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底,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数据交易规模增长1倍,场内交易规模大幅提升,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创造的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数据赋能经济提质增效作用更加凸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从8年前的“互联网+”到如今的“数据要素×”,如何看这一主体的转变?如何理解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系统研究所副所长王钺看来,从8年前的“互联网+”到如今的“数据要素×”,都对产业产生重要影响。“互联网+”的核心是连接,使得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个体之间能够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连接和协作。这种连接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还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则表现为“协同”、“复用”和“融合”三种赋能机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对“互联网+”的拓展。数据要素的“协同”效应不仅仅指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还可以是不同要素之间的协同,以协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复用”效应充分利用数据低成本复制的特点,通过在不同领域、不同场景、不同主体之间推动数据的重用释放数据新价值;“融合”效应则通过将不同品类、不同来源的数据汇集到一起,发挥数据的规模效应,以量变推动质变,催生新应用、新业态。
如何有效发挥出不同行业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王钺认为,数据要素和产业结合可以促进不同行业的快速发展,这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侧协同发力。一方面需要数据要素的供给侧改革,加强数据要素的相关制度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同时,还需要在需求侧通过试点示范充分展示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并具体分析不同行业的业务需求,以便确定哪些行业可能会最先获益。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