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如何继续用好这“关键一招”,再度引发全球关注。深圳卫视《大湾区会客厅》推出特别策划“改开向未来 全球学者说”,对话多国学者。
近日,《大湾区会客厅》栏目组远赴英国,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谈。英国知名历史学家、政治学者克里·布朗是公认的“中国通”,长期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他,坚持以历史学者的中立视角观察中国、解读中国。
1991年,一次偶然的中国行,成为他书写中国的故事开端。1994年,他决定到内蒙古医学院教书,自此开始游历中国、研究中国的旅途。回到英国后,他又作为英国驻华大使馆首席秘书再度派驻中国。
6年在华生活经历、100多次访华行程,克里·布朗的足迹遍布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30多年来,他亲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将这些变革故事浓缩于已出版的20多本有关中国的书籍当中。然而,克里·布朗认为,未来中国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内部挑战和更加恶劣的外部环境,如何“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克里·布朗建议,中国要做好两件事:对内继续发展经济;对外继续通过“一带一路”为伙伴带去利好。
深圳卫视直新闻主持人 何嘉琪:很高兴能在伦敦与您面对面交流。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从您的视角回顾过去45年,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克里·布朗: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91年,改革开放的13年之后。可以说,从那时到今天,变化是巨大的。我最初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我还记得住的公寓没有热水,经常停电,水果和蔬菜还是定期供应,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直接购买。三四年前,我故地重游,景象变化之大,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无法辨认”。我第一次从北京去上海花了整整12个小时,而现在坐高铁只要4个小时,简直不可思议。
深圳卫视直新闻主持人 何嘉琪:您到访中国100多次,哪个城市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克里·布朗:有五个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呼和浩特,因为我在那里生活过;一个是北京,我在那当过几年外交官;另一个是上海,1998年我第一次到上海,我喜欢上海的建筑和氛围;还有西安,从唐朝开始就是首都,我越发爱上它;香港,给我一种独特感受,尤其是1997年回归中国后,它仍然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这五个城市是我去过最多的地方,还有乌鲁木齐、拉萨等等其他地方,所以我对中国不同城市和其周边农村的差异有一些了解。
深圳卫视直新闻主持人 何嘉琪:您到访深圳的次数多吗?您认为和您的第一次访问相比,这座城市最大变化是什么?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克里·布朗:我第一次去深圳是在1994年,以外交官的身份,当时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已经走过了14年的发展历程。我记得当时我在深圳逛了一圈,还在香格里拉酒店遇到了一些朋友,当时感觉深圳是一个混合型的城市。有些地方非常发达,有些地方仍然贫穷,但可以肯定的是,深圳从那时起就步入高速增长阶段。我还去过华为总部和腾讯的总部,我最近一次去深圳是在2019年。
深圳卫视直新闻主持人 何嘉琪:您来深圳时与所到访的企业进行了怎样的交流?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克里·布朗:我作为澳大利亚高级官员代表团的顾问访问过华为和腾讯。显然,华为在当时就展现了极为先进的水平,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尤为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还见了任正非,了解当时华为运营情况。当时,他们在欧洲的业务就已经遇到阻力。华为的产品和功能无疑是高质量的,但是当时还是备受质疑,只因为它是一家中国企业。
深圳卫视直新闻主持人 何嘉琪:那么从您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全球化仍然是主流吗?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克里·布朗:这取决于如何定义全球化。显然,以前是更加开放的全球化,尤其是在贸易方面,但现在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不认为我们可以避免全球化,我认为它是在发展和变化的。中国有自己的全球化版本,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版本。所以尽管大家都在说全球化,有意思的是,实际上它们都是不同的。
深圳卫视直新闻主持人何嘉琪: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局?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克里·布朗:中国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对内继续发展经济,现在中国内部面临消费、就业和房地产等问题。但我认为中国人对未来仍保持乐观预期。二是中国在非洲、拉丁美洲、中东、亚洲地区拥有庞大网络,以及“一带一路”,这些伙伴关系对中国非常有利。
这是一个双轨世界。一个是美国及其欧洲盟友组成的世界,另一个是中国和它的伙伴。一个世界更关注中国的同时,也有一个世界更关注欧美,我想这可能就是未来的趋势。
深圳卫视直新闻主持人 何嘉琪: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您如何看待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克里·布朗:我了解这个城市,它拥有巨大的高科技能力。事实证明,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我认为这一点不会发生改变。
外部世界有时很难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对外国人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可能不是一个人们很容易理解的概念。我想我们一直都知道中国是不同的,并试图弄清楚它是如何不同,以及这种不同意味着什么。几百年来,欧洲人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思考这些问题。
深圳卫视直新闻主持人 何嘉琪:以您的经验来看,对中国最大的误解是什么?比如您的朋友住在英国,从来没有去过中国,那么他们对中国可能产生什么样的误解?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克里·布朗:我想大多数外国人认为中国只是一个整体,一切都非常统一,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问中国是什么?14亿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存在许多差异。杭州人和深圳人是不同的,西安人和沈阳人之间也有差异。社会经济群体也存在差异。生活在浙江经济发达地区的社群,和生活在甘肃的农民群体也是不同的。人们常常强调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但其实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对我来说,中国是非常多样化的。很多古代文明都会被遗忘,中国文明是古老的,但也是动态的。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这种多样性以及动态,是最吸引我的,所以我在中国去到不同的地方,总是觉得很兴奋。
深圳卫视直新闻主持人 何嘉琪:那么中国如何让西方更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 克里·布朗: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让更多的人去中国看看。我不认为对中国会有什么概念,除非能到中国。我曾经在澳大利亚工作过,我认为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多数澳大利亚人都有去亚洲或中国旅行的经历。而在英国,很多人没有。在英国有很多人谈论中国,也有很多人自称是中国专家,但他们从未去过中国。我觉得这很奇怪。对于一个从未踏足过的国家,他们如何能成为专家?
近20年来,我被问及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向西方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这不是中国讲故事的问题,中国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如果向那些不太了解中国的人讲述,他们可能不想听。当你把中国故事讲给一个没有能力倾听和理解的听众时,它就行不通了,责任在我们。所以我在英国的工作就是试图帮助人们理解,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要轻易做出判断。
作者|王瑜,深圳卫视《大湾区会客厅》导演
编辑|王智婧,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季靳玮,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