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中的责任与个性:从“天”“地”“人”的视角看

教育理论中的责任与个性:从“天”“地”“人”的视角看

00:00
12:00

《教育的基础》作者是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客座教授黄全愈,他曾应邀来过中山大学讲学,我们也曾出访过迈阿密大学,记得在美丽的迈大校园,我们两所大学的教育学院联合举办过中美比较教育的学术研讨会,作为主办方,他还精心安排我们参观了中小学,也热情邀请我们到家做客。我们既是同道,又是朋友。不过,以这样的双重身份来为他的新书《教育的基础》写评论,心中却有些许的忐忑不安。

我尝试用“天”、“地”和“人”这三个关键词,评论《教育的基础》这本由多篇文章构成的著作,力图整合起对作者关于教育基础之探索的境界与理路。

“天”:教育的视野与责任

第一个关键词是“天”。

这里的“天”有三个场域:首先,“天”是“历史的天空”,指的是作者在探索教育的基础时,在其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在教育历史中回荡的“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直是他关于教育思考的核心问题,可谓“举足轻重”。其次,“天”是“比较的天空”。作者既有作为教育者身份在美国教育实践的亲历过程,也有作为观察者身份对儿子为代表的中国孩子接受美国教育培养的成长关注,这使他关于教育的基础的思考带有明显的中美比较视野,他把始终萦绕在心头的“钱学森”之问,自觉转化为“美国亚裔教育的‘钱学森’之问”,即“虽然美国前20名大学的龙虎榜上亚裔生约占20%,但为何美国最牛、最尖端的20%——诺贝尔奖得主、大科学家、大教授、大律师、大企业家等,亚裔占比与20%相去甚远”。

最后,“天”是“中国发展的天空”,指的是作者教育思考的落脚点。他在书中开篇就说明他去美国留学选择高等教育专业,是出于“选修对祖国最有用的专业”;他在书中多次强调“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去发掘人的素质、育化人的素质,升华人的素质……当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大国之时,就是中华民族腾飞之日”,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改革开放出去留学的这一代知识分子,依然承继着前辈钱学森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中国知识分子的对国家的热爱始终未变,也是中国千百年来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延续,这使得他的教育思考承载着为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和文化自觉。

“地”:如何发现问题

第二个关键词是“地”。

人们常说”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把这句话用来观照作者在本书中的教育思考理路,也颇为恰当。因为,一是他瞄定的思考目标便是教育的地基,这是《教育的基础》。在他看来,“何为基础?一个人要上跃,就必须先下蹲,牢牢地脚踏“实地”——基础!一栋大厦能有多宏伟,能否高耸入云,取决于它的基础有多敦多厚,而不是它的屋顶有多尖多美“。所以,要解答钱学森之问,作者从原定的对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选择,转向了对美国基础教育的聚焦。

他发掘教育地基的“挖土机”便是不断地追问思考。在本书中,作者开启教育地基的“挖土机”,第一个特征是注重发现问题。他认为教育问题的解决首先是要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他对很多学校推崇“解决问题”优先的教学认识表示质疑,认为这是不讲逻辑、违背常识、甚至是反智的。在他看来。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创造的前提,没有发现问题的“创”,“解决问题的”造“就只能是山寨”。可以说,这一认识上的自觉,是基于他对应试教育的反思,“为什么会出现不强调发现问题,只强调解决问题的反智现象?根源在应试教育。考试时空有限,孩子不必发掘现实问题,只需要为答案寻求现成结论。”必须将给结论转化为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化学习”路径,让学习回归“问题发现和探索的过程”,把问题看作鱼钩去探究问题,“去深究问题引发的某个潜在问题或一连串问题去钓更大的鱼“,在这样的追问与思考的过程中教育才能做到真正的“鱼与渔”的统一。

“挖土机”的第二个特征是注重观察、比较与概括。作者的发现问题之道,是基于中美基础教育的比较的观察,这是来自教育实践中产生的真实的困惑与反思,所以,本书的行文不是理论的架构与完整的体系化阐述,而是透过观察中发现表象,然后由表及里,提出概括性的问题进行深度反思,例如本书中提出的“考生与学生”、“学会与会学”、“自学与自教”、“术与道”与“传送带还是冶金炉”等等,显然,这样的思考是带有比较的性质,在比较中发现异同,以探索教育的基础。

“挖土机”的第三个特征是关注美国基础教育的特色之处,以观照中国的教育。如“STEM是中国教育的希望吗”、“是该拿体育说事了”、“神童教育的‘神在哪”、“掀开黑幕,看藤校招生那些事儿”等,他山之石,可以借鉴。

与别的学者或许不同,作者在本书中的结构布局,不是从教育的起跑线开始,而是从教育的终点线开始,“上篇教育的终点线”,“中篇教育的起跑线”与“下篇他山之石”,这样的全书布局,显然是一种以目标纠偏起点的反思性思考,由此,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已然具有明晰的目标,其关于教育的基础的探索,乃是服务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本真,这是一个教育家关于教育探索与思考的主旨与意义。

“人”:孩子需要个性

第三个关键词是“人”。

教育的本真性是帮助学生“成己为人”。本书上篇的“教育的终点线”提出了何为好的教育。

一是解放个性。因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因此,培养创造性的前提是保护孩子的个性,解放孩子的个性,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教育的这一目标“把个性从笼子或缸里解放出来——给猴子一棵树,给老虎一座山,给骏马一片草原,给鱼儿一条河流,你将看到一只活蹦乱跳的顽猴、一头威风凛凛的猛虎、一匹绝尘千里的骏马、一条闯荡江湖的游鱼。”在教育实践中的走课,即让孩子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课程,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我、解放自我,选择自我。“二是重视人性。即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与个性禀赋。在作者看来,”把具有不同能力和个性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里,以同样的进度教学教同样的课程“是不公平和不人道的。因为孩子的学习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步伐和速度,应该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教学机制。三是培养独立性。因为”没有独立性,创造性就无从谈起“”,要让学生在“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为自己寻找独立的人生规划“,每个人都得担负起在选择中造就自己人生的责任。

“一二三四”素质教育

正是基于上述的“天”、“地”与“人”的教育理念,作者经过自己的多年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二三四”素质教育核心理论体系。

其中,“一“是指多元教育的归元一体化——返本归真的终极目的,是具备能引爆人生‘核裂变的十大素质,去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具体来说,这十大素质为“研究能力、创造力、会学的能力、玩的智慧、社会化的情商、同情与关爱、人格品行、契约精神、强健的体魄与思考的能力。”体现出德智体三个维度的目标诉求。

“二“是指教育的“双核理论”,即只有吸纳中美教育的精髓,才能产生虎生虎威的“混血虎”。

三是指“三脚架理论,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点成一面,再由此形成三只支撑脚,承载教育的终极受体——人的自我教育“,从而构成教育的“四位一体”设定各自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四“是指“四区理论”,即从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去阐释人如何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最后进入自我教育的过程。

“四区理论”既分析了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的形成过程,也剖析了‘我们是怎么用正确答案把孩子教傻的这样一个极其严肃且发人深省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指出了教育应何以为的思考。总体而言,作者提出的这套教育理论,是极富创造性与独特性,也使得他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待,从目标设定到教育理论的建构,最终期待在教育实践中实施达成。

可以说,当我们用三个关键词来整合《教育的基础》一书中关于教育的实践思考,当我们把握了作者建构的“一二三四”的教育理论,他在本书中内隐的关于教育的美好图景也就呼之欲出了,即在天地之间站立着一个个富有个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他们既是教育形塑的个体,也是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选择与自我创造的生命;一个个站立在天地之间的中国人,既是教育百年树人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林。这便是作者致力于教育事业与不懈探索的动力所在,也是我们所有教师最期盼看到的教育图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