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进入森林防火期,龙泉山如何“以水灭火”?

成都市进入森林防火期,龙泉山如何“以水灭火”?

00:00
06:05

干燥的可燃物着火,以水灭火,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最自然不过的事。然而这在森林中却着实有些困难——水从哪来?

比如成都的龙泉山脉,天然水源有限,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森林管护站主要采取风力灭火机等灭火方式。“这种方式的效率和安全系数没有‘以水灭火’高,且操作难度更大。”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执法防火处副处长姜鸣说。

2022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火灾扑救要向推广以水灭火、强化空地一体纵深拓展。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以水灭火的决策部署,成都市全面推进以水灭火能力建设。

2024年成都市森林防火期为1月1日至5月31日,其中2月1日至5月10日为森林高火险期。1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走进“以水灭火”示范镇——龙泉驿区山泉镇,了解“以水灭火”这一公认的“灭火常识”如何在森林中开展。

现场

以水灭火

成都新建消防蓄水池136个

从成都市区出发一路向东,沿着蜿蜒的山路向龙泉山上行去。冬季的龙泉山,原先茂密的树林看上去变得有些稀疏,地上原本青绿的草丛也变得枯黄,铺在地上显得十分干燥。

“现在已经进入森林防火期,在这个时间段,成都空气湿度低,林下植被也因为季节原因变得枯黄干燥,极易着火,再加上这段时期会经历春节、清明两大节日,野外用火频率会增加,因此有较大的森林火灾隐患。”姜鸣介绍说。

一路上行,便来到龙泉驿区钟家山森林管护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体型巨大的银色圆柱体,这便是森林消防水池。“‘以水灭火’模式具有高效、安全、不易复燃等优势。龙泉山脉水源比较匮乏,要推进‘以水灭火’,最主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现在在整个山区广泛地建设森林消防水池,以解决龙泉山的水源问题,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森林火灾。”

蓄水池和全地形森林消防水泵车

姜鸣介绍说,在对龙泉山进行调查后,将植被丰富、林下可燃物较多的地区划定为重点森林防火区域,在重点区域内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消防水池。按照林区内半径1000米范围内有森林消防水源覆盖的标准,规划建设森林消防水源设施,采取引水上山、以路带水、预置防火储水桶等方式,形成以蓄水池为核心、以管网为骨架、以高压串联水泵为脉络的森林消防水源系统,逐级储水、分区设防,实现对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的全覆盖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满足扑救森林火灾的需要。

据了解,2023年成都市新建和修缮防火通道59.4公里,新建消防蓄水池136个。“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扑救队伍‘以水灭火’的训练,做到对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姜鸣说。

蓄水池

科技赋能森林防火

建设信息化平台

除了“以水灭火”,“科技赋能”也在森林防火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比如龙泉驿区的林下红外探测项目,我们在龙泉山安装了205个林下红外探头,只要探测器感应到热点就会报警,相关工作人员会立刻赶往现场。”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森林防火与林业执法科科长刘正林介绍说,“冬天龙泉山非常干燥,如果烟头等火苗没有完全熄灭的话,风一起就容易复燃。”

刘正林告诉记者,林下红外探头在过去一年探测到了好几十起燃烧点。“工作人员收到红外探头报警后,会根据管护站的距离安排相应管护人员前往现场,十分钟内就能到达。”刘正林说,“到了现场如果发现市民有制造火苗的危险行为,工作人员会进行劝导和制止,并对其宣传森林防火相关事项。”

据了解,成都聚焦科技信息化及“微网实格”治理,充分运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加快构建“天空地人”立体监测预警为基础,搭建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森林草原防灭火监测预警指挥云平台。目前全市14个有防灭火任务区县共建设有378套林火视频监控、1400套林区道路高清卡口监控和378套林区气象要素监测等感知设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