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接诉即办”的物业经理:24小时开机,只为让居民放心

小区里“接诉即办”的物业经理:24小时开机,只为让居民放心

00:00
11:47

赵秦手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伤疤,都是从事物业工作后留下的。

他一边数着伤疤,一边回忆,“这道疤,是在居民家锤钉子的时候,不小心凿到手了。”“这块,是站在梯子上查看情况的时候,梯子一下子坏了,摔的。”……谈起这些经历,赵秦不觉得辛苦,“虽然受了伤,但也留下了不少和居民相处的美好记忆,有不少意外收获。”

本来是想着掌握一门技术好就业,赵秦听家人的话报了电工培训班,来到位于海淀南路的小区做了一名锅炉房的电工。做好本职工作之外,他还跟着老师傅接触到了掏下水道、收物业费等工作……从老旧小区到保障房项目,渐渐成长为了一名居民信赖的物业经理。

赵秦脾气好、负责任、嘴也甜,对居民们总是“叔叔阿姨”“哥啊姐啊”的叫着,遇见了忙不迭地打招呼。就连那些总爱打“12345”投诉的居民,提起他来也是赞不绝口,认为很多人为物业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赵秦说,“咱得站在居民的角度,消除居民对物业的芥蒂,有什么事就让居民直接打我电话,这样才能做个让居民满意的物业经理。”

“不打无准备之仗”

2016年4月,赵秦迎来了一个大挑战,要去保障房项目燕保·双桥家园,做物业经理。

燕保·双桥家园位于朝阳区东部,邻近通州区,面积接近7万平方米。赵秦听不少同行说过,保障房小区由于是具有公益性的住房项目,小区里的居民相对较杂,做物业服务时沟通上更有难度。

当时赵秦已经有五年多的工作经验,他决定提前去其他保障房项目取经,“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我就学习,做得不好的,我也要记下来。”

这是赵秦一贯的工作方式,“不打无准备之仗”。

物业入场到第一批居民入住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赵秦先代入居民的角色,“都是精装修的房子,居民拎包入住,肯定不希望这里不能用,那里不好使的,如果居民对物业的第一印象不好,后期我们的工作很难开展。”

于是他对每个房屋都进行了排查,用电用气有没有阻碍,开锁顺不顺滑,事无巨细注意到每一个小细节。

居民入住后,有人找到他要求在窗户外安装护栏。赵秦虽然拒绝了,但他站在居民的角度掰开了揉碎地分析。

“您家住十楼,没有小偷爬得上去,您要是怕孩子掉下来,可以安装朝内的护栏。有不少居民,是想在外护栏的空间里放点儿东西,但这要是没放稳当,容易掉下去砸到人,另外安装时打膨胀螺栓很容易损害防水层,您也不想好好的房子漏水吧,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嘛。”

居民听了以后态度缓和了不少,表示自家有儿童,还是有装内护栏的需求,又觉得影响美观。

赵秦对此也早有准备。他告诉居民,“您可以安装隐形的,等孩子长大了再拆下来,我们物业有熟悉的靠谱商家,价格公道,如果您信任我们的话,我们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

后来因为安装效果好,这位居民还把这件事告诉了不少有类似需求的邻居,无意之中,私自安装护栏这个大难题就解决了。

赵秦说:“这件事启示我,物业服务,堵不如疏,与其立规矩不让居民做这做那,不如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推出替代方案。”

保障房小区的大管家

赵秦就像个大管家一样,料理着保障房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十三年,他攒了一堆没能休成的假,连除夕都基本是在值班中度过。“我只有一年除夕是在家过的。大年三十物业人少,我更得在,要是居民家里有啥事找不到人帮忙,得多着急啊。”

保障房项目常见的几个难题,私改房屋、楼道堆物、高空抛物和电动车进楼等,都被赵秦一一化解。

赵秦说,因为是可以长住的保障房项目,许多租户想把房子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改造。对此,物业在小区门口拦截承载施工用品的车辆,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现象。

对于楼道堆物,除了按时清理,赵秦和社区协作,邀请收废品的每天来小区里收购一次,避免有些老人“囤货”。高空抛物多是居民图省事儿,往楼下扔外卖垃圾、快递垃圾,赵秦循着袋子上的地址,上门跟居民讲道理。因为缺充电桩,居民们只好把电动车推进楼充电,赵秦一边在电梯里安装了阻车器,只要电动车推进来电梯就关不上,一边找商家在小区里安装充电柜,从源头解决问题。

别人眼里的那些难事儿,在赵秦这里仿佛都能迎刃而解,居民们都夸他是能办实事儿的物业经理。聊起来和居民们的情谊,赵秦也深感骄傲,“别人都说到保障房项目工作,一定要在和居民沟通方面做好心理准备,我认为居民和物业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多站在居民的角度替他们想想,好好帮他们解决问题,将心比心。”

“解决投诉不是负担,而是认识居民的渠道”

2021年,《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正式实行,居民拨打“12345”投诉成了不少物业经理头疼的问题。

赵秦印象很深,他调到丰台区保障房项目同馨家园不久,一天凌晨暖气跑水,把电梯泡了。一上班,五分钟的时间接了11单“12345”投诉反馈,他脑袋嗡嗡直响。

他迅速派电梯维修师傅到现场查看情况,先抢修一部,保证居民能够正常出行,另外派三名维修师傅,在一楼、顶楼和中间楼层守候,“因为刚抢修好的那部电梯,随时也可能出现问题,如果只派一名维修师傅,跑不过来,居民等待时间长了,肯定影响生活。”

其中一户居民一直回复“12345”表示对处理情况不满意,赵秦决定亲自解释并道歉。下午五点多,他拨打居民的电话,响了一声就被挂断了,赵秦反应过来对方应该是在下班路上,耐心等着对方有空的时候再打。

晚上八点,赵秦又把电话打了过去,自报姓名,“当时我跟他说,电梯泡水这件事确实影响您的生活了,下午打电话您可能在忙,您看现在能说不?”居民听见赵秦态度好,气也消了一半,赵秦又详细介绍了电梯故障后物业的工作,彻底获得了对方的理解。一来二去,俩人还成了朋友。

对于接诉即办工作,赵秦有一套自己的心得,“我不把12345的投诉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当成一项认识居民、了解居民的渠道。居民之所以打12345,是因为他们有需求不知道找谁去解决,那我就主动联系他们。”

小区里有个林阿姨,爱打“12345”。那时赵秦刚上任,同事正好看到林阿姨在小区里路过,告诉他“那个个儿不高,倍儿精神,北京话特溜儿的老太太就是林阿姨。”赵秦主动上前打招呼,像往常一样,走到林阿姨面前自报家门,“林阿姨您好,我是咱们小区新来的物业经理赵秦。”林阿姨停住了脚步,就像刻板印象中的“刺儿头”一样,声音洪亮地问:“你知道我是谁吗?”

赵秦没有被唬住,他坦然地跟林阿姨说:“我的同事跟我介绍您啦,我是新来的,对咱们小区的情况和居民的需求还在进一步了解中,我的工作也需要您多多指导,这是我的电话,您随时拨打。”说着递给了林阿姨一张名片。

通过翻查投诉记录,赵秦发现林阿姨的投诉大多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小区里的居民们。比如小区里回收旧衣物箱的数量、垃圾分类处的位置,林阿姨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不管谁提意见,赵秦都耐心反馈,直到对方满意为止。“我知道有些居民有需求可能不好意思找物业说,所以咱多做事不怕,就怕居民的需求没顾及到。”

慢慢地,林阿姨几乎不再打“12345”,有什么事就直接告诉赵秦,林阿姨是个急性子,经常早上五点就给他打电话。“这比打12345效果还要好。”后来,林阿姨还给赵秦写了表扬信。最让赵秦感动的是,疫情期间,林阿姨看到赵秦,焦急地问他,“你缺不缺吃的呀?缺的话阿姨给你拿到物业来。”

就算居民反馈过来的问题并不是物业负责的领域,赵秦也会积极帮助居民解决。居民发现电费有误、夜间停水,都要打赵秦的电话,赵秦也会帮他们联系解决。“我觉得这并不是麻烦,反而是居民信任我们的体现。”赵秦说。

今年7月,赵秦离开了同馨家园,担任北京首开亿方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副经理,分管公司的接诉即办工作,“这回真是彻头彻尾跟投诉电话打交道的工作了。”分公司的“12345”工单,都要先转到他这里来,然后他根据经验判断,再分到下属的各个住房项目进行处理。

他始终把居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只要居民需要,我随时随地都会接起电话,为的就是让他们放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