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多次打压中企,印度是何居心?

陈冰:多次打压中企,印度是何居心?

00:00
06:44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印度执法机构近日突然逮捕两名vivo印度分公司高管,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两个月也抓了vivo四名高管,究竟是为什么?

特约评论员 陈冰:vivo已经对事件表态,说“深感震惊”,并把逮捕行为说成是骚扰行径,给整个行业带来不确定性。印度对外国企业的监管素来臭名昭著,常常出尔反尔,动辄罚款等等,所以印度也有“外企坟场”之称。不仅仅对中国企业如此,印度对待其他国家投资者也是毫不客气,甚至毫无章法。因此,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阿尔温德·苏布拉马尼安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常驻印度高级代表乔希·费尔曼,曾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为何印度不能取代中国》,其中指出,如果不解决“投资风险过大、政策内向性过强、宏观经济失衡过大”这三大障碍,印度将错失跨国企业的投资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

印度的营商环境较差,官僚主义盛行,以及政策朝令夕改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已吓跑了不少国际投资者。根据印度官方公布的数据,从2014年至2021年,有2783家在印度注册的外国公司终止在印业务,约占在印跨国公司的六分之一,撤离的公司包括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美国摩托车制造商哈雷·戴维森和美国汽车公司福特等。这些公司撤退后说,印度的法律很“魔幻”,总结起来就是“高标准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三大特点。法治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这样的法治环境,令外企无所适从。事实上,这些年遭遇印度胡乱执法的外企,不仅有中国的华为、小米、vivo、OPPO,还包括美国微软、IBM和韩国三星等等。但总体而言,印度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和不公平待遇尤其严重,因为中印之间除了经济竞争,还有地缘政治竞争等因素。

直新闻:为什么印度对中国企业的打压要超出其他国家投资的企业?印度的经商环境不如人意,为何还有那么多外企要前往呢?

特约评论员 陈冰:现在的印度,虽然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不太好,但经济却是蒸蒸日上。特别是印度人口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外企投资还是比较踊跃,即便受到不公平待遇,也想去占一些市场份额。另外,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让很多外企尝到甜头,所以现在外企在印度投资也有这样的考虑,也期望印度能改善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实现“中国式”的爆发性增长。

为什么说印度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尤甚,对中企的待遇比其他外企要更蛮横一些呢?我想有三个原因。

第一,中印两个经济大国,竞争是必然的,而且竞争的焦点已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所以印度对中国的通信企业和其他制造业的打压尤其严重,常常在关税方面设卡。

而更匪夷所思的是,就像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所报道的,印度故意引入“官僚摩擦”的策略,让印度的官员对中国企业指手画脚,试图把他们“烦死”,也就是vivo所说的骚扰。其中,指责企业不遵守税收规则,是印度官员最喜欢采取的手段,小米、OPPO,还有比亚迪和上汽集团的子公司名爵汽车,都曾因涉嫌少纳税而遭到调查。

第二个原因是中印边境争端。一个国家的安全或者军事力量,总与经济实力密切关联。当印度在边境问题上无法与中国讨价还价时,就会对在印度投资的中国企业下手,通过提出种种无厘头的要求,把你的投资转为己有,或者薅羊毛,或者掌控中国企业。印度要求中企在印度投资必须通过和印度企业合资的方式,甚至要求在印中企的首席执行官、财务官、技术官、运营官都要由印度人担任,分销商要求是印度公司,这些都是为了掌控中国企业,并反过来将其作为边境争端中的一张牌来使用。

第三,印度很想借美日欧对印度的战略支持,来发展制造业,从中国夺取一些出口导向的产业,并且充当全球南方的领头羊。这没印度想的那么简单和容易。中方早就指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利用印度来分裂全球南方,削弱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纽约时报》说,在发展融资、基础设施和贸易、技术上,印度仍然没办法与中国竞争。全球南方享受最尊贵待遇的,仍是中国,而不是印度。

作者|陈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陈淼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张静,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