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AI,互联网医疗迎来新契机

拥抱AI,互联网医疗迎来新契机

00:00
06:35

在医疗领域,互联网的逐步渗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行业发展趋势。如今,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兴起,互联网医疗早已不再满足于挂号、买药等功能,向医疗的诊疗领域切入。2023年,互联网医疗开始拥抱人工智能。

两家平台相继推出AI问诊

“您好,麻烦您告诉我您的性别和年龄,以及哪里不舒服?”

“女,35岁,右手食指前两个指关节疼和胀,影响局部活动1周。”

“对于您的症状,我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以便可以更准确地帮助您。1.您的疼痛是怎样的?例如是持续的还是阵发的,是剧烈的还是轻微的?2.您的疼痛是否会在某些活动或在休息时加重?3.您是否有任何其他的症状,比如疲劳、体重下降、发热、皮肤或眼睛变黄等?”

这是记者体验医联推出的MedGPT时的一段对话。接下来,这位“AI医生”还询问了患者更多情况,包括膝盖酸痛情况、是否患有慢性病等,并对记者提交的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解读,然后给出进一步的辅助医学检查方案。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有更详细的血清、抗体等检查结果,AI医生可以给出诊断和药物推荐。

这款工具是医联在今年5月发布的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医疗大语言模型——MedGPT。国内首次AI医生与真人医生一致性评测结果显示,MedGPT与三甲医院主治医生在比分结果上的一致性达到96%。与通用型的大语言模型产品不同,MedGPT主要致力于在真实医疗场景中发挥实际诊疗价值,实现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流程智能化诊疗能力,MedGPT会在患者收到药品后,主动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与管理、智能随访复诊、康复指导等智能化疾病诊疗动作。记者了解到,到2023年底,MedGPT有望覆盖国际疾病分类10中80%病种的就诊需求。

拥抱AI,医联不是唯一一家。几乎与医联同时,另一家互联网医疗知名企业春雨医生也发布了基于大模型的AI在线问诊产品—春雨慧问,将在线问诊原本的“人——人”模式升级为“人——机器——人”的全新架构,重新定义在线问诊。春雨医生方面表示,对AI大模型在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规划,将从AI智能问诊起步,逐渐扩充到医疗服务、医药供给、健康管理、保险支付等医疗服务全过程的闭环中来,让春雨AI大模型成为能够服务全人类的“AI数字家庭医生”,充分利用人类高科技智慧的结晶,来真正破解医疗健康领域“质量、成本、可及性”的“不可能三角”。

目前,用户在春雨医生公众号中,便可体验“春雨慧问”提供的在线问诊服务。

互联网医疗的下一个阶段?

从最开始的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到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现已经有十多年时间。期间,行业经历了持续的大规模融资和打造线下诊所、互联网医院频繁涌现,竞相打造医疗生态服务圈闭环等阶段,尤其是在大热的融资潮期间,互联网医疗一度站在资本的风口。仅在2014年,国内移动医疗企业融资案例就超过80起,这一数字是过去5年里该领域所有融资案例数量总和的近3倍,融资规模也不容小觑。随后,随着资本红利逐渐褪去,盈利模式也在持续探索中,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环境变得严峻起来,仅2017年,国内就有超过1000家互联网医疗企业被注销,随后的几年中,腾爱医生、青苹果健康等业内知名企业纷纷退场,互联网医疗行业举步维艰。

无法切入作为医疗核心的诊疗环节,始终在挂号等外围徘徊,是互联网医疗被认为难以盈利的根本所在。互联网医疗发展的背后,是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带来的空间。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35年,全球医疗保健行业将会出现1290万的医务工作者缺口。这一局面在国内同样如此。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互联网医疗带来了流量的“暴增”,尤其是在抗击疫情初期,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作用被多次写进部委文件,多家互联网平台的用户访问数量是平时的好几倍,部分APP新注册用户量更是增长10倍。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让国民意识到了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次疫情让全国人民都上了一堂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教育课程,大大缩短了用户教育的周期,促使老百姓对互联网医疗接受度极大提高。”

如今,快速涌来的流量逐渐退去,如何继续保持用户的高活跃度、留存率,是摆在每一家互联网医疗机构面前的共同话题。不可否认的是,AI的出现,让互联网医疗更进一步,至于互联网医疗能在AI的助力下向前迈进多大一步,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