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戴手铐走完长征,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见到他问:你是哪一个

此人戴手铐走完长征,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见到他问:你是哪一个

00:00
11:48

“红军之中有两个才子,一个是廖承志,另一个就是朱光。”这是英国女作家威尔斯的一句话,她在探访延安根据地的时候写下了《续西行漫记》这本书。

很多人对廖承志都有所耳闻,但却对朱光不甚了解。事实上,朱光在红军中的作用也十分突出,而威尔斯对朱光的称赞,也并非完全是溢美之词。

除了威尔斯之外,多位中共领导人也都对朱光做出过高度评价,朱老总认为朱光“正直勤奋、博学善谋”,而毛主席更是与他私交甚笃,多次在公开场合称呼他为“江南才子”。

然而,这位“才子”的命运却并未像古代所述的才子那样,时时与风花雪月相关联,而是处处充满着崎岖与斗争。

那么,这位“红军才子”身上究竟发生过哪些故事?他的“才子”名声,又是从何时开始流传的呢?

“红军才子”炼成记

1906年,朱光出生于广西省博白县一个农村家庭,有据考察,朱光族支是明朝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后人。不过,虽然朱光祖辈曾经是清廷的官僚地主,然而等到朱光出生时,家道已然中落,吃穿甚至要靠亲友接济。

年幼的朱光,曾经跟着朱家的同门兄弟一起读书。好在朱光天赋异禀又勤学好问,因此很顺利就考入了博白县的县立中学。

在中学里,朱光逐渐接触到了革命思想,还曾经亲手绘制列宁的素描张贴在校园之中,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

然而,朱光的举动却与保守的校训不容,而他也因此被开除出校。后来,朱光在亲戚的帮助下,转学到广西省立第二中学就读,在这里,朱光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开始蓬勃生长。

在省立中学,朱光遇到了革命的引路人——校长朱锡昂。而此时的朱光,也开始渐渐在学生运动中崭露头角。

1927年,朱光升学考入广州,成为了广州国民大学的一名进步学生。除了在学校宣传革命思想之外,朱光已经开始负责党内有关共青团的工作。而此时的他,也不过21岁。

同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广州局势危如累卵。然而,即使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年轻的朱光也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与朱锡昂等人一起,连同自己动员的200多名青年团员,加入到广州起义的大潮中去。

当时参与起义的革命战士的脖子上,几乎都系着一个红领带。而这条红领带的设计者,就是朱光。在很多描述广州起义的影视剧中,都能看到这条“红领带”的身影。

不过,由于反动力量太过强大,又掌握着压倒性的武装,因此广州起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经此一役,广州已然成为了反动派的重点监控地区。因此,朱光就在组织的安排下前往上海,开拓新的宣传阵地。

1928年,朱光以上海艺术大学学生的身份,在上海开展革命工作。在这里,他不仅与成仿吾、郭沫若等人一起发起文学运动,还发动同学组建了“上海艺术剧社”和“南国社”。

这两个剧社名义上排演西方艺术剧目,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以及《仲夏夜之梦》等莎翁戏剧,然而,两个剧社的真实目的则是排练原创类革命剧目,播撒共产主义火种。

尤其是“南国社”,他的发起成员除了朱光之外,还包括当世著名的文人徐志摩、徐悲鸿以及田汉。

在上海潜伏的第三年,朱光听说了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的消息。激动之余,他亲手刻版了中央苏区第一张人民币,并委托党内同志送往江西瑞金。

1932年,朱光接到了组织的调令,前往鄂豫皖根据地,担任红四方面军的政治部秘书长一职。

不过,此时蒋介石加大了对红四方面军的包围力度,加上张国焘出现错误指挥,导致红四方面军第4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

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四军中对张国焘的非议声音渐起,为此,红四主要领导人决定在城固县的小河口村召开一次会议,专门讨论相关问题。

然而,令朱光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自己在会议上的建设性发言,导致自己遭到了小人嫉恨,被迫戴着手铐走完长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戴着镣铐走长征

小河口会议是一次高级别的党内会议,本意是为了解决问题。然而,小心眼的张国焘却认为这是一次针对他的批斗会,因此怀恨在心。

之后,张国焘借机将会议上对他有过批评意见的同志,全部进行了迫害。而廖承志、罗世文和朱光三人,因为擅长文宣工作,幸运地被张国焘留了下来。

不过,张国焘并不是对他们三人动了恻隐之心,而是需要人手,帮他从事油印工作。可怜朱光三人,不仅要背着沉重的油印工具,还要戴着手铐跟随大部队长征。

1936年,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与中央红军汇合。得知事情原委之后,中央宣布撤销朱光三人的监禁处分,并在全党为他们恢复名誉。

也是在延安的日子里,朱光与毛主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之间曾经还发生过一场令人津津乐道的“夺书事件”。

1937年秋日里的一天,延安来了一位青年作家。

这位青年作家名叫舒群,他在从山西前往延安的路途中,恰好在一处废墟中,捡到了四本莎翁的名著。舒群与朱光曾经同为南国社的社员,关系密切,因此后者就将舒群引荐给了毛主席。

见到毛主席之后,舒群将自己挎包里珍藏的名著送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爱书人尽皆知,看到摆在面前的《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和《仲夏夜之梦》,主席立马就心动了。

然而,恰恰朱光也是个书迷。他在看到这些书之后,也是“两眼放光”。

还没等毛主席接过舒群手中的四本书以及两本字帖,舒群便一把将它们抱在了怀中。

毛主席见状开口:“岂有此理!”

不料此时朱光也涨红了脸,他向后退一步随后说道:“是我引荐的舒群,应该见面分我一半,另外,我还是南国社的元老,莎翁的剧本应该由我决定。”

看到朱光的护书之举,毛主席并不觉得恼怒,一股文人相惜的感情油然而生,不过,主席也并不想全部出让四本书,只好按照朱光的要求平分,一人两本。

在延安,朱光仍然从事戏剧宣传活动。后期鲁迅艺术学院和中央马列学院成立之后,朱光还成为了两个学校的秘书长,辅助两校同仁,为我党培养了一批力量人才。

1938年11月,朱光成为了朱老总的秘书。在太行山前线的日子里,朱光既往编排的剧本统统有了用武之地,为鼓舞士气、应对敌人的反宣传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不过,后面发生的事实也证明,朱光不仅是宣传能手,在城市治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妙招。

从1945年开始,朱光先后主政齐齐哈尔、长春和广州,为三地的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最后一次前往广州之时,甚至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嘱托。

主政三城 官场之光

1949年9月,长春市委书记朱光收到了中央的调令。由于此时距离开国大典不久,因此朱光决定途径北京时作短暂停留,探望一下毛主席和朱老总。

担心毛主席日理万机,于是朱光决定先去探望朱老总,然后再寻找时机会见毛主席。不料,当日毛主席刚好和朱老总在一起。

看到朱光首先出现在朱老总处,毛主席假意吃醋,装作不认识朱光。而朱光自然了解毛主席的用意,主动介绍自己“我,朱光是也”。

毛主席嗔怒的说道“好你个朱光,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朱光回复说“古今中外谁不认识您这个大人物呢……”

听到这里,毛主席顺口说道“你都说我是大人物了,为何先来看朱老总,而不是先去看我。”

朱光巧妙答曰“因为我和老总都姓朱,我们是本家,同姓、同宗、宗派山头”。

三人玩笑之后,毛主席带着朱光来到自己的书房。不过,此时朱光的“老毛病”又犯了,看着毛主席满架子的书,朱光眼放金光,连路都走不动了。

主席这时候也注意到了朱光的异常,打趣的说道“这次,你个朱光又想夺哪几本书呢?”惹得朱光和在场的秘书哈哈大笑。

不过,朱光临行之前,毛主席还是送了他一副墨宝外加一个条幅。条幅的内容为“到南方去,同原在南方工作的同志团结在一起,将南方工作做好,这是我的希望。”

带着毛主席的殷切嘱托,朱光踏上了第三次主政地方之旅。

当时的广州城刚刚解放,特务横行、秩序混乱、百废待兴。为此,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的叶剑英以及副书记朱光,决定组建一支人民纠察队,维护广州解放初期的治安。

在朱光等人的领导下,广州的面貌焕然一新。朱光对于广州的教育事业尤其关注,还促成了第一所市办大学的创建。除了学校之外,朱光还在任期内助力广州当地的医院、工厂和百货商店的建立。

1960年,朱光离开了主政11年的广州市,前往北京任职。而此时的广州市,已经改变了解放之初混乱破落的面貌,成为了一座充满生机的南国都市。

时至今日,广州市人民还牢记着《广州好》的诗词。《广州好》系列诗词,共计50首,每一首都充满了作者对广州这座城市以及人民的赞美之情,而他的作者,正是曾经的广州市市长朱光。

结语

1969年,朱光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无论是从文学艺术、军事斗争,还是城市治理的角度来说,朱光都是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而他的功绩和精神,不仅仅惠及广州人民,也值得所有人继承学习、发扬光大。

作者:十一

编辑:十一

参考文献:

张玉荣. 朱光:解放广州建设广州负责人之一[J]. 小康,2021:46-49.

李卫平. 传奇朱光:人民军队的忠贞战士[J]. 小康,2017:42-47.

庾新顺. “江南才子”朱光[J]. 传承,2013:24-26.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