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忠烈”真三哥?左右逢源的印度是如何在美俄间游刃有余的?

“满门忠烈”真三哥?左右逢源的印度是如何在美俄间游刃有余的?

00:00
17:34

印度,一个左右逢源的国家。

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今天的世界仍然清晰地记得:世界上曾经有这么个玩意儿,拿着红色大国的人民财富,俗称国有资产起家,却长期坚持对美国投怀送抱,其“良心”也最终得到了美国的由衷肯定与认可。

虽然嘴上天天喊着走国产和民族路线,却长期奔跑在套牌组装的道路上;即便拥有得天独厚的资金优势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却几十年雷打不动地靠买来主义混吃等死;而这种“穷庙富方丈”的模式,也直接造成了内部巨大的贫富差距,进而导致了前所未有的民怨沸腾。

没错,我说的这个玩意儿就是印度!

在“满门忠烈”这方面,左右逢源的印度还真没有服过谁。

在这个世界上,论天赋异禀这块,印度说第二,没人敢排第一。尤其是“人缘”这方面,印度更是冠绝群雄,并一再“馋哭”隔壁的某些小伙伴。

要知道,在这个危机四伏且“丛林法则”大行其道的国际社会,能够独善其身就已经很不容易,而印度却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开挂,不仅坐上了“第三世界领袖”的交椅,更和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称兄道弟、情同手足。

虽然早在1974年,毛主席就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并深刻影响到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但印度作为脱胎于第二世界(英国殖民地),成长于第三世界且与美苏两大第一世界大佬情比金坚的国家,早已用行动践行了“朋友遍天下”的真理。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印度令人望尘莫及的好人缘,早已成为其大国崛起的基石和在国际社会横冲直撞的利刃。

这很令印度兴奋,但却又如此匪夷所思,毕竟根据优秀影视剧《亮剑》中丁伟高屋建瓴的论断:“任何一个大家族的稳定,都是相对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军事联盟也是如此,兄弟手足之间可能为了利益而反目成仇,那么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军事联盟就更为脆弱。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都要高于意识形态的信仰”。

但现实情况是,印度几乎同时和水火不容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异父异母的亲兄弟,甚至形成了以印度为核心的三角恋关系。这就非同寻常,绝不能用单纯的“开挂”来解释了。

毕竟,美苏为了某种利益选择同印度亲热,本质上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但印度却能在美苏之间左推右挡不偏不倚,让美苏两国心甘情愿地戴上了咖喱味的绿帽子,这不仅是印度的本事,也是美术两国不约而同的共同选择。

那么美苏为何会有这样的妥协和迁就呢?这到底是人生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浑身散发着咖喱味的印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能让美苏两国争相示好,而又甘心纵容,将排他的“爱情”发展成包容的“兄弟情”?

在静夜史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印度本就是个有声有色的奇葩。

而印度的奇葩之处,静夜史认为主要表现为:

人菜瘾又大、眼高手又低。

熟读印度古代史的人都知道,现代印度的开局是“准王者”级别的。虽然英国殖民者300多年时间里加班加点地巧取豪夺,搜刮了相当于540000亿美元的海量财富,但也给印度留下了丰厚的残羹冷炙,比如6万多公里的铁路,确保了印度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中的高起点。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殷实的家境,再加上跟着英国殖民者见识外面世界的宝贵经验,印度想低调那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早在印度独立建国前,尼赫鲁就在其著作《印度的发现》中描绘了“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中间路线不能令我满意”的“印度梦”,从此成为无数印度人前赴后继的图腾。

因为印巴分治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战争与火并,印度的统治者还是英属印度的那拨人,所以他们天生高傲,不仅对几百年的被殖民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对英国殖民者感恩戴德,并时刻以英属印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而英属印度,作为英国昔日的“模范殖民地”兼“英国女王王冠上的璀璨明珠”,无论地位还是身份都是无与伦比的。更重要的是因为印巴分治以宗教为分野依据,使得印度体量远大于巴基斯坦,英国殖民者呕心沥血经营的英属印度遗产也大部分被印度获得。

所以,印度有理由有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尼赫鲁也在致力于恢复英属印度荣光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提出了囊括了阿富汗、青藏高原、缅甸、南亚次大陆等地在内的“大印度联邦”设想。

但当印度想要会当水击三千里时,却突然感受到了中年老大爷般的力不从心,因为印度的缺陷和优势一样明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战争和革命毫无意外会造成生灵涂炭,但却也是大国崛起的必然步骤。毕竟只有暴力才能彻底消灭反动派实现力量整合,并重建一以贯之的国家机器。

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对于印度而言,印巴分治避免了战火的摧残,却也错失了大国崛起的最大机遇,导致建国后的印度上不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扭转“政令不出新德里”的窘况;下不能将统治力贯彻到基层各个角落,推动土地改革为工业化铺平道路;中不能废除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释放巨大的人口红利。

而从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来看,没有强大而完整的工业体系,印度的自力更生根本就无从谈起,而人多嘴杂的多党制更不可能让印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印度日益增长的称王称霸需求与本国工业体系断胳膊少腿的根本矛盾下,“造不如买”是印度的最佳选择,而美国和苏联一直都是名副其实的军火大玩家。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不会因为捡到一张100块钱钞票就欢欣鼓舞地大宴宾客,但如果天天都能捡钱而且在固定地点捡钱,甚至比老板发工资还要靠谱,那么你大可以停下忙碌的脚步守株待钱,而印度的外号,就是“株”。

相比于某些大国瞪一眼就怀孕,仿制再创造后甚至还能返销的“不讲武德”行为,印度的品质你完全可以相信,因为你就算把东西给它,他都不能保证造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标准化这东西,虽然看不见,但绝对很重要。

因为和印度军事合作不仅全链条都能赚钱,而且还能供养后期维修保养甚至旧货换新等一系列产业,所以美苏两国的垂涎一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而相比于美国的财大气粗,苏联虽然实力稍逊一筹,但却反而更得印度芳心。毕竟对标撕葱你可能想都不敢想,但你却敢于和隔壁的王二狗一决雌雄。正因为苏联实力不如美国高,而且起点更不高,和印度何其相似,所以印度虽然是名副其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却常常以社会主义国家自居。

而印度对于苏联而言,不仅是冲破美国封锁的关键一环,更是饮马印度洋,实现彼得大帝“走向四大洋”战略目标的重要跳板。所以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印关系从赫鲁晓夫时代迅速升温。

苏联和印度的“心心相印”,为苏联起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功效,毕竟虽然印度万国牌武器的种类加起来可绕地球三圈,但超过70%依然是名副其实的俄国造。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苏联一直是印度的有力靠山,包括1962年中印战争前后,苏联都在不遗余力地为印度站台。

1971年苏印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并结成事实上的军事同盟后,印度英吉拉·甘地政府审时度势,在第3次印巴战争中,成功肢解巴基斯坦,扭转了印巴分治以来被巴基斯坦“掐头去尾”的尴尬局面,苏印关系也由此迈向高潮。

在苏联看来,印度能给予充分的安全感。除了军火交易的稳定,以及工业化稀松带来的“人畜无害”。更重要的是,印度的特殊区位,注定了苏印关系的你侬我侬。

除了与苏联远隔千里,距离产生美更产生安全感的距离因素,印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可谓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简称“绝地”。

从地形上看,南亚次大陆东北西三个方向群山环绕,南部半岛直插印度洋,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地理板块。

而正因为完整,所以印度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连南亚都冲不出去的尴尬。虽然开伯尔山口是南亚在大陆方向难得的缺口,但千百年来只见“打印”者入,不见反征服者出,甚至连到中亚寻根问祖的都没有。

现代印度作为大国,理论上具备从开伯尔山口冲出南亚的条件。但问题是英国宗主埋下的雷,尤其是巴基斯坦让印度相当难受。虽然实力更强,且有美苏的争相拉拢后更嚣张。但印度核武器暗度陈仓,瞬间起到了作法自毙的反效果。因为巴基斯坦不知何时“近墨者赤”,仅用15天时间就实现了核武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蜕变,拉平了印巴的实力差距,从此巴控克什米尔成为印度冲出南亚难以逾越的天堑。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印度威胁俄罗斯本土,就连俄罗斯的后花园中亚都鞭长莫及,与此同时印度的军火下单量每年又随着野心的膨胀同比出现大幅度增长,所以俄印关系在苏联解体后继续一路向前。

相比之下,美国和印度的关系就比较微妙。虽然二战后综合国力被一夜打回解放前的英国顺势拜倒在美国的牛仔裤下,从此各论各的(你叫我大爷,我叫你大哥),依然保持着相亲相爱一家人的血缘关系,但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和一呼百应的第三世界领袖,天然对美国不感冒甚至还有点儿抄家伙给它一棒子的冲动。

而冷战前期的美国,在看到苏印打情骂俏后,也选择和巴基斯坦和同为一家。毕竟除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窠臼,美国还希望巴基斯坦成为经营阿富汗进而威胁苏联腹心的大本营,所以美印关系并不融洽,简称拧巴。

虽然当年尼赫鲁被北方邻国打得满地找牙后,美国曾派遣航母舰队前往孟加拉湾给尼赫鲁加油打气。但1971年当印度在第3次印巴战争中高歌猛进,美国航母再次出现并下达了最后的撤军通牒,堪称印度版的“黑船事件”。

如同美国第7舰队侵略台海促成毛主席力排众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一样,印度蒙受的奇耻大辱也推动了核武器研制的不断加速,并最终在1998年突然宣布成为拥核国家。

虽然巴基斯坦的诡异开挂拥核抹掉了印度的优势,但美印关系因印度成功拥核而不断解冻却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当对手真的有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就开始“讲道理”了。

所以美印关系也是在冷战后,具体来说就是1998年之后开始逐渐回暖的。面对印度的“移情别恋”,作为“前夫哥”的俄罗斯当然很生气,但因为综合国力早已力不从心,所以后果一点也不严重,只能通过支持印度入常的方式忽悠印度立刻下单。或者直接上手忽悠印度“慷慨解囊”,比如一个驴肉焖子火烧换二手航母的“军购佳话”,确保了俄罗斯有饭吃,保证了印度始终离不开俄罗斯的视线。

而美国之所以“曹操化”,热衷于“好人妻”的横刀夺爱,根本原因当然是为了打击宿敌俄罗斯。毕竟虽然经历了苏联解体的猛烈摧残,但俄罗斯依然是世界第一领土大国,核武器数量更是令世界胆战心惊。因此,一个亲美的印度,必将沉重打击俄罗斯,并将其在印度洋几十年如一日的苦心经营彻底颠覆。

而美国之所以对印度比俄罗斯还放心,根本原因依然是印度不行。毕竟,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靠买买买实现大国崛起的,看着印度自力更生后30年磨不出一剑的“光辉”战机,连自家陆军都深恶痛绝的“阿琼”坦克,以及故障频发依然“礼数周到”的国产航母,美国的心比吃了秤砣还踏实。

再加上印度洋上迪戈加西亚岛军事基地的存在将美军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一分为三,国土直插印度洋的印度在印度洋也没有了发挥的空间。

所以,除了修坟是块风水宝地,印度想崛起,这跨不过去的山和大海都不会答应。

可以说,美国和俄罗斯的放心,是印度人缘爆棚的根本原因,毕竟以怎么折腾也翻不起什么浪花的实力,印度就算和外星人眉来眼去,美俄大概率也会视若无睹。

而美俄之所以“放任”印度在彼此间反复横跳、朝秦暮楚,根本原因在于印度的价值,早已被具体化,而且彼此并不冲突,甚至还有点儿殊途同归。

而印度的价值,静夜史认为主要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军火贩子的官方指定战略合作冤大头;二是恶心北方邻国的大号棋子。

以当前的局面来看,印度虽然常年被忽悠,但终归也是成长了,对性价比较低的美式武器并不太青睐。但这不影响美国继续将印度捧为“民主典范”和“自由先锋”,毕竟印度的市场很杂但也很大。买买买的武器虽然外战外行,但对内还是非常给力的。

李云龙云:“手里的家伙好,咱腰杆子就硬”。所以摔飞机什么的,印度早已摔出了风格,摔出了水平,确保一摔就死,谁摔谁死。

而买买买的先进武器装备,加上美俄两国对印度的细心呵护,印度虽然早已干裂掉皮但却依然维持统一,保留了武器买卖的天长地久;

另一方面,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想要借助印度的上蹿下跳达到掣肘北方邻国的目的从来都是殊途同归的。毕竟那个国家不仅是名副其实的黄种人大国,其民族复兴必将对白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的提出,也必将让美俄等国逐渐黯淡无光。

所以,美俄对印度的宽容前所未有,印度也能够在左右逢源中不断壮大。只不过,因为从一开始没有经历革命或战争的洗礼,根基未打好甚至根本没有根基,所以印度飞得越高,结局就越不美好。美俄越捧杀,印度的下场就越尴尬。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弯残月

    很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