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国办发文,事关3亿人大产业

重大利好!国办发文,事关3亿人大产业

00:00
03:13

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共26条。

当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3亿人,占世界老年人口比重超过20%,要解决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需求,扩大供给提升产品质量非常关键。银发经济26条出台,又将培育哪些新产业新业态?

银发经济26条提出,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服务,相关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予以统筹考虑。发挥民营经济作用,打破不合理市场壁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支持设立银发消费专区,鼓励子女线上下单、老人线下体验服务。引导车辆生产企业研发适应老年人无障碍出行需求的车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职能设备的应用。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室主任 胡祖铨:未来面向老龄化的社会,人形机器人也极大可能成为可以媲美汽车类的大宗消费品。人形机器人一定会迎来好的发展前景,现在我们一些技术类的公司也在加紧布局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和设计。

在培育潜力产业方面,银发经济26条首次提出发展抗衰老产业,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激光射频在抗衰老领域的研发应用,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生物学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开发老年疾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室主任 胡祖铨:在抗衰老产业领域回应群众的健康美丽需求,提供身体机能抗衰、容貌抗衰和健康管理等服务,推动生物学技术与延缓治愈老年病相结合,发展银发经济释放长寿红利。

数据显示,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6到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6%左右,预计到2027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12.5到13.8万亿元,占GDP比重近8%,潜力巨大。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 陈功:现在国际上银发经济的消费大概能占GDP的三分之一以上,生物医药的技术、高新产品使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另外,辅助技术和福祉科技高精尖产品的出现,能够解决人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适老化的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