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惠济区的老鸦陈村,东邻柳林,西接石佛,北靠古荥,南抵市区,曾是郑州最大的城中村,也是郑州老城区的北部入口。
相传,这个村庄诞生于东汉末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从村落形成到得名“老鸦陈”,一个小小村庄的流变,竟隐藏着不少大历史事件的痕迹。
诞生于黄巾军起义的风云之变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宦官当政,灾害连年,民生凋敝。雪上加霜的是,公元171年的一场瘟疫,导致许多百姓死亡,以致出现“死相枕藉”“民相食”的人间惨剧。无处求得生路的普通百姓,开始寄希望于以超自然手段战胜或避免瘟疫,大量教派应运而生。冀州巨鹿人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就是其中之一。
影视剧中的张角
《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连结郡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在百姓中树立起威望的张角,找来兄弟张梁、张宝,将信众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立首领名为渠帅,由他统一号令,预备在全国掀起叛乱。
影视剧中的黄巾起义
农历甲子年,张角振臂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鼓舞农民起来推翻东汉王朝的统治。一时之间,全国太平道信徒相应,黄巾军起义就此爆发。短短一个月内,各地纷纷爆发起义,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相传,老鸦陈村就诞生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之中。老鸦陈一带临近贾鲁河,是古代粮运的交通要道,且地面宽阔,适合驻军。于是黄巾军抢先占据此地,建成军屯,取名黄巾宝屯。不久后,汉军击败黄巾军,黄巾宝屯成为曹操仓储粮草之地,并逐渐形成村落。
不过,史书中并没有黄巾宝屯的有关记载,这个与老鸦陈由来相关的故事,靠的是村民的口口相传。成为黄巾宝屯后,老鸦陈一带发生过哪些事,又改叫过哪些村名,后人已经无从得知。不过,上世纪60年代初,老鸦陈村南寨东岗上曾挖出一个元朝的砖拱古墓,据说是“黄守备墓”,可见的确有先民在此地繁衍生息。
有趣的是,清朝咸丰年间,在郑州发动农民起义的张大鳖,就是老鸦陈人。据说他自幼崇拜英雄,特别喜欢听村中老人讲述黄巾起义的故事。或许,张大鳖的人生选择,就受到了家乡起源历史的影响。
因明初大槐树移民而得名
老鸦陈之所以叫老鸦陈,则与大槐树移民有关。大槐树移民又称明朝大移民、明初洪洞大移民、洪武大移民、洪洞大槐树移民等,指的是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的移民事件。
元末明初,频繁的战乱使中原地区赤地千里、人烟稀少,而山西战事相对较少,经济未受大的破坏,人口繁衍较快,特别是平阳府一带,外省难民大量涌入,形成了“地狭人稠”的局面。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实行“移民垦荒”政策,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这些山西移民统一在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因此,许多移民后裔将迁出地“大槐树”作为祖籍的一个象征和标记。
大槐树移民告示示意图
相传,有姓陈的一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郑州,看中老鸦陈地势邻水,位置优越,便在此定居下来。为了防止河水冲刷导致泥土流失,陈姓人家在村里村外广植树木,多年以后,绿树成荫,招致乌鸦成群。乡人经过村子,老远就能听到乌鸦叫声连天,于是抓住“乌鸦”和“陈姓”两个关键记忆点,久而久之,就把村名叫成“老鸦陈”,一直沿用至今。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
“要问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要问我家哪里住,大槐树下老鹳窝。”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这首民谣中的“老鹳窝”,在豫北地区的版本中,被替换为“老鸹窝”。老鸹是乌鸦的俗称,如此说来,“老鸦陈”这个村名,或许更隐含了陈姓一族的思乡情愫。
郑州还有个名为“水牛张”的村落,相传也与大槐树移民有关。水牛张村张氏祠堂内,一座民国十八年刻立的《张氏宗祠营建碑记》记载:“水牛张张氏家族于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徙至此。”据说,明朝初年,有姓张的叔侄二人,牵着一头水牛,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郑州,就在现在的水牛张村落户,用这头水牛垦荒屯田。后来世代繁衍,形成了村落,外人就称这个村子为“水牛张”。
郑州地铁4号线老鸦陈站
不管是老鸦陈还是水牛张,这些小村庄的历史变迁中蕴藏着许多重大历史痕迹。它们静静注视着村庄的命运在历史浪潮中被改变和书写,并渐次消失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但过去的故事,将继续流传下去。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