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给这座古城带来了什么新魅力?

文化,给这座古城带来了什么新魅力?

00:00
13:11

近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传出一声声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歌声,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欣赏。

这是“榆林·陕北民歌展”榆阳专场活动的一幕。活动现场,陕北民歌、榆林小曲、陕北说书、非遗技艺、榆阳好产品悉数亮相,向首都人民集中展现陕北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

而在北京举办陕北民歌展,是榆林和榆阳推动优秀本土文化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以文化兴市、文化兴区的一个缩影。

陕北古城的文化“新动能”

2023年8月,榆阳又一次挺进全国“百强区”行列。

“百强”对榆阳已不新鲜。早在2016年,榆阳区就一举拿下了三个“百强区”头衔。

作为陕西省的能源重镇和榆林市的核心区,近年来,榆阳持续保持经济增长良好势头,被称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榆阳速度”。同时,榆阳也是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先行者之一,焕发出新的经济活力。

对于榆阳区而言,这些成绩的取得,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逻辑。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说起榆林、榆阳,往往会想起边塞、沙漠、能源;现在,这座古城又有了新的魅力元素,那就是“文化”。

近年来,在榆阳的发展方略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撒手锏”,那就是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产业,抓住了“文化为魂、山水塑形、特色扬名”的发展思路。

正因为锚定了这一发展方向,榆阳的文化建设可圈可点,有声有色,成绩不俗。

陕北民歌博物馆、女子民兵治沙连景区、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大美榆阳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等特色旅游项目,正在释放着越来越大的魅力,吸引着全国乃至国际游客前来。

近日,新京报新京智库从榆阳区文旅文广局获悉,2023年,该区接待旅游人数达1068万人次,同比增长29.4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33.15%。

一大批文化旅游活动的举办,一批批重点文化项目的实施,文化正在为榆阳、榆林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如今,走进榆阳,昔日的漫天黄沙早已成为历史,映入眼帘的是秩序井然的林荫大道和车水马龙,而在繁华街市中安然延展的榆林老街和古老牌楼,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浓浓的文化滋味。

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抓住发展“牛鼻子”

“羊啦肚子手啦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里哟嗬……”

过去,陕北汉子站在黄土高坡上引吭高歌,曲调在山野间回荡;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恢弘大气的陕北民歌博物馆内得以再现。

穹幕影院,真人演唱,实景还原……陕北民歌博物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展馆,而是榆阳区委、区政府加快“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升榆阳文化品牌影响力、展现榆阳文化自信的重大工程。

该博物馆总投资1亿元,总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规划建设有《千年老根黄土里埋》《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满天星星一颗颗明》《信天游永世唱不完》、陕北民间音乐艺术、陕北民歌研究六大展区,以陕北发展脉络为主线,全面展示陕北民歌的前世与今生。

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建设速度,反映出榆阳紧抓文化建设的决心和力度。

从2017年3月开建设协调会,到2018年5月23日建成开馆,历时仅476天。在此期间,建设者辗转京沪晋陕宁蒙等多地,专访130多位名人专家,采访500多位民间艺人,收集古旧书籍、乐器、手稿等近5000件展品……

在建设者们看来,榆阳区是陕北民歌的重要发源地和传唱地,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如今再回头看,建馆初期的预期基本达到。

陕北民歌博物馆是我国首家陕北民歌博物馆,立足“全国性、唯一性、权威性”的目标定位,力求打造全国一流的音乐类博物馆。目前,该馆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百万人次。现在,陕北民歌博物馆也是榆林文旅首屈一指的网红打卡地。

陕北民歌博物馆已经成为榆阳乃至榆林的文化地标,也是榆阳文化建设的重头戏,但是,这不是榆阳文化建设“拿手好戏”的全部。

近年来,依托大漠风光、生态观光、边塞古堡、红色历史、宗教文化等旅游资源,榆阳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早在2014年,榆阳区把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突破口,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进行谋划实施,纳入“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

同年,该区“取经团”分赴北京、深圳、宁夏等地先进地区学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经验。此外,还邀请国内知名文化旅游专家实地调研考察榆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为推进榆阳文化产业发展支招把脉。

2016年,榆阳区成立了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文化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区内文化企业发展、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和文化产品研发推广。彼时,榆阳提出,将努力融入北上鄂尔多斯、南下延安、东进山西、西接宁夏的旅游合作圈,打开线路互推、客源互送的绿色通道。

文化建设的同时,榆林的生态环境也在逐年改善。从一片片黄土到一座座青山,榆林的生态版图正在从“浅绿”变为“深绿”。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该治沙连组建于1974年5月,位于陕蒙交界处、毛乌素沙漠腹地,距榆林城区65公里。连队的前身为“长城姑娘治沙连”,是享誉全国的后备力量先进典型单位,也是长期战斗在治沙造林一线的英雄女子民兵治沙连队。

2022年来,榆阳区委区政府大力弘扬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治沙精神的时代内涵,建设了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等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赓续红色基因治沙造林事业的同时,先后规划建设女子民兵治沙连史展览馆、民兵训练营、国防教育广场、实弹射击馆、双多向飞碟靶场等项目,使其成为对公众游客开展国防教育的优质平台,实现了新时代连队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的新局面。

在荒滩大漠上建起沙海绿洲,在边塞古城发展文旅产业。如今来看,榆林的这一“先手棋”,颇具战略眼光。

榆林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厚重,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这里积淀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相互包容的深厚人文底蕴。在这一既富有历史文化资源,又充满现代发展活力的地区,充分挖掘、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

尤其是,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转型发展的重要抉择。在此历史进程中,榆阳和榆林锚定“文化”这一建设方向,可谓是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而这,无疑也反映出城市决策者的胆识和气魄。

新媒体时代古城的文化传承发展

榆阳的“文化范”,离不开榆林古城。

榆林古城,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600多年历史,是历史上重要的九边重镇。据悉,这是目前陕西省内规模仅次于西安的明代城池,也是长城沿线唯一保存完整的砖砌军事城垣和要塞。沿街分布的骑街牌楼,融汇了15世纪以来陕北地区现存古建筑中的最高建筑艺术。

保护榆林古城,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一环。

2019年4月,榆林市政府成立了榆林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负责统筹谋划和实施榆林古城的保护建设工作。

为了保护好榆林古城,2021年底,根据榆林市、榆阳区一体化发展及榆林古城保护开发要求,榆阳区人民政府发起“相约榆林·对话古城”更新计划,按照“南塔北台中古城”的空间布局,采取“针灸式”保护与开发的方式实施榆林老街改造提升工程。

2023年2月18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榆林开幕。本届年会以“打造非遗年度名片、绽放非遗绚丽色彩”为主题,由文旅部指导,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主办,陕西省文旅厅、榆林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山东、河南、四川3省文旅厅担任主宾省。

彼时,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非遗传承人、文化专家和学者等齐聚榆阳,一场场传承千百年的非遗展演和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网红”景点,吸引了60万人线下观展,同时,6亿多次的线上点击量,也让这条有着近600年历史的老街,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和能量。

2023年6月,笔者首次走进榆林古城。天空湛蓝,斑驳的阳光透过树梢,洒满老街的青石板路。徜徉在一条条老街上,历史感和现代感相互交织,扑面而来,浓浓的文化气息令人沉醉。

而在那老街旁一个个简朴的院子里,不时传出咿咿呀呀的曲调声,或是嘹亮高亢的陕北民歌,或是婉转清丽的榆林小曲,引得游客侧耳倾听。

同行的当地朋友介绍,这悦耳动听的榆林小曲,正是古城保留着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有着300多年历史。2006年5月,榆林小曲已被正式认定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榆林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如今,年轻一代对榆林小曲的传唱,正在使这一独特的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2024年新年伊始,榆林小曲等“陕北好声音”在首都北京唱响,这昭示着榆林古城的文化名片,正在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黄河、黄土地;老街,古城楼。文化,正在让这一古城焕发新的蓬勃活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