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揭露“三鹿奶粉”真相的上海记者,后来怎么样了?

16年前,揭露“三鹿奶粉”真相的上海记者,后来怎么样了?

00:00
06:20

2008年9月11日的《东方早报》,引发了全国上下一片轰动,这天报纸刊登了“三鹿毒奶粉”事件,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三鹿集团奶粉三聚氰胺超标的真相。时至今日,三鹿集团高管都已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三鹿这个品牌也已经消失,爆出“毒奶粉”事件的英雄记者简光洲,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简光洲,1973年生人,祖籍江西九江,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他们不期望儿子长大之后成为多么富有的人,只希望他能够好好做人,做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父母的谆谆教导,刻在简光洲的骨子里。在那个网络媒体还不发达的时代,纸质媒体是非常有公信力的,而记者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改变社会的能力。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简光洲决定去做一名新闻记者,用话筒、笔尖揭露社会的黑暗,为人们带来光明。2000年,简光洲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新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顺利地成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本以为等待自己的将是光明的未来,但显然这条路没他想的那么好走。一篇又一篇稿件被驳回,一次又一次修改被否定,他时常陷入深思。想来想去他决定去更大的平台,实现自我价值,就这样,简光洲来到了上海,成了《东方早报》的一名新闻记者。2008年,汶川大地震,一群勇敢的新闻工作者们来到了灾区,简光洲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一边将灾区现状告诉公众,一边帮助救援。在当时,很多企业都给灾区捐纳了善款,三鹿集团在当时捐赠了900多万的物资,全国上下一片拍手称快,都说三鹿是真正的民族企业,各家媒体都在赞扬着三鹿的民族气节。然而,简光洲这时却处于极大的纠结中。一年前,甘肃的一名张医生注意到这段时间接诊了不少婴幼儿患肾结石的病例。按理说,肾结石这种病一般多发于中年人,一下子有这么多婴幼儿患病,张医生觉得很奇怪。汶川地震后,他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抗震救灾,无意中发现一同抗震的小伙子简光洲是名记者,就这样张医生把事情告诉了他。简光洲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件小事,他立刻收拾了行李,来到了张医生口中的甘肃岷县。经过多番走访调查,他发现在这个小县城里竟然有14名婴儿患上了肾结石。乍一看这14名婴儿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仔细询问发现孩子们的家庭情况都很普通。这么小的婴儿,根本就吃不了饭,除了喝母乳就只能吃奶粉。简光洲灵光一现,挨个询问了孩子家长,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吃的都是三鹿奶粉。在当时,三鹿是我国乳制品行业中数一数二的大牌子,被很多人信赖,对当时的普通家庭来说,进口奶粉实在是太过昂贵了,而三鹿的婴儿配方奶粉只需要18块钱。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后,简光洲立马就买了三鹿奶粉送到了检测机构,发现里面果然有三聚氰胺。这种化学物质能够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但是会导致婴儿肾脏出现问题。这样一来,一切都说得通了,虽然挖出了个大新闻,可当时的简光洲并不开心,甚至还忧心忡忡,要知道三鹿集团可是当时国内乳业数一数二的大集团,背后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多了,一旦把事情捅出去,就很有可能遭到报复。其实,在简光洲发现真相的前一年,就已经有孩子家长指认三鹿集团奶粉导致幼儿肾结石了,可事件被某种强大的势力压了下去。简光洲在调查奶粉事件期间也受到过恐吓,但他并没有退缩,2008年9月份,他在报道中揭露了三鹿集团的惊天丑闻。经相关部门调查,确认一切如他在报道中所说,他的勇敢行为,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因此被评选为“2008年中国娇子新锐榜年度新人”。时至今日,我们几乎没有再看到过这位新闻人的身影,按理说他应该在新闻行业大展身手。“毒奶粉”事件曝光后,简光洲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一封又一封恐吓信。他们生怕下一个“死”在简光洲笔下的会是自己,所以迫切的希望他能够永远闭嘴。刚开始,简光洲觉得自己一定能够坚守底线,把真相暴露在公众面前,即使这有可能威胁自己的生命,直到2011年,女儿的出生改变了他。他不怕死在追求真相的路上,可他不忍心把女儿也卷进来。就这样,他退出了媒体行业,成立了传媒公司,开始了自己的新事业,虽然不在一线冲锋了,但他仍然坚持为普罗大众发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