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花园城市怎么建?最新规划征求意见

北京花园城市怎么建?最新规划征求意见

00:00
08:35

12月29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为更好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会同市园林绿化局组织编制了《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已于12月27日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0天。征求意见期间,市民可参与并建言献策。

规划在理念上注重六大转变

花园城市的建设意义深远,70余年,首都园林绿化经历了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活起来到融起来的发展阶段,今后将持续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传承北京自然山水格局和古代营城智慧,使花园城市规划建设成为北京总规第二阶段实施的新篇章。

本次《专项规划》坚持生态为先、以人为本、城绿融合、平急两用、创新发展、多元参与为原则,共包括六个篇章共91条,聚焦落实首都战略定位、深化空间布局、彰显首都风貌、统筹配置多元要素、塑造花园场景、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旨在立足“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将北京建设成为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的和谐宜居花园之都,形成面向第二个百年的大国首都人居环境典范。

为实现这一愿景,规划在理念上注重六大转变:由“绿量”向“绿质”转变,生态为先,从增绿扩绿转向提升绿化空间品质,提升生态要素的服务价值转化;由“有绿”向“融绿”转变,从城中有绿转向城绿融合的系统化高质量发展,统筹各类城市功能与生态空间复合布局;由“指标”向“人本”转变,注重人本感受,让老百姓感受到天蓝水清的美好生态,望山亲水的景观环境,森拥园簇的都市图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由“防护”向“韧性”转变,从环境治理转向以生态保育城市,提升绿色开放空间的应急能力,加强防护性景观设计,增强城市平急转效能;由“园景”向“场景”转变,从绿景转向多元花园场景,提升城市各类生产、生活和生态场景的功能价值和生机活力;由“建设”向“共治”转变,持续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模式,形成全民参与花园城市建设维护的治理体系。

打造花园城市先行实践区

《专项规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全生态要素管控,统筹协调跨区域空间联动,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分级分类多维度建立目标体系,构建花园城市“一屏五带、两轴三环、九楔十五片”的空间格局及“两山一湾、两轴统领、五环骨架、多廊串联”的景观结构,塑造“山水形胜、古今交融、森拥园簇”的特色风貌。

依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历史名园、古典园林、各类文化资源、重要国际交往场所等功能区,选取自然山水本底良好、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划定十五片花园城市精华示范片区,包括老城、南中轴南苑、北中轴奥林匹克中心、三山五园、八达岭长城、十三陵、周口店、城市副中心、雁栖湖国际会都、新首钢、世园公园、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等,集中体现具有鲜明华北特色、壮美首都风范、嘉美古都风韵的首都花园名片,融合千年古都的历史沧桑变化和现代化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展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花园城市精华示范片区。

下一步,将以十五片精华示范片区为典范,以城市设计为抓手,引导各区结合三城一区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更新等专项工作,打造花园城市先行实践区,辐射带动北京全域共同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绿色之城。

发放4000余份问卷,深入了解市民心声

通过向社会公众发放4000余份问卷,组织开展与街道部门、花友会、绿化管理公司等多方深度访谈,深入了解百姓心声。百姓眼中的花园关乎乡愁和场所记忆,是古都特有的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鲜活感知。

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解决绿色空间连通、绿境感知、空间融合、功能复合等重点问题。推动拆违腾退地块生态修复,通过打破多元边界壁垒,加强城绿融合,构建完整连续、无界多元的花园城市空间体系,努力将花园城市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城市之美、生活之美的生动实践。

例如“留白增绿”的建设,是充分利用拆违腾退的零散地块和第五立面等绿色空间,重塑街区生态,提升绿地绿道联通和可达性,促进公园绿地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近年,通过“留白增绿”建设了云林芳歌园、广阳谷城市森林、安康口袋公园等316处,多元实用、小而美的公园绿地,通过拆违增绿、腾退补绿、见缝插绿等措施,促进公共空间更新,强化绿色空间修补,使绿色空间更好地融入城市,真正实现“还绿于民”。

打造8大类花园场景

《专项规划》明确,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统筹配置多元要素,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通过多网织补、多线协同、多界融合、多元增绿,打造花园住区、花园街道、花园乡村、花园场站、花园公服、花园商圈、花园办公、花园工厂8大类花园场景。

例如,位于朝阳区新鲜胡同71号院的微花园示范中心,设计包括了疗愈微花园、可食微花园和胡同生活微花园3个主题微花园,采用社区参与式营造的方式把艺术和设计置入场地,邀请周边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设计、共同建设完成,后期养护则由共建活动培育形成的社区志愿者担任维护,从而实现微花园的长效可持续运营。这种小而美的绿色空间,不仅是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更是社区文化和居民生活情趣的象征,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实现了社区空间品质的提升和活力的激发。

同时,《专项规划》强调要持续搭建全民共治共建共享平台。将凝聚群团组织、协会联盟等各方力量,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属地居民等多方主体参与花园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治理的全过程,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正向引导,提高花园城市影响力和品牌力,营造全社会参与花园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