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在抗战时期担任驻美大使,做了哪些贡献?

胡适在抗战时期担任驻美大使,做了哪些贡献?

00:00
06:18

1938年9月,胡适受蒋介石的委派,以参政员的身份远赴美国出任驻美大使。在此后的4年内,他为了博取美国各界对我国抗战的同情,先后在不同场合发表演讲400余次。

早在临行之前,胡适曾对前来送他的友人说道:“我知道这次美国之行任重道远,从此我走上了一条比上战场,还要难百倍的道路。”

正如胡适所预料的一样,他这次美国之行的确充满了崎岖和艰辛。为了让美国官方和平民了解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累累罪行,胡适发表了上百场英文演讲。

与此同时,为了让身在异国他乡的海外侨胞,同情国内的同胞并积极支持抗战,胡适不遗余力地以“中国能战胜吗?”为题目,多次情绪激昂地在华人圈内慷慨陈词。

胡适终其一生都是无党派人士,坚持主张“自由主义”思想。早在抗战爆发之前,他作为文化领域的一面旗帜,不仅从未担过任何官职,而且还曾多次公开批评国民政府。

蒋介石曾不止一次地怒骂胡适为“横逆”,不过碍于他在文化领域的特殊地位,表面上一直对他礼遇有加。

作为一个深受西方文化和思想影响的文化人,胡适将自由主义思想视为自己的精神食粮,但是在抗战爆发之后,他的思想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胡适认为时代已经变了,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应该放弃个人偏见,联合起来共同对外。而胡适倡导的文化革命,在当时也发挥出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胡适一方面竭力争取来自美国的援助;另外在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时,他曾做出过美国必将被迫卷入战争的预言,并认为只有美国参战才能尽早结束战争。

果然不出胡适所料,1941年末在珍珠港事件的催发下,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从未做过官的胡适,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所付出的努力非常值得尊重。

1942年9月8日,胡适交任驻美大使职务,在这4年间他在美国积极奔走,为了争取美国对华援助贷款,做了很多不可磨灭的贡献。

胡适在美国期间,为了能够争取到来自美国方面的贷款,可以说绞尽脑汁。后来,在金融家陈光甫的帮助下,终于促成了“桐油借款”,这笔款项的数额高达2500万美元。

不过对于当时国内的抗战形势而言,这笔借款可谓杯水车薪。此后,胡适的工作重心全部放在了援助贷款方面,在1939至1940年的一年时间里,又先后促成了4500万美元贷款。

从这些援助贷款的作用上来看,的确对当时国内的初期抗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胡适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对促使美国改变对日态度和政策,也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时,胡适积极与罗斯福保持联系,期间还多次同美国官员进行会晤,并对他们进行游说。在胡适的努力下,终于让美国方面意识到了日军势必会对美国产生威胁。

为此,有很多人都将胡适称为“抗战英雄”,不过也有一些人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胡适作为一个自由主义文人,他的思想立场不够坚定,甚至出现过多次摇摆的现象。

尤其是胡适对我党也存在一些偏见,当年傅斯年等一众人访问延安时,毛泽东向他们谈起了当年的往事。

当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时,曾把胡适视为自己的偶像,并且还自谦是胡适的“学生”。

但胡适却因为对我党的偏见,不顾毛泽东的挽留,执意远赴美国生活。在此后的十年间,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图书馆打工,生活也曾一度陷入穷困潦倒的地步。

1958年,胡适应台湾方面的邀请,结束了旅美生涯,最终抵达了台湾,4年后因病离世。作为一个自由主义文人,他的每一次思想骤变,都与自身的实际利益息息相关。

同时,胡适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他一边奉行所谓的自由主义,一边又在积极地为自己所处的阶级唱赞歌。

在胡适被西化的思维中,自由应该凌驾于一切党派和社会体制之上。说白了就是无论任何党派党政,都不能干涉胡适所主张的自由主义。

胡适倡导的所谓的新闻自由,则是一种不受任何限制的言论。一旦有人出面阻止,就会被冠以“专制”的恶名。

身为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文化学者,胡适与他同时代的大师们相比,必然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而且无人可以替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