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小学生,你有成长故事和烦恼要倾诉吗?这有一个“树洞”

成都市中小学生,你有成长故事和烦恼要倾诉吗?这有一个“树洞”

00:00
10:09

12月21日下午,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高新区教育文体局、成都蒙彼利埃小学承办的2023成都市中小学生成长讲座·第四讲正式开讲,这也是2023年度“成长讲座”系列活动的最后一期。

随着活动的结束,将继续无时无刻陪伴大家共同成长的“树洞”缓缓开启。

今后,无论同学们想要分享成长故事,还是希望获得成长困惑的解答,都可以通过“成都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的“综合服务”栏目,进入“成长讲座-树洞”进行留言。

如果你把这里当作“树洞”,只想分享故事、倾诉心情,那么“树洞”的回应一定是“不打扰”;

如果你把这里当作一个求问答疑的地方,那么也可以留下自己的问题和联系方式,“成长讲座-树洞”会有很多像成长博物馆的成成老师一样的大朋友,为你提供及时的帮助。

那么,在今天的成长讲座上,有哪些小朋友、大朋友进行了分享?他们又聊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023成都市中小学生成长讲座·第四讲现场

小时候,每当遇到难题,相信很多小朋友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去寻求父母的帮助。但随着年龄增大,不知不觉中,不少孩子会开始逐渐“逃避”和父母交流,甚至会选择用沉默去应对面对他们的关心。

青春期的你们。或许有了更自我的情绪,开始觉得父母不会理解自己,或许觉得没有什么“喜”值得与父母分享。但是,家庭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力量源泉,正如世界上所有关系都需要相处的智慧,如何从家庭中汲取能量,也是一门学问。围绕这个话题,本期成长讲座邀请到了三组各具特点、充满积极正能量的学生家庭,来分享是怎样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让孩子收获了无穷的成长力量。

2023成都市中小学生成长讲座·第四讲现场

“资深博主”这样平衡学习和网络

一边上学,一边当“学习博主”,这是“资深”博主波妞的日常。在她看来,手机和网络并不是“洪水猛兽”,它们只是工具而已,帮助我们用文字和影像记录生活。

波妞的爸爸是拥有百万粉丝的微博大V石叔,在石叔引导下,波妞从小学开始就独立运营自己的微博账号,尽管年纪不大,但也拥有了近1万的粉丝量。运营账号的同时,她的学习也没有落下,上一次考试还考了全班第三名。

“我也有过沉迷手机的时候,那时学习成绩很差。”波妞回忆道,有次偷玩手机被发现,爸爸很生气,这让她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她和爸妈约法三章,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后来,她还主动出击,提出要制定学习计划的想法,并寻求爸爸的帮助。爸爸也很耐心,陪伴她做题、纠错,告诉她从错题中归纳提炼,对症下药。

波妞和她父亲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主动告诉爸爸妈妈自己的想法,往往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波妞说,从“学渣”到“学霸”的过程没有捷径,她用坏了三个打印错题的“秒秒机”,分科目、分题型去做错题整理,家里错题本都堆了好几沓。

“上网”和“学习”要如何平衡,这对许多学生家庭来说是道难题。石叔和波妞的经历,则给了大家一个优秀的参考答案,父母的陪伴引导不可或缺,孩子自身的自律坚持也非常重要。而大家需要做的就是,自己找到平衡的方法,学会分配时间,这样一来,相信没有父母会拒绝孩子合理的娱乐需求。

波妞和她父亲

“攀岩冠军”的攀登之力来自这里

你会坦然告诉父母自己的梦想吗?对于这个问题,陈宣臻很有发言权。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在今年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上,连夺U16组女子攀石、女子难度两项冠军,成为中国首位获得亚洲双料冠军的攀岩运动员,创造了历史。

谈及攀岩,陈宣臻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从小时候喜欢攀爬,到父亲第一次带她走进攀岩馆,从训练路上的陪伴到生活中的指导。“在爸爸妈妈日复一日地陪伴中,让我不仅获得了坚持攀岩的力量,也养成了自信、乐观的心态。”在陈宣臻的讲述中,父亲的角色有着更多具体的形象,是指引者、是教练、是心理指导师,也是厨师。攀岩时,握在爸爸手中的安全绳,就像连接父女的纽带,给予她安全感。在这样的陪伴中,她成长为一个很有想法和主见的女孩。

陈宣臻和她父亲

对于女儿为自己定义的多重角色,陈爸爸也掩不住自豪。他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就是:完全支持女儿,让女儿能够在自己的意愿下尝试更多可能。

谈及未来的规划,陈宣臻打算在职业运动员的道路上继续尝试。“我跟爸爸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3小时,我说我的想法,爸爸和我一起详细地讨论计划,比如在一年的时间里,如果我能适应职业运动员的节奏,就会支持我继续走下去。当然,爸爸也很耐心地告诉我,即便不能成为职业运动员,我也可以保持攀岩这个爱好,鼓励更多人尝试攀岩这项运动。这也是一种成功。”

“亲子沟通”“谈论人生梦想”,或许对于部分家庭来说,这是太久没出现过的场景。但其实只要敞开心扉、掌握沟通这门技巧,便能轻松“拿捏”父母,获得来自他们的最坚实的后盾力量。

陈宣臻和她父亲

“乐队家庭”的共同爱好让成长充满力量

二孩家庭的亲子相处会不会产生更多矛盾?两个孩子该如何平衡?“原汤抄手”乐队家庭有自己的秘诀——共同的爱好。

爸爸、妈妈、姐姐、弟弟,一家人就是一支乐队,音符和节奏成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独特羁绊。

在爸爸妈妈音乐爱好的熏陶下,姐弟俩天生自带音乐细胞,他们喜欢音乐,也享受音乐带来的成就感和松弛感。姐姐说:“我觉得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共同的爱好,所以我们家人之间的相处就像朋友一样,可以一起出去演出,一起讨论相关的话题,就连在学校表演节目,我们都可以全家一起上,音乐给了我们很多一起相处的时间和共同的语言。”

“原汤抄手”乐队家庭

音乐为家庭氛围注入了活力,也让每个家庭成员相处更加融洽。但对于正在上学的姐弟俩,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兴趣与学业如何平衡,始终需要他们来回答。

在姐弟俩看来,乐队的排练都是在空闲时间进行,并不会占用学习时间,也不会耽误学业。而爸爸的目光或许看得更远,在他看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是全方位的,不只是学业,更需要关注他们是否在主动思考,也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品质。比如,对于外向的姐姐,他首先会对她擅长思考和提问进行肯定,其次才是鼓励她主动表达;对于成绩起伏较大的弟弟,他发现弟弟的学习能力和运动天赋,并鼓励弟弟尝试更多的学习。

“原汤抄手”乐队家庭

“原汤抄手”开启了一种很新的家庭相处模式,他们以一个共同的爱好为纽带,在彼此尊重、友爱间散发出自信、开朗的力量,让人羡慕,也让人对“家庭”的概念有了新的定义——用发现的眼睛找寻每个人的闪光点。

成成老师

最后,成长博物馆的成成老师总结到,成长从来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需要孩子和家长共同努力、共同进步,而交流和沟通,是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和助力成长的重要方式。同时,成成老师也建议家长“退后半步”,接受孩子成长的无限可能,接受孩子在成长中那些无关痛痒的“错误”,陪伴在孩子身边,和他们一起成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