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最让人沉醉的一抹底色。自然之绿,在于风烟俱净、绿水青山;城市之绿,在于源头减量、循环利用、绿色发展。2023年以来,郑州市把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十大战略”之一深入实施,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郑州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这片欣欣向荣的大地上展现出澎湃的实践伟力。
用好再生水 改善水环境
站外四季变换,站内四季如春。郑州高铁东站站内冬暖夏凉的宜人温度,来自于再生水利用。该项目采用郑州市王新庄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作为上位能源,利用再生水水源热泵技术,总供冷供热面积约12万平方米。
2023年,龙湖金融中心城市综合体1号能源站、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郑州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地铁4号线关陈停车场、郑飞集团科研楼等再生水供暖供冷项目已建成投运,实现再生水有效利用,缓解了冬季热源紧张问题。龙湖金融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地铁2号线开元路停车场、地铁4号线河西停车场、地铁12号线河西车辆段等项目正在建设。
水是生命之源,对郑州尤为宝贵。郑州市人均水资源量98立方米,远低于人均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2023年以来,郑州市以首批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出台《郑州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在已经将再生水用于生态补源、市政、供电厂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拓宽使用范围,积极推动包括再生水输配管网建设,河湖生态湿地水质净化与再生水深度处理、再生水调蓄库塘建设在内的13个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5万吨/年。
“污水再生、循环利用不断实现新突破,郑州再生水试点循环利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据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邢亚辉介绍,全市已建成三环、四环再生水干管及供水专线共计约370km,中心城区再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50.5%。创新打造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百万吨级“零碳”概念再生水厂,成功开发龙湖金融中心岛、地铁场站等再生水清洁能源利用示范典型,循环利用再生水新增供冷供热面积330万平方米,占全市实际供暖面积的3.3%,为转变高耗水发展方式,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开辟了新路径。
探索水土同管 形成“郑州模式”
1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在郑州举办2023年度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培训班,这是对郑州市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的充分肯定。
国家首批地下水试点项目——新密市双洎河流域超化段废弃煤矿井调查评估与封井回填工程顺利完成,郑州昕星金属表面工程有限公司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绿色化改造正在实施……
郑州市作为黄河国家战略提出地,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等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保水源、控风险、建体系一体推进,探索形成了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水土同管同防同治格局。
目前,郑州市已在管理层面实现了全国“三个率先”:率先联合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方案;率先完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范围划定;率先将土壤、地下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纳入执法检查计划。形成了“区域—场地协同”的调查评价模式、黄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协同防治的重点区划定模式、“水文地质单元划定—模型拟合—污染时空演化解析”的补给区划定模式、供水井串层污染通道精准修复技术和废弃煤矿井分层防渗阻断污染通道回填技术模式、人口密集区“分层管控、分类修复”的污染地块水土协同防治模式以及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同防、同治、同管”的三同模式等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模式”。
共建无废城市 助力绿色转型
落红非无情,化“肥”更护花。隐藏于郑州植物园一隅的废弃物处置车间,每年可“吃”掉堆积如山的绿化废弃物,经过粉碎、高温灭菌、微生物处理,“吐”出有机肥600吨,覆盖物、栽培基质等其他产物300吨,实现园林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同样的技术在郑东新区足球公园也得到应用。
郑州作为GDP超万亿、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也存在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历史堆存量大、土地资源空前紧张等“城市病”。
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郑州市成功入选。《郑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聚焦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五大领域,统筹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努力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面助力绿色转型。
园林系统率先制定《2023年“无废公园”创建工作方案》,2023年年底前,郑州植物园、文博广场、碧沙岗公园等17个公园要创建成“无废公园”。
在工业领域,郑州固体废物利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
“郑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高达80%以上,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张磊说,典型的是用电厂粉煤灰生产加气砖,用赤泥来修路。
2023年,郑州市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取得新成效,全市新增绿色工厂22家,绿色供应链企业7家;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覆盖率98.6%,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8.2%,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无废公园”、“无废学校”、“无废医院”等城市“无废细胞”约260个,“无废”特大城市中原样板初具规模。
中牟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大鸨成群,西流湖公园百鸟共生,高新区沉沙池野鸭戏水……越来越多大自然生灵的光顾流连,成为郑州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佐证。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基于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的深刻把握,郑州正在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生态画卷。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