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线上平台商品被消费者给差评后,商家申诉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商家。
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一则被称为“赛博判官”的平台申诉模式引发关注。据了解,商品被消费者给差评后,商家在外卖平台点击“申诉”说明相关情况后,平台会把用户评价、商家回评、用户订单、用户备注、配送信息等内容推送给大众评审,评审以投票的方式决定支持用户或者商家。
消费者是上帝,商家为了经济利益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并没有错,消费者也有对商品评价的权利。但有时候,“上帝也会打盹”,如果消费者“打盹”了,也难免会误伤商家。在平台经济盛行的当下,一个差评对商家的影响远大于过往的评价,进而影响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从构建良好市场环境的角度来说,当然要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家的正当权益就可以被随意践踏。让商家拥有对恶意差评说“不”的权利,让消费者对商家的评价更客观,就成为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赛博判官”的出现,旨在纠正过去平台经济中由消费者单方面对商户进行评价的机制,给商家一个“为自己辩护”的机会。作为平台经济管理创新方式,“赛博判官”的出现,丰富了商家和消费者争议的解决方式,弥补了传统评价体系的缺陷,有很强的纠偏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建设更公正的市场环境。
不过,从已有的一些实践来看,要更好发挥“赛博判官”机制的价值,亦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从报道看,“赛博判官”也会遇到很多难题,比如,大众评审“不专业”“没耐心看证据”等现象相对突出。
要让“赛博判官”的“判词”更为客观理性,就需要在“赛博判官”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标准,“赛博判官”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评判要有一定的专业性,避免更多感情色彩,避免“凭感觉”作出判断。
有学者就建议,平台应当通过后台算法和非隐私个人数据,建立完善的评审员评级制度,根据责任心、判断力等多种因素,对评审员进行评级,据此分配复杂程度不同的争议案件。
而在完善“赛博判官”的评判机制、证据提交等方面,平台也需根据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更多完善,以更好发挥“赛博判官”机制的价值。
也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适合聘请“赛博判官”进行纠纷的评判。平台本身的监督,以及工商部门监督、专业评审机构的鉴定、消费者维权机构的权益保护等,这些都不可或缺。只有协同行动,才能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评判体系,帮助用户更好地解决问题。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