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青年说|柴霖:最理想的青春是能够与伟大事业相结合的

城市青年说|柴霖:最理想的青春是能够与伟大事业相结合的

00:00
03:10

12月28日晚,“青春大讲堂——2024成都城市跨年演讲”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成都大学正式举办。

活动现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柴霖带来了《逐梦星辰》主题演讲,他提到,“我的青春献给了中国航天,中国航天也以快速发展,成就了我最好的青春。”

柴霖从小就有一个航天梦。受家人影响,1991年,大学毕业后,柴霖进入了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所以,柴霖笑称,自己的青春,可以说是和中国载人航天的青春同步的。

柴霖

为了追随中国航天快速发展的脚步,1999年,柴霖选择继续深造,考入了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博士毕业后,柴霖来到成都,进入了电科十所。

几十年来,柴霖深度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多个重大工程,见证了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对于“成都造”在中国航天中的贡献,柴霖表示,自己所在的电科十所非常有发言权。

“比如,中国的航天测控站,有60%以上是电科十所研制的。中国各个航天发射场的T0控制台和时间统一系统,也都出自我们电科十所之手。”让柴霖感到最骄傲的一点是,“成都造”的时间统一系统精确性达到了3000年误差不超过1秒。

对于青春,柴霖认为,最理想的青春是能够与伟大事业相结合的。而令他感到非常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和他一样,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中国航天。

“虽然我已经不年轻了,但我的团队还很年轻。”柴霖介绍,他所在的电科十所航天事业部大概有400人,平均年龄大概只有33岁。有很多30多岁的年轻人,已经能够担任各种重大项目的总师和副总师了,“我看到了越来越多中国青年的才华和担当,中国的航天,也会因为这些年轻人们,而永远年轻。”

柴霖透露,明年,他和团队将在卫星互联网的领域开展研究,“当然了,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年轻人加入中国航天事业,期待有更多年轻人和我们一起从成都出发,去万米苍穹追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