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复习第43课做事的态度解行相应行是枢纽20231223

周六复习第43课做事的态度解行相应行是枢纽20231223

00:00
38:56

学问学问也要学着怎么问,也要问对人


学问学问,也要学着怎么问。但是问也要问对人,他一定要学有专精,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能不能来问我怎么煮菜?那就问错了。所以问要问对人,很多朋友在问人的时候,往往都会问那些会认同他想法的人,明明自己就很放不下,还去问那些很执著的人,然后就会觉得:“你看我应该也没有错。”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往往都很怕问那个会一针见血的人,而那些人反而都是真正能利益自己的。


附:《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小传整理


李毓秀夫子(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李毓秀夫子,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康熙雍正年间绛州(今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祖籍辽宁铁岭,出生于山东潍县(即潍坊市寒亭区)李家营村,编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诞生于清·顺治4年(1647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 ,雍正七年(1729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辞世。


史料记载,李毓秀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他一边教书,一边开始写"童蒙养正李氏家训",并将抄写的书免费赠给前来学习的学生。


李毓秀在长期的童蒙教育中体会到,教孩子行为端正要比教孩子学知识更重要。他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核心,参考朱熹的《童蒙须知》《小学》编写了《训蒙文》。《训蒙文》编成后,被誉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后来,经过乾隆年间儒生贾存仁的修订,改名《《弟子规》》,清代许多地方政府都曾令所属州县,将《弟子规》列为私塾或义学的童蒙必读书籍,有“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之称,其影响几乎超过《三字经》,成为后人称为“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重要的训蒙养正读本。


李毓秀自幼淳朴谨慎,孝亲友弟,做事循规蹈矩。“少从党先生成学”,拜著名学者党成(字冰壑)先生为师,从师党冰壑 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李毓秀学问好,修养好,是一位博学通达、见素抱朴的乡间师者,被人尊称为李夫子,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直隶绛州志》对其记载均为:“晚而讲易敦复斋,听者屡满户外。”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在他的《旭华堂文集》记载李毓秀的的人品:“视异母弟,温温抚爱,若惟恐有伤,弟固乐其有兄,而闺内亦忻(XI)然若有动也。”。


李毓秀的著作有《弟子规》、《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因撰写《弟子规》,去世后他的牌位被供奉在绛州先贤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