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火前义愤填膺,开火后一声不吭?边境遇袭,中国为何如此淡定?

开火前义愤填膺,开火后一声不吭?边境遇袭,中国为何如此淡定?

00:00
06:41

众所周知,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看着乌克兰水深火热,巴勒斯坦乌烟瘴气,克什米尔烽火连天以及缅甸昏天暗地,身处和平环境下的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和平的弥足珍贵,也对祖国强大有了越来越直观的感受。

然而,就在我们感慨中国如何在国际社会的风云激荡中独善其身时,却突然闻到了战争的火药味儿。这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庆祝节日燃放的烟花爆竹,而是邻国缅甸的炮弹。

话说从去年10月果敢同盟军对缅北电诈集团发动猛烈突袭后,缅北就打成了一锅粥。由于缅北电诈集团的背后始终活跃着缅甸军政府的身影,所以尽管果敢同盟军师出有名,攻势凌厉,却依然无法风卷残云地打垮缅北电诈集团,还缅北一片安宁。

而随着俄罗斯无视中国利益公然为缅甸敏昂莱军政府撑腰,得到缅甸军政府支援的缅北电诈集团更加有恃无恐。

所以,战争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旷日持久,并让卧榻之侧的中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说起来,缅甸的炮弹落入中国境内并不奇怪,毕竟8年前也出现过类似情况,甚至造成了中国公民伤亡。

当年的事件发生后,缅甸国家领导人和外交部长吴温纳貌伦亲自来华道歉,向中方表达了慰问和哀悼之情。随后他们承诺加强内部管理,绝不允许再次发生这种事件。

然后,缅甸的炮弹再度落到中国领土上,用实际行动证明缅甸政府的承诺就是放屁。

在静夜史看来,相比于8年前,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更加强大,强大到足以令缅甸各方都胆战心惊。理论上说,为了不激怒这个北方的庞然大物,缅甸各方在打得昏天暗地时,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默契,那就是不要在中缅边境附近玩火,否则中国怒发冲冠,这些势力一个也别想好过。为了缅甸的局势不至于失控,缅甸各方都应该夹起尾巴做人。

然而从炮弹的落点和威力来看,它们选择了肆无忌惮地开火,在静夜史看来,这是对中国的挑衅和羞辱,不反手一击不足以震慑这些跳梁小丑,并平复国内人民群众的极端愤怒。

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却选择了一声不吭。

当然,你要说一声不吭也不对,毕竟我们的外交部发出了严厉的警告,表示中方高度关注近期缅北冲突态势,对武装冲突造成中方人员伤亡表示强烈不满,已向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中方再次要求缅北冲突各方立即停火止战,采取切实举措,避免再次发生危害中缅边境安宁和中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本国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至于怎么严重,你们自己体会。

而很明显,它们体会不到,否则就不会如此嚣张了。对中国而言,这是真正的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那么面对缅甸一方尤其是军政府的无耻挑衅,为何我们要如此待定?难道说人民群众痛斥的“不打第一枪”和慎战理论,反而成为血性和勇气的代名词?毕竟他们虽然不开第一枪,但起码敢开枪,他们要慎战,起码也是敢战?

在静夜史看来,如果我们真的走到了这一步,恐怕就要成为真正的悲哀了。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并未指望祖国像俄罗斯一样为了营救同胞对敌人迅猛出击,但在本土上保护同胞不受伤害的基本总是必须和必要的。

然而,我们的祖国却似乎并没有这么做?那么?为何别人都挑衅了,我们却依旧无动于衷?难道是因为敌人开的是炮而不是枪,我们没有军事报复的正义性?还是为了所谓的大局必须保持所谓的定力?不到忍无可忍绝不放手还击?

静夜史认为,我们之所以在边境遇袭时依然淡定,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国家认为,军事手段不是我们解决缅甸问题的首选。

很多人说今天的我们害怕战争,毕竟一旦烽烟骤起,战争规模必然迅速扩大,战争消耗必然迅速增加,最终极有可能打断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但历史早已证明,战争虽然可怕,但我们作为真正的战斗民族从未恐惧过。我们明白的是,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选择,在缅甸问题上,我们能采取的绝非只有战争一项。

如果能以外交手段迫使缅甸屈服,再辅以国内的军事演习,在静夜史看来是目前最好不过的选择,毕竟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确实没做好对缅甸刀兵相向的准备。

很多人说,这种方式实在窝囊。尤其是相比于俄罗斯的以牙还牙,我们的手段实在上不得台面,算不得大国担当。但在静夜史看来,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意气用事固然提气,却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从当前俄罗斯的窘境来看,基于自身现实的理性选择,才是国家和民族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我们之所以感觉窝囊,是因为我们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等到我们强大到真正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才能真正扬眉吐气,

当然,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首先需要我们用拳头让周边的跳梁小丑们长长记性。否则,所有的谴责都是徒劳无益,所有的警告都是自欺欺人。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