门一直到内万工池,逐一探访周围建筑,随后重点巡礼寺庙中轴线上的主建筑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及藏经楼,再取道东禅廊前往东塔院周边建筑一观。
好了,线路已定,我们这便沿着开阔的大道一路向东吧。两边古樟夹道、枝繁叶茂、绿意葱茏,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一处江南古园林之中。左手边有条小径通往竹林深处的白云竹院,右手边是规模宏大的外万工池。
白云竹院是一排上下两层的楼屋,大门的楹联上写着“白云笼古塔;绿竹映砚池”,这古塔自然是不远处的西塔,砚池自然是指外万工池边上的一方小池了。清代的寄禅禅师有诗曰“暮入闲云入竹房,梅花夹道淡生香。笑看孤塔离奇甚,瓦上松枝挂夕阳”,一首诗中有竹有松有梅,应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呢。资料里称,原来寺院中除了白云竹院,还有灵菊轩和玉几松堂,这些建筑名称听着就富有禅意,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赞美的诗文呢。
右手边的万工池是阿育王寺的外万工池,池水碧绿清澈、明亮如镜,悠闲的游鱼、徘徊的云影,仿佛让这周围的时间都慢了下来,不禁感叹岁月静好。池畔边还有一株弯腰探头的古松,妖娆的身姿倒映在池水中,仿佛是在顾影自怜。
走过万工池,便看到路旁矗立着一块硕大的石碑,碑高2.1米,宽1.02米,用赑屃驮着。此碑立于1993年,正面镌刻着“八吉祥地”四个大字,是赵朴初先生书写的,反面刻着由郑玉浦先生书写的《八吉祥地考》,上面写着阿育王寺由来的传说呢。在万工池旁边还有好几座翘角凉亭,有利生亭、随喜亭,名字取得都很治愈啊,亭额都是郑玉浦先生所书,随喜亭里还镌刻着一副对联:临池可有濠梁乐,傍塔自生般若心。这亭子傍着的塔自然便是大名鼎鼎的西塔。我们着重讲讲这座西塔吧。
佛塔可是佛教最原始的建筑,在佛教传入之前,古代中国只有多层的重楼,却没有塔。据说最早佛陀弟子将佛舍利埋入地下,上面堆起圆形土堆,梵文音译“窣堵波”原是指高显或坟的意思,逐渐简化为“塔婆”“塔”,有小伙伴知道,佛塔又称浮屠,其实也是由梵文音译"佛陀堵波"简化而来的,可见塔与佛陀的关系了。而且,中国化以后的佛塔是往高空发展的,而佛教起源地印度所建的塔基本以矮胖的半圆形塔为主。我猜呀,国人的建筑灵感可能是来自于雨后冒尖的春笋吧,毕竟竹子竹笋可是咱们大中国的特产。
这座塔处在阿育王寺的西侧,故称为西塔,与东塔遥相呼应,同时它因地势处于下坡,与鄮峰上的上塔一俯一仰,所以又叫它下塔。西塔早在唐玄宗时期就已建成,不过眼前的塔看着已经修葺一新了,不像是古塔啊。诶,你还别说,它可是货真价实的宁波十大古塔之一呢,不过不是唐玄宗时期留下来的古塔,而是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最后一次对西塔进行重修后留下来的,1980年和2005年时分两次在保持古塔原形不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恢复性整修。现在修复一新的塔,基本上展示的就是元代的风貌,塔身为六面七层,高36.2米,底层宽7.1米,塔室内径4米,通体用砖块砌垒,外饰黄色,为楼阁式的砖木结构。塔周六边都砌有凹型壁龛,龛座上隐着壶门,里面供奉着石刻佛像。塔身正南面辟有塔门,门内供奉佛像,据资料说塔内还有旋梯,逆时针螺旋向上直至塔顶。
让我们顺着塔身将眼光逐渐移到塔顶,便能看到它的宝葫芦型的塔刹。据说在1980年修葺西塔时,发现里面有一座青铜浇铸的方形舍利塔,底盘刻着“本寺比丘清福”“大元至正丙午年记”等字样,这个本寺比丘清福是谁呢?我搜寻了阿育王寺先觉大德的名录并没有找着他。我们不禁疑惑:若他是名普通僧人,为何他的舍利塔会留存在西塔塔刹之中。你猜,他会不会和这座塔的建造有关联呢?波导只好又留下谜题了。
有眼尖的朋友说,在西塔前方不远处不是还有一座褐红色的塔吗,波导怎么不介绍一下。是呢,我得介绍一下。这座塔可不是佛塔,它其实是一座水塔,里面装着抽水机呢,是供应急时使用的,四方形六层高,所以寺中人也称它方塔。
好了,这一集我们就先讲到这里吧,我们下集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