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如何才能“抵达”青年?

社区服务如何才能“抵达”青年?

00:00
09:49

年轻人理想中的社区什么样

对于生活在当下的青年来说,社区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社区,像是开放的工作空间与私密的个人“领地”之间的缓冲地带,为昼出夜归的生活“潮汐”留下一片温存的滩涂。作为一名刚工作不久的北漂青年,笔者在与很多同龄人交流时发现,社区生活是很多人的精神刚需——既避免了一个人待在家中孤独空虚,又能从白天的疲惫紧张与社交倦怠中解脱出来。

让青年社区有“young”更有“样”,是城市治理发挥服务职能的重要缩影,更是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典型实践,令不少“空巢青年”甚至已经成家了的青年心心念念。而结合自身生活,以及对于朋友们的访谈,笔者发现,如果要给青年社区的土壤浇点水,那“文化生活”一定是一棵不能被忽视的树苗。

“我理想中的社区要有一个图书馆,或者至少一间报刊室”“希望社区能多办一些艺术展等各种展览”“如果能经常请一些团队来表演戏曲、相声、话剧就好了”“强烈建议社区开办夜校”“想在社区里听讲座”……笔者访谈后发现,年轻人对于青年社区文化生活的期待比较多元,但也体现出鲜明的共性与时代特色。图书馆、展览、表演、夜校、讲座等成为屡屡被提及的“关键词”。

确实,今天的年轻人,在生活趣味与审美品位上都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在普通的休闲娱乐方式之外,他们对文化生活有了更多需求,这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呈现。此外,也有青年网友表示,社区文化生活不仅可以是生活的调味剂,也可以是成长的助推器,比如有的社区会定期举办青年技能培训、青年就业指导、青年发展规划等活动,帮助年轻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这些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近年来,各种俱乐部、青年夜校等备受青睐。

然而,成本、便利性等因素,往往会化身“劝退”力量,让不少年轻人宁愿下班后窝在出租屋中自娱自乐。因此,他们把希望寄托到了社区的身上,如果文化生活能够有机地嵌套进青年社区当中,在年轻人的身边开枝散叶,不仅会大大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也会推动青年社区朝着功能更完备、图景更美好的方向前进。

当然,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对城市与社区的“硬实力”“软实力”都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

对于青年社区来说,首先在规划时就应将“文化服务”纳入考量。比如要为图书馆、展馆、剧场等场地建设留出足够的空间,在住宅楼一楼或适当地方设立咖啡厅、自习室等公共区域。同时也要提升空间利用效率,比如用于表演的剧场可以化身展馆,图书馆也可以用来开办讲座等等。

此外,社区也要不断拓展自身半径,为文化服务培育更加多元而有效的打开方式。一方面,要深挖社会文化资源富矿,引社会“活水”润社区文化。正如有网友所说的,“如果想在社区中看到名家展览、名师讲座、名角表演,还真需要社区多下功夫”。另一方面,社区也要创新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等手段,让住户们享受到更好的文化体验。对此,有学者建议,青年社区可成立专业的文化服务部门或团队,提升专业化运作水平与工作效率。

当然,也有青年网友表示,担心“青年社区文化服务会沦为形式主义”,建议“不要想当然,多问问大家真正需要什么”。确实,从图书馆该设计成什么风格、采购哪些图书,到办什么展览、开哪些讲座、讲什么课程、请谁来表演,都不应该沦为“走过场”。社区应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多渠道了解用户需求与喜好,画好住户与住户之间、住户与社区之间的“同心圆”。

社区作为城市的“神经末梢”,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与舞台,城市也应为青年社区的文化建设做好支持与保障工作。从宏观上说,城市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标准、出台相关规范,推动青年社区文化服务驶向制度化轨道;也可以进行整体统筹,打造特色社区,服务有着不同文化爱好、品位的青年。从微观上看,可以通过帮助社区协调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帮扶,或者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定向培训等方式,提升社区文化服务质量。

有人说,青年的样子就是城市的样子。从另一个角度看,城市的样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年的样子。近年来,青年社区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花结果,在偌大的城市中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片生活的港湾。未来,相信这片港湾会更有文化的醇度、服务的温度,帮助年轻人在紧张与忙碌之中,探索更加丰富多元的生活方式。

社区服务如何才能“抵达”青年

多年以前,搬进目前居住的房子时,我就注意到小区中央那栋楼了。与周围四四方方的居民住宅楼相比,这栋楼在设计时显然动了些心思,从一面看,建筑的形状是个大斜坡,从另一面看,L形的设计与旁边的小花园融为一体。

作为居民,难免与社区打交道,我很快知道这栋楼底层朝外的几个房间是居委会的办公室。直到前不久,我才发现楼里别有洞天。门厅挂着街道文化馆的牌子,里面则有着一间图书阅览室、一间健身房,还有舞蹈室、书画教室、放映室等多个房间,四层高的小楼,提供着文化、体育、艺术等多项社区综合服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区里的综合服务设施,很快让我产生“增值”感。但是,作为居住多年的“老居民”,我直到现在才发现这些家门口的便利设施,心里难免有些遗憾,又有些困惑:为什么作为这个小区的年轻一代居民,我对周边的公共设施如此不熟悉,这仅仅是因为自己不够关心社区吗?

别的不说,作为一名爱书人,路过公共图书馆、书店进去坐坐,是我在各地旅行时的习惯,可是,这么多年,我却始终不知道家门口还有一间图书阅览室。它并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互联网点评软件、电子地图里,也缺乏公众账号的介绍,对于习惯用网络搜索生活资讯和出行信息的年轻人来说,它几乎就是“不存在”的。

从服务体验角度来说,我也很快发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在“抵达”青年方面还有必要下更多功夫。比如,一迈入图书阅览室的大门,我很快被管理员喊住,要求登记包括姓名、手机号、居住地址等个人信息。这一规定在国内公共图书馆阅览室普遍对外免费开放的当下,显得多少有些不合时宜,用时髦的话来说,也足以劝退不少i人(性格内向的人)。

除了正常开放的图书阅览室,其他设施的开放与否则处于存疑状态。透过公共健身房的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跑步机、乒乓球桌等运动设施,可是它们在工作时间并没有开放运营。另外,尽管有一间门口标注有“书画教室”的房间,可大门紧锁,更无从得知社区是否开设有书画课。我承认,也许是自己体验不足、信息掌握不够充分,不能武断地说这些设施完全被闲置了,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究竟何时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我想不仅是我一个人存在的疑问。

前不久,上海等地的“市民夜校”仿佛在一夜之间走红,年轻人“下班上夜校”频频刷上热搜。市民不需要花巨资报名收费昂贵的商业培训班,只要几百元就能听完一整套夜校课程。实际上,市民夜校并非公共文化领域的新生事物,好多年前就已存在。时隔多年,夜校再次“出圈”,主要是因为部分夜校管理者创新传播方式,推出便捷的报名途径,让夜校服务更好地抵达青年群体。

近年来,有关部门在公共服务资源方面,投入了很多资源,各类公共文化空间、公共体育场馆相继落成,居民生活的“附近”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与此同时,让公共服务与城市主流群体精准对接,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必要前提。如果一些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者嫌来访者“烦”,为了减少工作量而“躲藏”,甚至恨不得“铁将军把门”,恐怕就背离了公共服务的初衷。

基层公共服务提供者要通过各类有效传播手段,让居民充分了解相关设施的位置、开放时间、使用条件。有关部门也应建立并维护公共服务联合体平台,结合电子地图,开发市民手机查阅离家最近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并实现活动信息的共享。

有“原子化”是当前城市青年群体的普遍生活面貌,他们处在陌生人社会之中,熟悉商业文明,却难以与身边的环境、社群建立深入联系。社区综合服务可以发挥社会生活“润滑剂”的作用,主动对接青年,让年轻人走出封闭的圈子,实现丰富社会交往、释放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的效果。社区服务只有不断提高开放程度,消除“信息差”,才能更充分地释放城市的热情与温度,更好地让青年融入城市,满足青年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需求。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编审 | 郑宗敏 谢宛亭(实习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