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钢琴老师王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学琴的和买琴的好像突然都消失了。在一二线城市,大大小小的琴行接连关门,连曾经的行业标杆“英皇”也跑路了。
一夜之间,钢琴全行业都陷入了面临崩盘的困境。
学钢琴的人少了
王瑞教琴6年,手上攒了30多个固定学员。按照以往,几个老学员考完10级就会专心学文化课,不会再续费学琴,然后有新学员补充进来,“但去年一年只收到3个新生,还是老学员介绍的,连往年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因为口碑好,王瑞收新生前还得看对方资质。2022年一年,她基本上每天连轴转,穿梭在各大琴行间,尤其是周末,从早上八点开始上课,一直到晚上九点结束,连吃饭都得见缝插针。
然而,去年到现在,她周末最多也只有四五节课。去年,有两家琴行坚持不住关门了,学员有的换机构,有的干脆不学了,她的课变得更少。
“以前家长对孩子学钢琴有明确目标,考完10级,目标达成前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但现在,大部分都在中途放弃了,有的甚至坚持不了半年。”王瑞说。
杭州一琴琴行主营二手钢琴业务,也兼做钢琴教培。目前,常驻的老师有5位左右,手里的新生全加起来也不到10个。对于市场的疲软,负责人杨老师认为钢琴确实不如以前吃香了,同样是学乐器,吉他、笛子、架子鼓、萨克斯等正在分走不少客流。
伴随新生人数减少的是老学员的频繁退出,现在每个月杨老师都能接到二三十个家长打来的电话,想要卖掉琴,“其实每年都有家长放弃,但最近特别决绝,都不愿意放在家里了。”
在闲鱼搜索二手钢琴,很多卖家在出售钢琴,原因基本都是孩子放弃学琴。有的进口品牌95新钢琴直接半价转让,送琴凳送节拍器和书,恨不得一股脑全部清仓甩卖。
销量腰斩再腰斩
学琴的人少,钢琴需求就少。去年一年,一琴琴行的钢琴销量还不如往年一个月。杨老师的朋友圈,往年发的内容多是钢琴出货,好琴到货等内容,去年他一条朋友圈也没有发。
二手钢琴工厂负责人林路从事二手钢琴批发生意15年,在上海松江有自己的二手钢琴翻新工厂和展厅。过去一年,他的生意严重下滑,“往年每个月的销量在200台左右,现在一个月能卖到50台算好了。”
林路的工厂主要销售日本进口雅马哈和卡哇伊等品牌,这两个品牌的二手钢琴音质好,在学生和家长中的认可度高,原本根本不愁卖,基本上是有一台出一台,利润也不错。
刚开始销量下滑时林路并没有很惊慌,想着疫情三年都熬过来了,这也许只是一个短暂的困难期,于是他首先做的就是减少库存,“我现在是有什么卖什么,先把库存销出去回血,遇到自己没有的货就去同行那里串一下,顺便还能帮他们也清清库存。”
不过,他很快发现,市场比预期中要低迷。先是江浙一带的琴行倒了一大片,后来很多家长也放弃了。学琴的人锐减和钢琴滞销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同样的钢琴,往年我可以以高于2万的价格卖出去,去年在2万的基础上降价20%,还不一定卖得出去。”
销量下降也体现在了两大国产品牌的业绩报告里。2023年前三季度,海伦钢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99%,净利润同比下降24.70%。珠江钢琴营业收入大降31.47%,净利润暴跌93.54%,只有可怜的647.51万元。
但情况在短期内很难好转。据《琴行经营报》综合数据统计,钢琴行业未来至少需要3-5年才能把过去10来年产能消耗完。
从为了加分到用爱发电
在杨老师看来,中国家长对学钢琴的态度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一开始,很多中国家庭对钢琴有种特殊的情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弹钢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每个想要学乐器的孩子都会先试试“乐器之王”。
当然,更加功利的原因是,学钢琴有可能获得中考加分。不算遭遇剧变的2023年,往前推10年,中国每年钢琴的销量都在40万架以上,远高于美国的3万架。但从2018年以来,国产钢琴的销量开始明显下滑。
那一年,国内取消了艺术特长生中考加分政策,家长们的学琴热情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自此开始,学钢琴在很多家长眼里,成了“锦上添花”甚至“可有可无”的事情。
“以前学好琴能获得加分,效果和课业好是一样的。现在,连好好完成学校作业就已经很累了。”一位家长道出了心声。
“说到底,这是一个投入产出的问题。”一家钢琴连锁机构的创始人表示,学乐器这件事本身就有门槛,钢琴尤其高,买琴需要钱,还得看家里能不能放下,学琴需要金钱和时间的双投入,“之前为了加分家长可以咬着牙坚持,现在全靠用爱发电,说断就断。”
在去年的中报里,珠江钢琴就指出,钢琴行业消费,易受消费环境、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信心的影响,未来乐器行业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将逐渐放缓。
面对市场的萎靡,杨老师也尝试改变。比如,从去年开始他就在尝试开设成人钢琴课,把培训人群从少儿转移到中老年身上。他还打算先减少钢琴的相关业务和课程,开始转向古琴教学。
但钢琴全行业的寒冬已不可避免地到来。林路透露,他的一个供货商手里压着上千万的货,但这会儿大家都在清仓出货,接盘的人有限,只会更卖不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