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丨许宏:《城的中国史》出版,这不是一本单纯的考古书

拆书帮丨许宏:《城的中国史》出版,这不是一本单纯的考古书

00:00
08:32

书 名:城的中国史

作 者:许宏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作者简介

许宏,考古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与早期文明的考古研究。已出版《先秦城邑考古》《大都无城》《踏墟寻城》等多部城市考古著作,以及“解读早期中国”系列,“考古纪事本末”系列,散文随笔系列《许宏的考古“方”》等。

内容简介

何为“城”?

中国最早的“城”出现于何时?

为什么说作为圈围设施的“城”不限于城墙?

城池为何而建,如何兴建?

“大都无城”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自信?

……

人类从穴居到走向开阔地带,再到筑城而居,城垣从无到有又消失,历史上象征着文明的每一步,伟大而深刻,没有比“城”更有烟火味道,更能给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了。有关中国历史上城池、城邑、城郭的变迁,无疑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主题。

作者的视角从距今9000年的中国最初的城池问世开始,下及秦汉帝国的城市体系,直至明清两代,分为16章,通过历代城池的营建和使用,一窥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起与繁盛;并和读者一起,探寻自然与社会中的古人行为,梳理中国早期城市、国家和文明的发展轨迹,进而对中国“大历史”有更明晰的把握,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全书体量不大,但视野宏阔,9万余字,配有130多幅图片,图文互读,深入浅出,通识读本。

目 录

一 引子

解题

关键词①:聚落和邑,城与城邑

关键词②:城市、都邑

关键词③:城郭、宫城与皇城

二 城的前史和初史

相关古史大框架

城的前史——无城时代

城的初史——小型环壕时代

三 城池时代的开端

大型环壕昭示社会复杂化

城墙的萌芽

史上第一个城建高峰

大型中心聚落的出现

最早的版筑城墙

四 邦国时代的城池

从圆形不规则,到方正规矩

邦国城池之南方篇——水城

邦国城池之黄淮篇——土城

邦国城池之北方篇——石城

五 城市、国家与文明

语源同胎,一体三面

从遗存寻城市,从城市寻国家

城市产生及初步发展轨迹

六 青铜王都的特质

中原中心的出现

王朝都邑的庞大化

宫室是都邑的必备要素

七 大都无城纵横谈

何谓“大都无城”?

“大都无城”为常态

城市布局尚缺乏规划

八 大都无城的肇始

与冯时教授不谋而合

从围垣到环壕

无郭之都二里头

九 城郭大邦二百年

二里岗文明的扩张

主都唯郑州

辅都看偃师

比较分高下

南国重镇盘龙城

十 青铜王都大邑商

洹水两岸出大都

方壕:回归“无城”的先声

洹南大邑又无城

商文明,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十一 西周三都的大格局

赫赫宗周之周原

赫赫宗周之丰镐

被冷落了的东都洛邑

十二 东周列国的城建高峰

“大都无城”的余绪

城建高峰面面观

宏观:列国城邑分区

微观:城邑形态分析

都邑格局的巨变

十三 帝都不设防的霸气

秦都咸阳:有城还是无城

汉长安:是城还是郭

秦汉二都设计思想探源

东汉洛阳:最后的无郭之都

十四 秦汉都邑的变与不变

帝都的突破

宫庙制度之变

三都的历史位置

帝国城邑面面观

十五 后大都无城时代的特质

魏晋至隋唐时代城池

宋元明清时代城池

晚出的大中轴线

马背族群的城建贡献

十六 尾声:新大都无城时代——破除阻碍的时代

注释

后记

这不是一本单纯的考古书

我自1992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城市考古专家徐苹芳教授,专攻中国古代城市考古。1996年毕业后,先是参加偃师商城的考古发掘,1999年开始又主持二里头都邑的田野考古工作。就这样,作为考古老兵的我与城市考古结下了不解之缘,转眼已逾30年。如果从1983年参加山西侯马晋都遗址本科实习算起,此后还有1987—1992年山东邹平丁公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带队发掘,则冥冥中结缘城市考古,正好有40年了。

2000年,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正式出版;2017年,其升级版《先秦城邑考古》问世。此前的2016年,出版了《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这是我“解读早期中国”丛书的第三本。2021年,城市考古自选集《踏墟寻城》又得以问世。而这本小书,显然是我在田野考古一线的摸爬滚打和上述或深或浅的研究基础上,试图献给公众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考古的通识读本。

它又不是一本单纯的考古书。仅从书名上看,读者诸君应该可以窥见作者的“野心”,他是要在这几万字的小书中,从“城”的角度捋出中国古代史宏观演化格局和发生发展脉络,从城邑和城市考古,升华到对中国“大历史”的把握与建构。这一愿望是否达致,就要读者朋友来甄别评判了。

数年来,与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及其旗下的河南文艺出版社、大象出版社的领导及其团队精诚合作,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本书,应该是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第五本书了。责任编辑陈静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效率、质量感动了我,获奖“专业户”刘运来工作室的徐胜男女士负责书籍设计,她们的努力,都使得这本小书更加贴近读者。我的队友赵静玉女士在插图的绘制、修订上贡献多多。这都是我要表示深深的感念之情的。

2023年9月17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