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亏一篑—成功的最后一公里

功亏一篑—成功的最后一公里

00:00
11:02

第02讲    功亏一篑--成功的最后一公里

人物&历史:召公奭告诫武王励精图治


【导语】

 50个趣味中国典故,让孩子爱上大语文,我是主讲人李天飞。


【历史背景】

上期我们讲到,周文王姬昌得到了姜太公的辅佐,实力很快发展壮大。但他没有完成灭商大业就去世了。后来姜子牙继续辅佐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

 武王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立志要灭掉商朝。他即位后的第二年,就在孟津这个地方会齐了八百诸侯,举行了一次大型军事演习。又过了几年,也就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自率领诸侯联军东征,在牧野这个地方,和商朝的军队举行了一场决战。上期我们说到,纣王因为荒淫无道,丧失了民心。在决战的关键时刻,商纣王的军队突然倒戈,归降了周武王,纣王眼看大势已去,一路逃到鹿台,把珠宝啊玉器啊,都披在身上,自焚而死——他大概还舍不得这些东西呢。又过了不久,周武王就基本上控制了商王朝统治的主要地区,正式建立了周王朝,定都镐京,大约在今天的西安市。

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典故“功亏一篑”的主角,就是武王姬发和他的大臣召公奭,典故背后,就是这件雄伟的历史大事——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故事主体】

根据《尚书》的记载,武王姬发灭商之后,消息很快传遍周边的小国和部落。有一个西方的部族为了讨好武王,向他进贡了一种珍奇的大狗。这种狗叫“獒”,十分高大威猛,类似于今天的藏獒。总之,武王很高兴,因为中原地区没有这种动物,特别新奇。现在天下也打下来了,还不能玩玩宠物吗?哪知道,大臣召公奭马上就写了一篇文章,来劝诫武王要励精图治,不能玩物丧志,安于享乐。

 召公奭是这样对武王说的:您是明君啊,明君就要注意自己的德行,四方的民众才会来归顺你,尤其是不能做无益的事情,事业才会成功。现在您是天子了,四面八方肯定会给您送上各种奇珍异宝啊,珍禽异兽啊,但您可别太当真。这些都不是珍宝,真正的珍宝是人才。所以,在奇珍异宝这些事情上,您一定要谨慎;如果不注意的话,日积月累,终将损坏您自己的德行。就像咱们堆一座九仞高的土山一样,哪怕就差最后一筐土,也不能算是大功告成。

这最后一句话就是典故的出处,原话是这样说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仞是古代长度单位,在周朝的时候,一仞相当于八尺,九仞大约相当于十层楼这么高。篑,是一种盛土的竹筐。过去修高大的建筑,都要先造一座高台。这种高台一般是用土堆起来的。所以就会有无数的工人用筐子运土。召公奭就是用修建高楼的过程,给武王打的比喻。


【历史意义】

上一期典故里的姜子牙,是开疆辟土、建国立业的开创之臣;那么这一期典故里的召公奭,就是兢兢业业、谨小慎微的守住基业的大臣。开创之功很艰难,守住基业更是难上加难。人们在取得一个阶段性胜利后,往往会骄傲自满,觉得总算要松口气了,要放纵放纵了。这时候,还真得有召公奭这样头脑清醒的明臣,他能提醒君主:危险从未远去,如果您不注意,周朝的天下没准就昙花一现。您还别说,纣王虽然死了,商朝的残余势力厉害得很哪,时不时造反一下,反扑一下。事实上,周朝建立后,根本没有太平,而是又用了好多年的时间,费了无数的功夫,才彻底肃清。

历史上被胜利冲昏头脑,功亏一篑的例子有很多啊。比如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推翻了明朝,攻占了北京,结果就觉得我成功了,大摇大摆地当起皇帝来了。结果呢?明朝的势力并没有完全消灭,关外的后金也是一个大敌。他都没考虑到,最后身死功败,十分可悲。


【知识点·趣闻】

说完了这个典故,我们来补充说下召公奭这个人。他是谁呢?他其实是武王姬发的兄弟。武王灭商后,很快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姬诵即位,就是周成王。当时成王年纪还很小,于是召公奭就和武王另外一位兄弟周公旦齐心协力,辅佐成王。成王去世后,他又辅佐成王的儿子康王。召公奭一生忠心耿耿,辅佐了周朝三代君王,这个时期周朝的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史称“成康之治”。召公奭也被分封为燕地的首领,咱们今天所说“燕赵大地”的燕,就是召公奭的封地。


【应用练习】 

我们今天并不会遇到开创朝代的大业,但是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事情,想要做成任何事情,都不能在最后关头松懈。小到画一幅画,大到一次比赛,做任何事情,都要像召公奭说的那样,善始善终。

 比如有一次我在画一幅画,所有的地方都画完了,就差最后几笔了,正看着高兴呢,手舞足蹈,结果忘了手里还拿着画笔呢,一伸手,啪一下,完了,画笔上有墨呀,一个大墨点,掉在纸上,一幅好好的画,就全都毁了。所以,这个教训发生之后,我脑海里就浮现出这个典故。

功亏一篑,在以往的考试中,经常会给出下句,让学生写出上句。相信学习了这节课,这个考点已经难不住你们了,答案当然是:为山九仞。下期,我们就来看看,周朝经过十代君主之后,又会遇到怎样的故事。

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