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国花3000万美金买一艘废船,打开舱门后却发现赚翻了!

1984年,我国花3000万美金买一艘废船,打开舱门后却发现赚翻了!

00:00
11:00

1984年,中方花费重金从澳大利亚买来一艘“废船”,招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嘲笑。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是这艘频繁出事的航空母舰,直接让中国海军赚翻了。

这艘“废船”到底有何来头,为何中国花费重金也要将其收入囊中?当美国等西方国家得知中国捡到宝之后,又作何感想呢?

价值千万的“废船”

如果要说谁是海上最能闯祸的航空母舰,想必各国海军都会提名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在墨尔本号服役的日子里,与他相撞过的大小船只不计其数。除了澳大利亚本国的船只之外,连号称地表最强的美国海军舰队,也被墨尔本号误伤过。

或许正因为如此,墨尔本号才被澳大利亚民众戏称为“澳大利亚的国宝级航空母舰”。但是,如果要回顾墨尔本号的制造历史,恐怕要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英国。

事实上,墨尔本号原名叫做“庄严号”,在二战结束的半年前下水试航,是最早服役于英国皇家海军的护航舰。

不过,“庄严号”刚刚试航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没有必要再为“庄严号”加装攻击设备了。

另一方面,此时的英国元气大伤,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装备这个全新的航母。恰好此时澳大利亚得知了这个消息,因此向英国皇家海军抛去了合作的橄榄枝,希望能够购买“庄严号”。

英国需要钱,澳大利亚需要航母,双方意向一致,很快就达成了合作。而“庄严号”也从此开始服役于澳大利亚海军,并被改名为了具有澳大利亚地标特色的“墨尔本号”。

从当时澳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墨尔本号排水量14200吨,可以搭载10架直升机,除此之外,还能承担相应数量的三磅炮、固定翼飞机、天鹰攻击机以及对空火炮等武器装备。

虽然这样的数据与现在的航空母舰无法相比,但是对当时的各国来说,墨尔本号已经算是排名靠前的现役航母了。

不过,当时各国对于澳大利亚购买航母的行为十分不解。从军队体量上来说,澳大利亚并不适合配备一艘像墨尔本号一样的航母。直白点来说,就是澳大利亚的军事力量太弱,与墨尔本号的实力不搭。

对于这些传言,澳大利亚军方并不理会。从英国买回墨尔本号之后,澳大利亚海军简直像捡到了宝贝一样,对其十分爱护。之后,澳方又向老美求助,希望美国可以派出技术人员,为墨尔本号进行改装。

或许是澳大利亚出手太过阔绰,美方不仅花费大力气为其修改了甲板跑道,还大刀阔斧的给它加载了蒸汽弹射器。经由美国改造之后,墨尔本号真正成为了一艘威风凛凛的现役航母。

面对着停泊在港口的钢铁巨鹰,澳大利亚是说不出的喜欢,除了在海洋上执行任务之外,但凡有超过两个国家的社交场合,澳方都要派出墨尔本号作为运载船只,“炫耀之心”溢于言表。

不过,澳方还没有高兴两年,这艘被吹上天的航空母舰,就开始了它的闯祸之旅。

“墨尔本号”闯祸之旅

1957年10月的一天,平静的阿德莱德港口突然传出了响亮的碰撞声,原来,正准备停泊在此的货船蓝卡号,不小心撞上了墨尔本号。

根据澳大利亚海军当时披露的信息来看,当时蓝卡号和墨尔本号从两个方向一同驶入港口,由于墨尔本号减速装置出现了问题,导致双方船身相撞。不过,由于蓝卡号紧急减速,双方并没有出现大问题。

然而,此事之后的墨尔本号似乎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了在洋面上的“横冲直撞”之旅。

1964年,墨尔本号又出事了。这次,它撞上了为其护航的驱逐舰“航海号”。与上次的安然无恙相比,这次墨尔本号直接将“航海号”撞成了两半,导致航海号上82名服役官兵阵亡。

不过,墨尔本号在这次相撞事故中也没有讨到便宜。根据船长罗伯森所言,当时墨尔本号的两个平衡舱已经出现泄露,船只的前舷和右舷甚至还被撞出了小洞。

澳方民众对此事也是议论纷纷,要求军方处理墨尔本号,为航海号上阵亡的82名官兵负责。不过,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当天执行护航任务时,是航海号占用了墨尔本号的航道,这才制造了相撞惨剧,墨尔本号对相撞事故不负主要责任。

逃过了民众指责的墨尔本号,仍然像以前一样航行在海洋上,时不时还会出现在外交场合。在之后的三年时间内,澳大利亚多位领导人乘坐墨尔本号相继到达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日本和中国。

就这样,墨尔本号又度过了平安的五年,直到1969年一次联合军演,才让它在世界人民面前丢光了脸面。

当时,东南亚海洋国家牵头,举行了一次名为“海妖”的海上联合军演,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西方国家也有参与。

就在6月2日凌晨这天,正在正常行驶的墨尔本号与执行反潜任务的驱逐舰“伊文思号”相撞了。与航海号的命运一样,伊文思号也被墨尔号拦腰截断,舰艇上73名官兵阵亡。

要知道,伊文思号可是美国人的驱逐舰。其他美国军舰上的士兵得知此事后,叫嚣着让澳大利亚军方给个说法,于是澳方只好紧急退出军演,对相撞事故进行调查。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次的责任,竟然也不在墨尔本号,而是因为伊文思号的舵手开错了航道,而得知正确航道的舰长偏偏又在此时玩忽职守。

不过,虽然责任不在墨尔本号,但是美国人心里仍然不痛快,第二天退出了军演。

从那之后,备受澳大利亚军方喜爱的墨尔本号也失了宠,之后,它又相继出现了两次相撞事故、一次自燃事故和一次爆炸事故,最终耗尽了澳方所有的耐心。

为此,澳大利亚军方决定面向全球转手墨尔本号,也正是在这个契机之下,墨尔本号进入了中国联合拆船公司和黄埔造船厂的视野。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黄埔造船厂与黄埔军校一脉相承,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也是我国第6大造船厂。黄埔造船厂的想法是,可以以墨尔本号为蓝本,制造工程船和渔业船。

不过,虽然我方以民用目的收购墨尔本号,然而,澳大利亚确实还留了一手。他们在出售前已经拆除了船上的所有装备,经过拆解之后的墨尔本号基本上与空壳无异。

不过,就是这样一艘“废船”,还是被黄埔造船厂高价购入,而它们的举动,也引发了国内民众的质疑。

中澳双方交易始末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艘下水的航母是辽宁舰,而它的前身,正是乌克兰的瓦良格号。

但要从时间上来说,真正买入中国的首艘航母,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不过与瓦良格的吨位和性能相比,墨尔本号存在巨大的改进空间,因此只能进行拆解使用。

也许正因为墨尔本号的改造价值低,因此中国的购买决定才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冷嘲热讽,就连处处给中国使绊子的美国,都懒得阻止这件事,只顾在媒体上唱衰“中国海军企图依靠‘三手船’发明航母,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不过,也正因为外界的不看好,导致中国购买墨尔本号的开销,远远不像购买瓦良格那样高昂。1985年,中方以150万美元的价格,买回了已经被拆解为“废铁”的墨尔本号,并为其改名为“长春号”。

然而,在中国专家看来,“长春号”并非像外界描述的那样是一艘“百无一用”的“废船”。先不说澳方大意留下的飞行甲板、蒸汽弹射器和阻拦索,光是那些转备的安装拆卸痕迹,就足以启发中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长春号”上残留的装备痕迹,加速了中国独立制造航母的进程。而墨尔本号与后期的瓦良格号一样,也成为了中国海军事业发展的催化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三艘航空母舰,是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海军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如果以满载排水量为判断标准,在我国三艘航空母舰中,辽宁舰和山东舰是名义上的中型航母,但却可以压线达到大型航母的排水标准,而具有85000吨排水量的福建舰,更是当之无愧的大型航母。

从舰载机数量来看,中国三艘航空母舰大约可以搭载132架战斗机。要知道,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战斗机总和,可能还没有132架。

仅以下水最早的辽宁舰相比,目前,辽宁舰已经具备了夜间起飞和降落的能力,可以24小时执行飞行任务,这意味着辽宁舰的实战能力得到了完全的保障,“时刻准备着”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量变引发质变,辽宁舰的成功,不仅依托于瓦良格号本身。先于瓦良格号来到中国的墨尔本号,也为攻克航空母舰技术做出了奠基工作。

如今,中国三艘以省份命名的航空母舰均已下水,目前也有消息称中国的第四艘铺、第五艘航母正在同步研究,在这两艘之间,或者会出现一艘直接媲美美国福特号的超级核动力航母。

结语

从郑和下西洋开始,走向遥远的深蓝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梦想。然而,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撑。

航母作为航行在广阔洋面上的钢铁巨鹰,是一个国家移动的主权,也是国家实力的代名词。我们也相信,在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国国产航母一定能取得接续不断的成就,助力中国海军,走向遥远的深蓝。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