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老头乐”退场后,如何让老人出行还能“乐”起来

评论丨“老头乐”退场后,如何让老人出行还能“乐”起来

00:00
04:36

现代社会文明治理需要以人为本,向精细化、人性化要效率,尽可能满足公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管理成本和社会效果之间寻求平衡

“老头乐”上路将越来越难。2024年1月1日起,为人熟知的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正式结束两年过渡期,消失于北京的大街小巷。不仅仅是北京,江苏、安徽等多地在2023年也开始通过不同方式对“老头乐”进行严控。

据北京市交管部门统计,2022年,北京共发生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亡人交通事故131起,死亡138人;2023年上半年,这类事故起数同比上升四成,死亡事故已占北京交通亡人事故的近10%。基于“老头乐”上路带来的安全隐患,社会上支持禁止“老头乐”的呼声越高越高。舆论也普遍认为,给“老头乐”绑好“安全带”,既是对老人的呵护,也是对行人的负责。

↑北京丰台区的一处违规三四轮车集中停放场。图据央视网

“老头乐”之所以“出道”即受追捧,成为很多老年人日常短途出行的首选,是因为它兼有机动车的快捷和非机动车的便利,且价格便宜、使用成本低、骑行简单。上个超市、买个菜、接个娃什么的,“老头乐”的优势更加明显。

然而,有媒体调查,市场上绝大部分“老头乐”属于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未经工信部许可生产,也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车辆性能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此外,“老头乐”在行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驾驶人逆行、违停、闯红灯等违法违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老头乐”存在较大道路安全隐患的根结所在。

出于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治理考虑,禁止“老头乐”成为很多城市交管部门的共识。只是,整治违规三、四轮车,重点更在“老头乐”撤场后,留下的出行需求真空如何填补;没有了“老头乐”的老年人,日常出行还能否“乐”下去?

有观点认为,没有“老头乐”,公交车很方便,打车也可以。这些看起来有一定道理,却并不全面。公交出行固然是一个选项,现在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都很发达,但现实情况往往更加复杂且具体,比如公交距离,身体能否承受,接送孩子各方面成本增加,买菜大包小包挤公交也不方便,更不用说就医需求了;至于打车成本高,现实中并非一般老年人出行的首选,也难以成为日常替代的选择。

因此,对于“老头乐”禁行后的市场需要,不能无视,还要考虑广大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根据北京交通委的相关消息,取缔老头乐之后的一些替代方案已经实行,比如在一些小区设置助老打车点,开通“通医专线”等,但据记者走访,这些替代方案大多处于萌芽阶段,其覆盖率与需求契合都还存在一定差距。

事实上,解决老年人出行需求,不能只有交通部门想办法,社会民间力量也应加入进来。比如,有关厂家能否意识到其中的市场潜力,生产出既满足老年人实际需要,又符合安全要求的替代产品?

从社会治理而言,整治违规三、四轮车,并不是一禁就能了之。现代社会文明治理需要以人为本,向精细化、人性化要效率,尽可能满足公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管理成本和社会效果之间寻求平衡。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