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的纸鸢书院第三十九话读书分享会:“登堂入室·我的非科班电影梦”在成都大学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特别邀请电影导演、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卓做客,活动吸引了成都大学师生到现场参与互动。
陈卓
现场,陈卓以“登堂入室·我的非科班电影梦”为主题,讲述了他如何从一名非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为了梦想而努力,一步一步走上电影导演之路的故事。
陈卓的父亲是一位露天电影工作人员,放映结束后,积攒下来胶片便成为陈卓儿时特殊的玩具。长大后,陈卓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硕士攻读数字影像专业。“我是得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拍摄电影,花了整整12年的时间,终于从一个文艺片独立导演,进入到了商业电影的领域。”
“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很多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用匠人的方式去学习。如今,知识是跨界的,手艺也是跨界的。”陈卓分享了他对于“非科班电影人”的看法,“导演也分为很多种,怎么样才能拍好自己想拍的电影、输出一部好的作品,是不容易的,而且要承担的东西非常多。”
“做一个建筑师跟做一个导演是差不多的,把构思在脑海中搭建起来,然后有不同的部门分工,团队一起努力去完成实现。”虽然是非科班的电影人,但建筑学与美术的功底仍然为他带来了很好的工作便利。在今年上映的《瞒天过海》里,片中建筑的原始图纸,就有不少出自陈卓之手,陈卓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无论是《瞒天过海》,还是明年四月即将上映的《彷徨之刃》,悬疑、反转的手法实际上只是叙事和刺激观众的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在电影里对现实、人性和情感的描述。
“我希望今日的分享可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比如如何面对自己想要干的事情。”陈卓说,自己很喜欢这种非课堂的与年轻人沟通的方式,希望多与大学生沟通,能够帮助大家挖掘到一些有用的知识。
在沙龙环节里,陈卓与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晓萍以电影《瞒天过海》为案例,就“电影-青春-如何用专业的态度过好不设专业的人生”这一话题,围绕电影与当下的社会焦虑、电影与青年的关系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嘉宾们带来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李东沧的相关书籍,鼓励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现场,青年学子还围绕“电影节奏快与慢该如何平衡?”“悬疑类电影类型片的局限性和挑战点?”“实现导演梦想,该做哪些准备?”等问题和在场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我特别喜欢电影,今天,通过嘉宾们的分享,让我对电影这个行业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如果今后有机会的话,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够从事相关工作,成为陈导那么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张琳告诉记者,这样的读书分享会让她了解到了平时接触不多的电影行业方面的知识,意识到自身努力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为自己追求梦想点燃了激情。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