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备受争议的阎锡山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位生前最喜高调的“山西王”却留下遗言,让家人“不要放声而哭”。
这位盛极一时的“山西王”到底有何传奇经历?他去世之前又发生了什么,为何会对家人提出如此奇怪的要求呢?
山西“土皇帝”的非议人生
1883年10月,阎锡山出生在陕西省五台县一个优渥的农村家庭,家里面除了一些生意之外,还拥有一个不小的钱庄。
重视教育的阎父很早就将阎锡山送到了私塾,直到16岁那年。时局的动荡不安,波及到了每一个人,自然也包括正在学堂念书的阎锡山。之后,阎锡山被父亲从学堂接了回来,准备继承家业。
而时局的变化,也让阎家的生意一落千丈。为了谋生,曾经的小少爷不得不外出做工。然而,正是在阎锡山外出谋生的时候,他遇见了改变自身命运的契机。
那是1902年,彼时,山西武备学校正在招收新生,如果表现出色,有可能被选派成为公费留学生前往日本。幸运的是,阎锡山刚好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在日本,阎锡山见到了刚刚创建中国同盟会的孙中山先生。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年轻的阎锡山开始思考革命问题,对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和国家的未来出路形成了自己的想法。
之后,阎锡山成为了中国同盟会的会员。紧接着,他与其他二十多名年轻人共同组成了铁血丈夫团,主要负责对内的革命宣传工作。在铁血丈夫团,阎锡山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为他日后称霸山西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
1907年,在孙中山先生的指导下,阎锡山与好友赵戴文从日本返回国内,潜伏下来伺机行动。从1907年回国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阎锡山几乎都待在自己的家乡,除了在当地小学任教之外,阎锡山还顺便参加了清廷的考试,成为了一名举人。
不过,此时的阎锡山也没有忘记革命宣传工作,等到孙中山将要发动推翻清廷的起义时,阎锡山已经在家乡做好了策应工作。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阎锡山随即在太原策划了一场起义,此役之后,阎锡山也开始在山西政坛崭露头角。
然而,成为山西大都督之后的阎锡山却开始改弦更张,转而亲近人人唾弃的袁世凯。为了迎合袁世凯,阎锡山更是与昔日同盟会的好友分道扬镳,甚至宣布退出国民党。
不过,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身死殒命。袁世凯去世后,阎锡山还曾经拥护过接任的段祺瑞等人,不过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而阎锡山也从接连失败的战斗中明白过来,想要在乱世求得安稳,一定不能仰人鼻息,而是要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也正是从这个时候,阎锡山开启了自己在山西域内的布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阎锡山治下的山西确实展现出了欣欣向荣的面貌。
以教育为例,阎锡山主政山西期间,将教育摆在了与当兵和纳税一样的高度,他还曾经专门印发《家庭须知》和《人民须知》之类的小册子,鼓励家长将孩子送到学堂。
他曾经亲自指示手下的教育部门下发公文:
“不论贫富贵贱,凡是山西百姓,七岁到十三岁,必须有四年上学。”
“受教育的国民越多,人群程度愈高,政治能力愈强。”
除了教育理念之外,阎锡山的教育实践也非常超前。他在100年前已经想到了“免费的教育”,与当今的“义务教育”存在一定的重合之处。
当时山西邻近省份的老百姓,例如河南、山东和河北等,都想去到安稳的山西生活,足以见得阎锡山却有一定的治理之能。
不过很快,阎锡山就将遇上除了孙中山之外,第二个改变他命运的人,这个人就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
阎蒋之间的恩怨情仇
1930年,阎锡山专列停靠在郑州火车站。
阎锡山虽然坐着慈禧太后曾经的专列“龙车”,但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放松,因为刚刚有消息传来,郑州火车站附近到处都是便衣,而这些便衣的共同任务,就是刺杀自己。
在手下的帮助下,阎锡山换乘了一辆低调的北上列车,由此躲过了一场暗杀。阎锡山之后得知,指挥这场暗杀的人,正是自己把兄弟的把兄弟——蒋介石。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阎锡山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因势而变”。在两人相识的三四十年时间里,既做过朋友,也做过对手。
而两人最初的相识,还要追溯到北伐战争期间。当时,蒋介石声势日隆,很快就在国民党内部站稳了脚跟,一向懂得审时度势的阎锡山没有丝毫犹豫,立马打出了“青天白日旗”示好蒋介石。
为了笼络人心,蒋介石对阎锡山以及两人共同的把兄弟冯玉祥予以重任。不过,老蒋对冯玉祥,与对阎锡山一样,都是欣赏裹挟着忌惮,而阎锡山也在第一时间看清了蒋冯之间的矛盾。
在一次编遣会上,三人再次相遇。然而,此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却让冯玉祥大为不满,因此他气冲冲的走出了会场。
另一面,蒋介石也意识到了冯玉祥逐渐坐大的实力,于是开始花费心思拉拢阎锡山,希望他能与自己结成蒋阎联军,共同对付冯玉祥。
然而,一贯擅长待价而沽的阎锡山并没有很快做出决定,因此,此时冯玉祥也采取了和蒋介石一样的拉拢手段。
一面是蒋阎联军,一面是冯阎联军,阎锡山一时之间没了主意,因此便在两人之间纵横捭阖。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阎锡山“墙头草”的行为同时被蒋介石和冯玉祥洞察,两人竟然又联起手来组成了蒋冯联军,将枪口对准了阎锡山。
又是一番调停斡旋,最终还是由阎锡山和冯玉祥组成了联军,加上一直与蒋介石不对付的李宗仁的桂军,共同组成了一支拥有65万兵马的“讨蒋大军”。
而另一边的蒋介石,也拉上了远在东北的奉系军阀张学良。
北伐战争之后,又一场规模较大的军阀混战在中华大地铺展开来。从结局来看,蒋介石和张学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冯玉祥被迫出走国外,阎锡山也只能卸甲归田。
正当阎锡山准备前往大连,避开蒋介石风头的时候,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而头一天还是死敌的阎锡山和蒋介石,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竟然转而成为了“亲密伙伴”。
与此同时,共产党治下的红军队伍此时也在不断壮大,并出现在距离山西不远的陕西地区。阎锡山虽然知道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但由于他担心蒋介石卸磨杀驴,因此对出现在山西境内的红军也是能放水则放水。
此时的阎锡山,心里只有“山西”这片土地,他既不想让日本人过来,也不想让蒋介石和共产党过来,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无虞的做他的“山西王 ”。
不过,当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成为了两大对峙势力,形势逼迫阎锡山必须在两党之间二选一。很显然,阎锡山选择站在国民党一边,与我军兵戎相见。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阎锡山随着战败的蒋介石回到了台湾。然而,回到台湾不久,阎锡山就被蒋介石明升暗降,夺走了权力。
“我死后不要放声大哭”
虽然阎锡山曾经在解放战争期间投靠蒋介石,共同对抗解放军,但在蒋介石心里,阎锡山对自己确实不止一次动过杀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今到了台湾地区,身边全是自己的亲信,因此想要将阎锡山解职并非一件难事。
为了获得舆论上的支持,蒋介石并没有直接让阎锡山下台,而是为其安排了一个“总统府资政”的虚职。阎锡山心里也知道,蒋介石生性多疑睚眦必报,因此也接受了蒋介石对自己的安排。
事实上,除了政治上失意之外,阎锡山无论是在物质生活上,还是在兴趣爱好上,都得到了极好的照顾。
尤其是在物质生活上,他不仅居住在台湾阳明山的“菁山草庐”,甚至身边还跟着50名属下伺候。平日里除了见客之外,阎锡山都会在草庐附近散步。
除此之外,他还与部下一起开辟了一处农场,忙时处理政务,闲时莳花弄草。
另外,随着年龄渐长,阎锡山也开始喜欢上了中庸哲学,笔耕不辍,有时候每天甚至能创作12个小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略思有得,即起而录下。”
不过,在这种闲适的生活之下,阎锡山或许还存在一些遗憾,那就是没有在台湾政坛大展拳脚,而他则将这一切都归结到了蒋介石身上。
年老之人难免常发牢骚,因此阎锡山的草庐中时常会传出对蒋介石的批评之语,而这些话语传到蒋介石的耳朵里,自然引发了后者的不满。
或许知道自己的行为遭到了蒋介石的嫉恨,因此当阎锡山感到老之将至的时候,对妻子说出了7条遗言,其中第五条就是“不要放声而哭”。
不过,也有人解读出了第二种意思,那就是阎锡山认为自己功不成名不就,一生依附于人,不值得让人“放声大哭”。
令人唏嘘的是,当阎锡山去世之后,除了四子阎志敏回来奔丧之外,其他身在国外的孩子都因为凑不够机票钱,无法返回国内,也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
结语
阎锡山的一生只能用毁誉参半来形容,在主政山西的过程中他确实有功,然而他曾经与日本人和国民党反动派合作的行为,又属实令人不齿。
面对历史人物,还是应该将其放在历史语境中去理解。后人应该做的,就是扬长避短。
张利杰.红军东征与国共两党的抗日谋略[J].人文杂志,2023,:130-140.
时宇骅.阎锡山治下的山西教育[J].文史月刊,2023,:40-46.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